APP下载

现代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经济长远发展思考

2018-12-12孙燕勤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孙燕勤

摘 要:在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就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在结合自然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林业建设目标跟环境承载情况进行契合,从而获得良好的林业经济发展效果。本文主要就现代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经济长远發展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现代生态文明;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就需要人们能够充分重视经济跟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人类林业经济建设跟环境承载力两者的有机契合,还需要将林业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然后在聚集现代生态文明视角的基础上,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高素质林业管理人才匮缺

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有高素质林业管理人员欠缺的问题,就林业系统的工作人员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专业技术跟管理人员仅仅占据了非常小的比例,大约只有14%左右。但是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中,林业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据的比例甚至超过了30%。因为高素质林业管理人才的匮缺,导致了各项林业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对于林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就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此外我国目前还存在有林业资源系统中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导致生态建设工作难以获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2.社会群众参与程度不高

在我国目前的林业经济建设跟管理工作中,多是依赖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来进行的,并且没有社会化的林业建设筹资机制以及路径,在这一林业经济模式下,如果政府收紧了资金,还会导致林业经济建设的管理资源出现断裂的情况,并直接影响到我国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目前的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广大民众对于林业资源建设跟管理方面缺乏参与热情,在社会资金的筹措过程中还存在有诸多的不足之处,部分大型的国家林业工程建设项目,还都是由政府出资进行,并没有足够多的社会资金用于建设,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难以得到有序的推广。

3.森林资源总量呈现出减少的态势

我国现阶段的森林资源人均覆盖率还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部分区域还存在有比较严重的林地沙土流失情况以及超限额采伐的问题,荒漠化的问题也未曾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也都是我国林业生态在建设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管理问题。此外在现有的林业管理过程中,部分林业人员还缺乏专业的造林知识,就选种、育苗以及培植等方面还有着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在造林过程中的成本过大,综合经济效益偏低,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4.林业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林业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有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部分林业企业所创造出的大部分利润还会上交给国家或者税务局,就导致了这些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往往只够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林业的生态价值也就会报以忽视的态度。此外在我国的林业经济结构中,多是以政府资金为主导,近年来放置在林业中的资金比例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政府部门只顾着投资造林育树,对于林业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欠缺,也就导致了现有的林业管理制度难以充分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对于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

二、在现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策略

1.深化林业体制改革

为了让林业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也就要求我国的林业部门能够进行相关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借此来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当地的林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然后在结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林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工作,促使林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该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够完善的林业项目规划,还需要及时出台相关的完善政策,促使该地区的林业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求各政府部门能够不断加强对林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来为林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比如说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国有林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力度,并需要做好林业的生态服务跟社会服务建设工作,此外还需要积极通过各种高新科技技术,来让林业产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保障各项林业产品的输出,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效提升,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2.进行林业经济结构的积极调整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林业经济结构还存在有过于单一的问题,对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林业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与调整,并需要在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进行新型林业经济的经济推广,然后加强林业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进行林产品深加工的模式,也就可以促使林产品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实现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各政府部门还需要进行林业经济的创新发展,通过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进行绿色无污染产品的积极开发,还需要在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稀有树种以及中药材的种植工作,从而在保障林业发展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就第一产业方面,需要种植一些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工业原料林以及其他原料林,这样也就能够满足林业市场的具体需求,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求政府部门能够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再逐渐将低层次的原料生产朝着中精加工进行转变,来促进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第三产业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出自身的协调功能,来对现有的林业产业生产布局进行积极的调整,然后进行传统落后产业的淘汰,对于林业产业中的不合理情况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以说只有促进林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进行林产品新优势的不断挖掘,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够促使各种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完善现有的林业投资融资体系

为了获得良好的现代生态林业经济建设效果,还需要具备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因此各地政府部門还需要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林业投资融资体系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完善。除了传统的政府资金支持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林业的融资渠道,并给予林业建设企业更多的减免政策以及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社会上的各企业积极参与到林业建设工作中,并促进我国的林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说各级政府部门还需要进行林业产权的明确,来让林业资源的使用变得更加市场化以及科学化,来促进林业生态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4.进行林业新技术的积极开发

在我国现阶段的林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管理技术水平过低的问题。因此说各级林业部门还需要不断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借此来解决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促使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并有效避免林业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发生。在林业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促使林业的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并能够在结合市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发展策略的合理调整,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跟生态效益。此外通过提升树苗栽培技术水平的模式,还能够很好地提升树苗的存活率,有效降低树苗的生长周期,从而帮助相关的林业企业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并给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大的推动力。

5.进行林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跟《森林防火条例》等等。但是这些法律的侧重点均是放置在保护森林以及已经对森林破坏行为进行惩罚这两个角度,在林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获得林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求我国政府部门能够就林业发展角度进行考虑,然后在结合林业企业上产经济模式以及林业市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制定,这样才能够对各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起到良好的制约效果,并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现有的林业经济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完善,才能够促使林业市场得以规范,借此获得良好的林业经济发展效果。

结束语

林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还具备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就要求我国的政府部门对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报以足够的重视态度,并需要对现有的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的优化措施对林业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借此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持续与稳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覃康平.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8,(11):78-79.

[2]李保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8,(4):87.

[3]蔡根平.论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道路和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8,(8):183.

猜你喜欢

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论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