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与“一带一路”论坛在敦煌举行

2018-12-12

新西部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张掖村官

9月27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华文化与‘一带一路”论坛在敦煌举行,来自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门、部分省区政协的近百名嘉宾汇聚一堂,围绕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文化力量,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论坛从探讨中华文化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凝炼古丝绸之路传统文化精华,寻找多元文化品牌的现实路径;探索自觉融入“一带一路”,彰显文化魅力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承创新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办方希望通过挖掘古丝绸之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交流相关省区弘扬中华文化的经验做法,谋求搭建深化人文交流平台,构筑沿线国家多元文化融合、商贸物流、产能合作和西出南下开放大通道,从而达到促进多样文明互学互鉴,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目的。

首届“丝路·张掖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论坛”举行

9月16日,首届“丝路·张掖河西走廊佛教文化论坛”在甘肃河西走廊重镇张掖市山丹县举行,1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士参加论坛,共同探讨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文化、佛教与古代张掖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清华大学佛学文化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论坛以“河西走廊佛教文化”为主题,旨在继承和弘扬佛教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总结张掖乃至河西走廊佛教文化对中国佛教文明发展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建设美好新丝路、新张掖,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等国的文化交流发展。

第二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云南召开

9月28日至9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召开。论坛以佤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典型与经验、“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跨境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地区节日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为主要议题展开了研讨。国家文化与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从学理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产业展开研讨,必将推动发展文化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在甘肃举行

“防治荒漠化、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建设美丽富饶的绿色家园,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共护全球生态安全,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最基础的民生福祉,也是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9月13日,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14家国际机构(组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四大区域,以及巴基斯坦、伊朗等近20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国际民间组织的近300名代表,在甘肃武威举行的“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上,共同發出了让“一带一路”民间力量携起手来,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民勤倡议》。本次论坛由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政府承办,以“分享中国生态治理经验,推动民间国际合作,促进生态共建共享”为主题,是我国首次在国际舞台上搭建“一带一路”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平台。

陕西省第六届“村官”论坛在铜川举行

9月28日,陕西省第六届“村官”论坛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拉开帷幕。全省各地的300多名优秀“村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研讨、学习农村改革发展经验,探讨“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据了解,陕西省“村官”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成为陕西各地“村官”之间交流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寻求村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张掖村官
张掖大沙河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贵定县城镇建设与阳宝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初探
佛教与中华文化发展渊源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营销视角下的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