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士特:国企改革的一面旗帜

2018-12-12杜林杰

新西部 2018年10期
关键词:齿轮变速器产品

杜林杰

从山沟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军工企业,到如今旗下拥有10多家控、参股子公司,在泰国建有独资工厂,在美国设有分销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专利600多项,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十五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十二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中国齿轮行业首家年产销超百亿元企业——法士特的奋斗历程,堪称中国制造业的典范。

在今年7月20日召开的西安市实干赶超奋进争优表彰大会上,法士特荣获“西安市2017年度龙头企业”荣誉称号,市委书记王永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法士特发去贺信,称法士特“长期以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创 业

1968年,在宝鸡县与岐山县交界处的蔡家坡,国家投资兴建的一个军工三线企业开始创业,这就是陕西汽车齿轮总厂(简称“陕汽齿总厂”)。

陕汽齿总厂原设计为国家定点研发、生产军用越野车、牵引车用的重型车辆变速器、分动器、取力器、自救绞盘以及车用桥齿轮、锻件等军工产品。和大多数国企一样,陕汽齿总厂在艰苦条件下进行着基本建设和试制投产,开发生产了我国第一代5J8OT重型汽车变速器,为国防建设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陕汽齿总厂在军转民转型后,除继续为军工提供产品外,也开始为市场配套生产自主设计的重型车辆变速器、取力器以及齿轮类零部件、车用锻件等民用配套产品,经过“八五”技术改造后,形成了以J80、J90系列变速器为主导的产品配套体系,被重型汽车、大客车、专用车、特种车辆广泛使用,变速器产量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快速增长。

1984年,陕汽齿总厂从美国伊顿公司引进了先进的富勒(FULLER)变速器的制造技术,并在西安大庆路西段新建以生产引进富勒变速器为主的厂区。1989年,西安厂区建成,年产8000台富勒,很快得到市场认同,成为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在此时,工厂管理中心、主导产品重心也开始向新厂区转移。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重型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陕汽齿总厂原有的三个品种的变速器适用范围十分有限,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国内的竞争者不断崛起、国外的新技术不断进入,陕汽齿总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严重亏损,难以为继。

1995年7月,李大开临危受命,担任陕汽齿总厂厂长。当时工厂正值低谷,长期远离市场使它机制僵化、职工观念落后。直面市场找出路,成为企业新一届厂党委、厂务会领导班子的共识。他们确立了产品市场“三三制”发展方向,即产品要在重型汽车市场、国内其他市场和国际市场各占三分之一。而在继续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创新之间,工厂领导班子选择了更难走的自主创新之路。

为了留住人才,鼓励创新,陕汽齿总厂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年一评发放津贴,最高者每月200元。而此时工厂经济极为困难,甚至连续四个半月发不出工资。将本就紧张的资金用于奖励个别职工,李大开的决定遭遇到职工的不理解和反对,他收到许多职工来信,强烈要求取消津贴。在抗议声中,李大开不仅坚持己见,而且更甚,为了解决年轻科技人员的住房困难,决定挤出资金专门为他们盖起了宿舍楼,让他们搬进全厂条件最好的住房,同时建起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大学生公寓,使新进厂的大学生住得好、留得住。

同时,陕汽齿总厂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对中层干部进行大幅度调整,将一批思想敏锐、文化层次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中来,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层的领导水平和整体素质;针对富余人员多,工作不饱满的情况,实施厂内退养、待岗、下岗、清退民工等规定,涉及职工397人,占职工总数10.4%,其中干部144人,工人253人。

接下来的几年,中国重型汽车市场仍然处于低谷,資金更加紧张,企业经营极其困难。为使工厂的产品结构和质量工作有所突破,陕汽齿总厂在一这年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设计、试制、投产6J82、6J120变速器,并通过了ISO9001、QS9000质量体系贯标认证和美国伊顿公司第二方质量体系评审,为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年,陕汽齿总厂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体系,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加强内部管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并逐步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投入技改资金6090万元,添置关键设备,并对工艺、工装、制造加工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首批建成五条出口齿轮加工生产线,并重点在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出口产品上推陈出新、提升品质,实现了由传统汽车零部件齿轮产品出口向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总成产品出口为主导的战略转移,开创了企业国内外市场互补发展的新局面。

新 生

1985年,陕汽齿总厂被纳入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后,便丧失了产品的开发规划权和定价权,作为集团下的直属厂,只管生产。2000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正式解体,对陕汽齿总厂来说,相当于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获得了新生。

2001年9月,在东西部贸易洽淡会上,陕汽齿总厂和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同,合资组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简称“法士特公司”),注册资本为2.5679亿元,陕汽齿总厂以其净资产出资1.2583亿元,占总股本49%;湘火炬以现金方式出资1.3096亿元,占总股本51%。

李大开称这次重组为“情投意合”。当时湘火炬刚从股市上募集了几亿资金要投掉,而陕汽齿总厂那时销售收入只有1亿元,却欠银行5亿元。李大开需要资金,湘火炬需要项目,双方一拍即合,合同签订的第二天,1.3亿元投资全部到位。

国企管理规范、技术力量雄厚、职工凝聚力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资金雄厚、决策快、效率高。这次重组将二者的优势有机融合,为法士特公司带来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陕汽齿总厂的子弟学校、医院、生活后勤部门、劳动服务公司等剥离后仍由原厂管理,实行独立核算;变速器和齿轮的生产、销售业务全部纳入法士特公司。法士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完整的经营管理机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运营体系,和扁平化、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同时精简机构,根据管理职责重新设置岗位。打破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进入合资公司的2980名员工全部放弃国有身份,全员实行合同制,从厂长到职工一夜之间全部完成了身份的置换。

法士特公司与湘火炬的合作很成功,2003年时收入就达到12个亿。到2004年,法士特公司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3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05亿元,出口创汇3301万美元,各项经营指标均排名全国齿轮行业第一名,重型变速器产量已跃居世界单厂产量第一。也是这一年,美国伊顿公司、法士特公司、湘火炬以55%∶23%∶22%的股比成立了伊顿法士特齿轮公司。

与伊顿公司的三年合作期间,伊顿公司只让法士特公司生产一种型号的产品,希望其仅作为一个提供零部件的代工工厂。这让法士特公司认识到,依靠和外国公司合资来壮大自己只是空想,于是中止了合作。

2005年9月28日,陕西汽车齿轮总厂整体改制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法士特”),由工厂制转变为公司制,并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了符台市场机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09年,法土特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汽车齿轮及其铸、锻件为主的大型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形成年产60万台汽车变速器的生产能力,资产总额近70亿元人民币,员工8000余人。旗下拥有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宝鸡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宝鸡法士特集团铸造公司、西安法士特取力器公司、美国法士特分销公司等10余家控、参股公司。

转 型

2010年,只用了十个月,法士特产销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中国齿轮行业首家年产销超百亿元的企业,业内震惊。此时法士特变速器一天的产销量相当于十年前半年的产销量;一个月的产销量相当于十年前月产销量的100倍。

法士特在产量上已经做到了绝对的第一,面对跌荡起伏的市场变化,法士特确立了新的转型方向:由技改型向研发型、制造型向销售服务型、单一传统型向多元化型、区域型向国际型转变。

“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技术改造不是第一位,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瞄准新的领域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研发水平,满足当前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新需求。”李大开这样认为。

于是,2011年3月30日,法士特建立了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资质的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并积极借助研究院国际先进的设计分析软件和实验设备,将优势资源集中运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上,大大提升了法士特的核心竞争力。

此后,法士特按照陕西省打造汽车支柱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依托,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运用国际一流水平的实验装备和制造装备,将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拳头产品。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法士特自主研发的S变速器、AMT、AT自动变速器、客车变速器、液力缓速器等八大系列新产品和纯电动传动系统等新能源产品也迅速地抢占市场制高点,已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极。法士特设计开发的世界首款9速商用车AT液力自动变速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站在全球商用车液力自动变速器研发的最高峰。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呈现逐年高倍增长态势下,法士特加快了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步伐,全面推进企业向专业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研制生产的轮边减速机,是企业由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汽车传动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变的全新重点产品,不仅实现了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同时助力国内轮边直驱技术迈上新水平。据行业专家评价,“轮边减速技术在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崭露头角,对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法士特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过硬的技术水平及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研制生产的轮边减速机完全满足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要求,重量轻、体积小,承载能力强,节能效果明显。”

2015年7月2日,严鉴铂挂帅上任,成为法士特董事长。他表示,法士特將继续坚持瞄准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发起进攻。

2000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是法士特有史以来发展最快速的时期。走得太迅猛,暴露出来管理水平等软实力的一些短板。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战略。于是,严鉴铂将2016年和2017年定为法士特的“两化推进年”,即信息化、智能化。法士特因此一鼓作气,拿下了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称号。

2018年是法士特建厂五十周年,在信息化建设、生产制造装备自动化改造、新能源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推广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后,法士特又将接下来这两年确定为“创新驱动年”,具体要大力开发新能源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目前,法士特成功研发了纯电动新能源变速器、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以及轮边减速机等系列化全覆盖的汽车传动系新产品的新能源产品。新能源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市场强烈反响,已经成为国内主流主机新能源轻卡物流车的标配。

猜你喜欢

齿轮变速器产品
关于齿轮的有趣问答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一汽马自达6无法行驶
骑车上班日
雷克萨斯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矫情变速
新面孔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