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影集团:创建西部电影产业新生态

2018-12-12权立峰金栋昌

新西部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荣获影视创作

权立峰 金栋昌

西影是孕育和培养第五代导演的一块沃土,是世界认识中国影片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开创了“中国西部电影”这一概念的历史先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西影集团一如既往地肩负着西部电影与外界沟通的使命,更需要不断引进优秀电影资源,力争成为彰显陕西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电影合作交流的文化窗口,將西部电影的精华分享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让曾经走向巅峰的西部电影在新时代再塑辉煌!

西影集团作为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之一和陕西省文化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孕育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夺目的辉煌,国际获奖数量、影片出口量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展示出“西部制造”的超凡实力。通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西影集团迈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影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在西影精神回归、电影主业生产、影视产业聚集、西影文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探索等方面多点开花,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整合西影品牌力量

建设西影文化产品

西影集团的前身——西安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8年8月,是中国电影的“红色圣地”,曾经代表了华语电影的最高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西影出品了大量的优秀影片,电影作品荣获“金熊奖”、“金麒麟奖”等国际大奖70余项,“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国内奖项270余项。在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西影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获得国际奖项数量位居第一,推出影片出口量排名第一。其中,故事片《红高粱》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此次获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中国电影和国际电影站在了同一平台上;故事片《野山》荣获6项金鸡大奖,到目前为止也是单部影片荣获金鸡奖之最。此外,《孩子王》《黑炮事件》《轮回》《生活的颤音》《黄河谣》《炮打双灯》《双旗镇刀客》等数部影片均在国际国内获得众多奖项,可以说西影是孕育和培养第五代导演的一块沃土,是世界认识中国影片的一个重要窗口,也开创了“中国西部电影”这一概念的历史先河。上世纪90年代后,西影秉承和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不断扶持新人,中国第六代导演也视西影为自己的艺术故乡,张扬的《爱情麻辣烫》《洗澡》、金琛的《网络时代的爱情》《菊花茶》、施润久的《美丽新世界》、张元的《过年回家》《我爱你》等,这些电影题材广泛、视角新颖,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进入新世纪,西影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精品佳作,荣获各类奖项。《美丽的大脚》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4项大奖,还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其他5项大奖;《盲人电影院》荣获釜山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奖;《白鹿原》荣获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摄影银熊奖;《钱学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德吉的诉讼》荣获德国科隆电影节中国最佳影片奖;《东北偏北》荣获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并在2016年荣获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德国首届柏林华语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黄克功案件》作为“弘扬法治精神的创新之作”荣获2014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古路坝灯火》荣获第二届巫山神女杯“优秀故事片”奖。西影集团正以其再塑辉煌的决心和勇气,再次回归到中国电影生产第一方阵。

持续推进电影主业生产

创作生产体系初现雏形

电影创作是电影工业生产流程的源头,重视创作团队力量、着力完善剧本原创是打造电影精品、再塑西影辉煌的关键环节。西影集团紧抓电影主业生产的核心,将电影创作生产放在首位,近三年来持续推出系列优秀影视作品,相继制作上映了《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加长纪念版)》《血狼犬》《大漠雄心》《碟仙诡谭2》等9部影片。其中,经典IP电影《大话西游》复映累计票房1.8亿元,不仅创造了影视陕军主投主控电影作品的最高票房纪录,也刷新了华语电影复映的最高票房纪录;《血狼犬》荣获第三届丝路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大漠雄心》荣获了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白金雷米奖。同时,西影集团紧抓重点影视题材创作生产,围绕重大节点,深挖陕西丰厚文化资源,有序规划启动了献礼建国七十周年的纪录电影《扶眉战役》、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第七次抉择》、院线电影《再见汪先森》、扶贫题材电影《青春公社》等,策划启动了纪录电影《百年易俗社》《城墙》和“大西安”印象系列电影《爱在时间之外》等影视项目;重大西北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西北烽火》计划年内开机,反映西安民办高校发展历程的院线电影《时光流水》也已经顺利杀青。

西影集团充分发挥国企优势,聚集电影资源,释放企业活力,增强创作能力,加速电影产业要素聚集,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电影创作生产体系:一是将“西影精神”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新时期影视剧创作中大力弘扬一丝不苟的匠人态度、“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勇气和“精益求精”的电影创作精神,为优秀影视剧创作奠定良好基石;二是优化电影创作机制与环境,成立“西影剧本原创中心”和“中国故事创意研究院”,聘请著名编剧芦苇担任首席导师,建立起从西影走出的知名电影人与优秀青年创作人的对接对话机制,积极培养西影的电影青年创作队伍和后备力量;三是创新创作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加强自身团队培养,吸引培养包括策划、编剧、导演,制作、营销、技术等在内的链条式优秀人才;四是加强版权运营,释放经典IP价值效应,在《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加长纪念版)》重映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以版权维权为突破、版权管理为核心、版权运营为方向,加大影视版权运营开发力度,荣获了2017中国版权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和陕西省版权示范单位。

创建西部电影产业生态圈

着力打造西影产业集聚区

在新的历史节点和发展机遇下,西影集团作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秉承改革创新基因,不断做强、做大、做优电影主业,构建以电影创作为核心的电影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陕西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是以电影为核心,实施“电影、传媒、文旅、资本”四轮驱动发展策略,并通过与全国知名企业战略合作,联合投资运营西影国际院线,参与建设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影视城,延伸西影品牌。通过西影数码基地和西部电影频道转型突破,增强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跨界融合,培育新型影视业态。

二是盘活存量推动电影要素集聚发展。自筹10亿元进行老厂区改造提升,建设“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打造西部电影创作生产基地,并于2018年8月23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了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招商大会。电影圈子与大雁塔景区和城市街区有机融合,构建以电影为核心涵盖创意策划、剧本创作评估、影视投资、宣传发行、衍生品开发、院线运营、旅游园区等领域的影视全产业链,聚集影视链条要素和优秀企业人才,为影视创作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做真正的市场主体。两年来,按照中央和陕西省委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的要求,西影集团彻底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规范了艺创、待岗、退养、病休人员的管理,全面实现全员竞聘上岗和全员绩效考核。完善法人治理体系,强化经营业绩管理,加快业务转型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把电影主业生产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影视精品生产的新突破,形成推动西影振兴发展的新动力,使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四是创新电影生产融资模式。西影集团深入研究电影业务模式和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利用多种融资工具支持主业发展,主动对接资本市场,设立10亿元的“西部电影投资基金”,解决电影项目创作生产资金问题,增强造血功能,服务西部乃至全国电影产业。

“引进来,走出去”是西部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西影集团一如既往地肩负着西部电影与外界沟通的使命,更需要不断引进优秀电影资源,力争成为彰显陕西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电影合作交流的文化窗口,将西部电影的精华分享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让曾经走向巅峰的西部电影在新时代再塑辉煌!

作者简介

权立峰 金栋昌 长安大学陕西省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专家

猜你喜欢

荣获影视创作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Jazz
东源顺天镇荣获省第二届 《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称号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看影视学口语
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的农药相关项目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