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沧桑话今昔
2018-12-12林晓文
林晓文
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二十载光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长大成人。而对于一个历经二十年发展岁月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来说,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因了“东南花都”这个梦幻唯美的名字,我决计去走走看看。
一
东南花都在漳州城南二十几公里外的漳浦县马口。马口是个小地名,行政上隶属于漳浦县长桥镇,如果不是因为东南花都,在百度地图上恐怕都难以找到标识。往前追溯,这里曾诞生了漳浦县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潘存实(清康熙版《漳浦县志》记载,“潘存实,字镇之,马口甘棠社人。元和十三年戊戌独孤璋榜进士。初授东宫左庶子,累迁户部侍郎。浦人登第自存实始。”唐元和十三年是公元818年,迄今恰好1200年)。东南花都就在国道324线东侧,由我住处沿着国道324线一路畅行,约半个小时后即可抵达。因为之前有约,东南花都的小郑早已叫了一部电瓶车在景区主入口等候。
坐上电瓶车,小郑带着我一路观赏,沿途介绍景区概况。东南花都景区总占地面积一万余亩,发源于平和县三平山的九龙江南溪自北向南蜿蜒流过,将景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中间以一座造型别致的景观桥相连。主景区位于南溪西畔、国道324线以东,面积约2700亩;位于南溪东畔的景区另配套有东南花都酒店、海水温泉、高尔夫会所等休闲项目。
时值第十届农博会暨第二十届花博会筹备期,景区内游客不多,时而三三两两漫步前行,折射出庸常时光里的慢生活姿态,最是惬意从容。距景区中心花坛最近的是三角梅观赏园,三角梅曾经是东南花都为数最多的观赏花卉,只是此时并非三角梅盛放的季节,我们不过多逗留,径直来到相邻的沙生植物馆旁。这是一栋蓝色玻璃房建筑,其内汇聚了300多种来自热带沙漠的植物品种,引进美国的库拉索芦荟、狐尾龙舌兰、大叶麒麟花、金琥、武伦柱等在沙地上焕发着勃然生机,又有数只骆驼模型点缀期间。在满目荒凉的沙漠,沙生植物总能令人由衷感叹另一种顽强的生命气息。绕过沙生植物馆,小郑指着路边几丛光秃秃的枝丫风趣地说,大多数人知道有个光棍节,却不晓得还有一种植物叫“光棍树”。这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小乔木,能够以枝条替代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适应在干旱缺雨的热带地区生长。
由景区中心花坛向南,依次是花海广场、体现两岸同胞情谊的日月轩、姐妹亭等景观区和荫生植物馆。荫生植物馆是一座闽南庭院特色的小园林,计有36科300多种荫生植物,其内小桥流水,环境清幽,行走期间,令人赏心悦目,感受到了夏日里的丝丝凉爽。复往南行,则为生态渔业馆和VR梦幻体验馆等室内展馆,以及现代农业展示馆等馆区。现代农业展示馆占地1.7万平方米,由高科技无土栽培和实地种植两大区域构成,其中无土栽培区拥有智能温室,配备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可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充分展示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令观赏者领略到海峡两岸合作双赢的农业成果。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位于景区北侧的奇石馆和根艺馆。奇石馆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漳州奇石鉴赏名家王天然悉心打造,设有获奖石、满汉全席、山水景观石、图案文字石、动植物石、趣味趣物抽象石、人间百态石、各路神仙石等八大展区,集中展示了数千件漳州特产华安玉“九龙璧”和世界各地的各色奇石,无不神形兼具、浑然天成,值得一提的是“满汉全席石头宴”中的“烤全羊”“红烧肉”等,更臻至“色、香、味”俱全的佳境,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王天然玩石三十载,在漳州奇石界久负盛名,曾经用市区一套老宅换回一块奇石,可见其对奇石的痴迷程度。根艺馆侧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漳州市根雕艺术协会会长高礼忠打造,馆内展示各种根雕艺术品,大都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基础上稍加雕饰而成形,无不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根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民族文化艺术之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安放在根艺馆门口一尊用缅甸黄花梨瘿木榴雕琢而成的关帝像,高4.6米、直径2.3米,为全国最大型的奇木雕关帝像。
以上所见,只是对东南花都匆匆一瞥的大致印象,尚不及整个景区的十之一二。综观整个东南花都景区,其内繁花锦簇、绿草如茵,计有植物4500余种,设有榕树盆景园、三角梅观赏园等花卉主题园,以及花卉艺术馆、生态渔业馆、现代农业馆、VR梦幻馆、闽南文化馆等特色馆区,配套有素质拓展基地、学生营地、农耕基地、生态餐厅、特色商品展销中心、咖啡厅等。可以说经过二十多年开发完善,东南花都已经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生态农业、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景区。
二
由今前推二十年,人们尚不知“东南花都”之时,对漳州花乡耳熟能详的,是位于城南五公里处的“百花村”。相传明朝永乐年间,理学大家朱熹后裔朱以仁避祸漳州城南郊,见圆山东麓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遂择地而宜,以种花为业。某日朱以仁醉梦仙女捧花起舞,唱曰“种花长福”,醒后乃取地名長福。时至1963年3月,朱德委员长至长福村视察,见家家种花植草,满眼葱茏、繁花似锦,不由赞叹道:“这里真是个‘百花村呀!”1980年10月,时任中宣部长陆定一题名“百花村”三个大字,从此百花村名扬四方。
长福村隶属龙海市九湖镇,是一个只有5000多人口、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小村落,近数十年来虽以盛产花卉闻名遐尔,但因地域狭小,发展潜力有限。漳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使漳州“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成为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鱼米花果,是大自然对漳州人民的慷慨馈赠。1995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重新梳理调整,决定把花卉作为新兴的重要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当年下半年,漳州市闽南花卉中心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位于漳州市南郊的闽南花卉中心,总体规划以龙海市九湖镇水仙花基地为起点,沿324国道至漳浦县长桥镇,两侧往返长达50公里,总面积达10000亩,旨在打造集生产、科研、加工、保险、销售、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配套齐全的百里花卉苗木长廊,并在花卉中心的黄金地段长桥镇马口兴建占地600亩,设有800个铺位的漳州市闽南花卉批发市场。此闽南花卉批发市场即后来的花博园,亦即今天东南花都的前身。
2003年7月,闽南花卉批发市场由漳龙公司接管改制,正式成立漳州东南花都有限公司接手运营,进行企业化运作,开始推行“政府搭台、企业领办、市场运作”的新机制,“东南花都”自此华丽现身;2015年漳州旅游投资集团正式成立,东南花都成为其下属国有企业。
今天的东南花都已升级为国家4A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全国花卉文化示范基地、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随着与其配套建设的,沿国道234线两侧自龙海九湖一路往南抵达东南花都,一條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贯穿起靓丽的百里风景带,使美丽的花果之乡、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也完成了由城南的一个小小“百花村”到海峡西岸“东南花都”的嬗变。
三
筑巢方能引凤,搭台还得唱戏。20年前闽南花卉批发市场的建成,只能说政府部门为发展花卉产业搭起了一个戏台,如何引来名旦持续唱好唱响这班大戏,才真正考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1999年1月18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在这里开幕,首开两岸花卉、农业直接交流的先河,闽南花卉批发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博园”。据刊发于1999年3月《台声杂志》一篇署名“林木”的文章介绍,当时仅有1800平方米的花卉展区,共吸引了83家台港澳花卉企业、300多位台商前来参展,各色花卉万紫千红、争异斗艳,来自台湾的蝴蝶兰、大花惠兰、洋兰等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台湾蝴蝶兰更成为博览会精品,供不应求。
第四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经过前三届花博会的推动,漳州已形成水仙花、榕树盆景、国兰、沙漠植物、荫生植物、棕榈科植物等六大特色花卉基地,全市花卉种植面积6万多亩,品种2000多个,年销售额近10亿元,远销东南亚、欧美市场。可以说通过花博园这个戏台演绎,漳州的花卉产业在短短几年间便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4年举办的第六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升格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标志着花博会由原来的区域性花事活动发展为全国性花事经贸盛会;第七届花博会首次提出“花开两岸,合作双赢”的办会主题,并专门辟有台湾馆,使博览会的“海峡”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
2009年11月18日,时逢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举办之际,由农业部、国台办、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在东南花都同时开幕,本次展会突出了大农业概念,对推动海峡两岸农业产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东南花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花博会展有限公司,标志着农博会·花博会在市场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企业开始由幕后走到前台,成为举办博览会最重要的力量。农博会·花博会运作模式的每一次变迁,反映着展会在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实践着省政府在博览会筹备之初提出的 “一年一年办下去,一届更比一届好”的要求。
2017年,第九届农博会·第十九届花博会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秉承“花开两岸,合作双赢”的办会宗旨,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市场化”的办会方向,围绕“绿色发展·优质果蔬”主题,突出特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本届农博会·花博会吸引了1100多家企业组团参展,展示展销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设备(装备)、技术成果等1.2万多种;来自越南、日本、俄罗斯、荷兰等20多个国家、全国20多个省份以及台湾地区的2000多名客商、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本届博览会,堪称十九大后漳州举办的最大型经贸盛会。
四
从1999年举办第一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到2018年的第十届农博会暨第二十届花博会,东南花都已走过了二十年的发展道路,由当年占地600亩、800个铺位的花卉批发市场到如今上万亩规模,建成了以花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综合性园区;从1999年第一届花博会到盛况空前的农博会·花博会,历经20年精心打造,东南花都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从最初的区域性花事活动发展成为突出对台、辐射全国的现代农业经贸盛会。
诚如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在十九大北京演播室向海内外朋友发出的诚挚邀请:“五湖四海迎宾朋,花样漳州等您来。”在漳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依托生态、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资源,坚持“全域规划、全域融合、全域营销、全民参与”,积极打造“花样漳州”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思路引导下,东南花都已先试先行、善作善成,必将以全新的姿态,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曜煜一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