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盛世,向美而生

2018-12-12江惠春

闽南风 2018年11期
关键词:漳州花卉农业

江惠春

1999年1月18日,第一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在漳州市漳浦县长桥马口闽南花卉批发市场开幕。这么多年来,展会新意迭出,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2004年,第六届花博会由前五届的省政府主办升格为国台办、国家林业局参与主办;2005年,第七届花博会又新增农业合作洽谈会,使花博会由原来的花卉产业合作,拓展到整个农业领域的合作。2009年,“海峡花博会”开始拓展提升为“海峡农博会”,以打造中国南方最大农业展会为目标,突出现代农业主题,涵盖种植养殖、涉农加工、商贸流通、观光旅游、论坛研讨、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办会规模、档次和实效大步提升。

“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于今年11月18日—22日在漳州花博园举办。为此,2018年9月10日下午,市委农办相关工作人员邀请了几位退休老领导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原市政协主席林殿阁、原市委农办副主任章良海、原市发改委副主任游建兴和市委农办领导出席座谈会。笔者作为本次《闽南风》花博会专刊的执笔人之一,很荣幸在座谈会上得以聆听几位退休老领导对花博会的指导和期望。林殿阁曾是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是名副其实的花展专家,有关花博会的记忆就像深藏在他心里的一片风景,这么多年过去,依然盛放如初。在两个小时的座谈时间里,林殿阁对花博会的传播花卉文化,发展花卉产业,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硕果前景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林殿阁的讲话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是难以言表的,对花博会独特的见解,是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之一。

二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多少故事,有多少回忆,让我们一起回顾花博会这么多年来的成长之路……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厦门港南岸新兴生态型港口工贸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山、海、江、平原兼备。拥有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张“名片”。是福建乃至全国有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水产基地,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行两种计划,把深化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作为重点突破口,立足脱贫抓发展,倡导农户发展果树种植业,开展杨梅、荔枝等基地种植,并开展造林绿化工作。那时闽南的山地都是荒山,交通不便,针对造林难以实施的边远山区,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工效,采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进行大面积的林木种植,后期再适当抚育管理,使造林面积位居全省前列。

青山绿水,佳景荟萃,这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营造出良好的绿色视觉环境。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处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当时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农业是漳州的特色,也是漳州的一大优势产业。漳州市坚持走开发加开放、开放促开发的路子,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对台对外农业合作不断扩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繁荣。1998年,漳州出现第一拨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山上的果实荔枝龙眼香蕉大丰收,农产品的增收促进农民开始囤粮囤菇,粮食生产出现阶段性过剩,部分农产品开始出现买卖滞销,蔬菜市场也出现阶段性饱和,农民增产不增收,调整农业结构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转折点上,花卉业开始成为农林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漳州的花卉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美丽的鲜花,既美化环境,又能调节人们的情绪。面对众多的花卉,人们爱好各异。有的花香四溢,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绚丽多姿,有的清香馥郁。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独特的品质和性格,也都以自己的方式代言某种信号,其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表。种植花卉并发展花卉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说,举办花博会,是改革开放后农业产业调整的产物。

在當时农村,农业高产、高质、高效的增收情况下,农民产值量在全国位居第一,“三高”农业产区的漳州被国家农业部授予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称号。农业由传统单一型向综合开发发展,由分散、零星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过渡。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形成了漳州芦柑、天宝香蕉、九湖荔枝、琯溪蜜柚,以及漳州水仙花等名牌水果、花卉基地。漳州农业开放成效显著,199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18倍,农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并开始向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农业产业调整的学习和赏识,以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自古以来,水仙花就深得文人雅士的钟爱,人们视之为“岁朝清供”的迎春花,并作为吉祥、纯洁的美好象征。水仙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以球大、箭多、形美、花繁、味香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福建省省花,漳州市市花。当时漳州并没有这么多花和树,哪怕现在常见的三角梅也是刚刚出现,数量较多的是3400多亩的水仙花。由于花卉品种的稀少,漳州开始逐步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地引进各类花卉品种。花卉的引进历程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每一次产业出现新的转折,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思路引导,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1989年,国家提出要在昆明举办花博会,那时全中国都没有举办花博会的先例,漳州市委市政府闻风而动,提出必须在昆明办会之前举办属于我们的花博会。漳州有百花村、花卉试验中心和福建省漳州花卉组培中心三个花卉基地为基础,漳州市委市政府把花卉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花卉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举办花博会的成熟条件,于是开始着手筹备花博会,并将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开幕时间定于1999年1月18日。既然是“首届”,又是“海峡两岸”,在没有任何参照和借鉴的情况下,距离开幕时间只有78天,在时间紧迫、规模宏大、工程繁复的重重困难面前,漳州化压力为动力,用钢架结构搭起棕榈园等园区,其中大王椰子、散尾葵、海藻等都属于棕榈科植物。漳州种植棕榈科植物高峰期时达到400多亩,以特色花卉水仙花、榕树盆景、棕榈植物等为拳头产品,以此引导群众种植花卉,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布局规划和发展目标,把花卉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抓,从不懂到懂,边做边完善。漳州在花卉的种植选择上与昆明有所区别,主要盆花为主,从新加坡、韩国、日本及台湾等地引进,再从澳大利亚引进干花。其中兰花是花博会的特色花卉之一,主要以南靖为主,南靖县是中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县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各种兰花的生长繁衍。唐代,漳州民间栽培和研究花卉已相当普遍。南宋漳州人赵时庚所著《金漳兰谱》,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兰花专著。

作为承办单位的漳州本着“当好东道主,迎接花博会”的精心组织和大胆探索之下,成功地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光荣任务,在全国引起轰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还作了重要批示,要求把花博会“一年一年办下去,一届更比一届好”。

花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一朵花,可以是一份祝福,一份期待,也可以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一份收获的喜悦,不管哪一种,那都是对生命做最好的诠释。一朵朵鲜花,融入真挚的情感,将生命、爱情、友谊等都一一展现在花语中,表达着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从某种意义上说,花作为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卉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漳州花卉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花卉业占地少、效益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木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发展花卉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平和蜜柚、诏安青梅、云霄枇杷、华安茶叶、长泰芦柑、龙海杨梅等一条条种植专业线。因地制宜,推动了大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此,花博会的成功举办之后,人民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营中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内外需求逐步扩大,后期开始大量种植苗木。直到 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2010年我国各方基建项目规模缩小,种植的苗木出现滞销,经济缓慢增长。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2015年,在花博会办会第15年左右的时间,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开创了两岸花卉直接交流的先河,促进了花卉销售和经贸合作。花卉产业链带动了包装业、种植业、运输业、加工业、销售业等系列化产业的延伸。经过不懈的努力,从龙海九湖至漳浦县城、沿国道324线两侧建成全省最大的商品化花卉生产基地,拥有“百里花卉走廊,千家花卉企业,万亩花卉基地”。花卉业成长为漳州农业充满生机的新兴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成为吸引台、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点。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独特的种花养花技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有力地推动漳州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这个阶段是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极大地提高了漳州的知名度,不仅推动漳州会展场馆、接待宾馆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而且有力促进会展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会经验。作为地市级的花博会,漳州先后接待了国家领导人、全国各地20多个省的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前来参观指导,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花博会的成功举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当地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政策的调控,花卉、绿化苗增产,兰花北调现象逐步减少,农业产品大量过剩,苗木销量和价格应声而落,很多产品出现产能过剩状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坚持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以全球和全国的视野,利用承办花博会的展会平台,倾注全力,合各界之长,把每一届的花博会办成集宣传、展示、交流、合作、旅游、休闲于一体综合性大型活动,办成引导我国现代花卉产业形成和发展,促进花卉业对外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面发展的花卉盛会。2018年的花博会,走过20年的岁月,是个大的转换和转折点,集中精力搞内销,审时度势,用项目的形式搞课题小组、讨论、调研、观看,集思广益,将花博会搞得出色、办得精彩,从而有效地引导提升发挥展会优势。花是大自然的精灵,千姿百态,美得恣意,美得清雅,让人悦目怡心。人们惜花爱花赏花种花,花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份美好的意境是需要人們来好好经营与开发,美丽才能得以永恒,光彩才可以发扬光大。在发扬的过程中,将展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做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 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精准发力,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花博会必将孕育出更加光彩的艺术之花,洋溢美好,呈现吉祥,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天地,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花博会以“花开两岸,合作双赢”为主题,是一场海峡两岸人民“以花为媒”的盛会,由于台湾农业界、花卉界的融入,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拓展,两岸互动特色亦更加鲜明。花博会在充分展示双向交流成效的基础上,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并以花博会为契机,坚持生态发展战略,汇集民智民力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不忘初心,增强文化内涵,把知识转化为具体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原发改委副主任、调研员游建兴和原市委农办副主任章良海在座谈会上就花博会的主要特点、花卉资源的后续利用和花卉产业发展等相关情况也作了相关介绍。

漳州为什么会成功举办花博会?漳州是台商投资农业的密集区和首选地。农业发达,历来是福建粮食、水果、水产、蔬菜的主产区,被国家授予“国家农业合作社”。举办花博会的定位在于海峡两岸,新加坡花商公会主席刘特静是新加坡花卉界的长者,办花博会期间刘特静受邀过来参会,他曾在中国福建创立了加东花卉(漳州)有限公司,将中国的花卉销到新加坡,对于促进经济合作,发展花卉事业,意义重大。原市委农办副主任章良海也在座谈会上说道。

原市委农办副主任、花博会园区现场管理陈结仲在笔者的访谈中也道出了自己的观点。1996年3月8日,组建 “福建省闽南金三角花卉有限公司”, 1998年8月1日,花卉批发市场正式动工兴建, 1998年9月23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经验交流会在漳州召开,时任省政府副省长丘广钟为市场开业剪彩,当场题写“福建花卉第一市”的条幅。花博会举办之后,漳州的花卉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六大品系。一是观叶植物,漳州盆栽的观叶植物出口量占全国第一;二是棕榈科植物,“买棕榈科植物到漳州”已是全国花卉经营者的共识;三是人参榕盆景唯漳浦独有;四是水仙花唯九湖独有;五是仙人掌与多肉植物,漳州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六是兰花,特别是洋兰品系多,量大质优。花卉年销售额逐年成倍递增,1999年花卉年销售2000多万元,到2006年花卉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其中年出口创汇(包括间接)超1000万美元。漳州从花博会的举办后开始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延伸到农产品及水产业的拓展,也改变了漳州人对花卉产业的观念,也是漳州花卉形成产业链,走上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一提起漳州的花卉,人们立刻会联想到百花村,那是一座有着悠久绵长花卉种植史的村庄,拥有众多的花卉品种。在百花村,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桃李芬芳、梅兰争艳,真是花团锦簇,千娇百媚。笔者在采访原龙海九湖镇百花村党支部书记朱江兴时,这位一开始就参与办会的老书记说起话来有条有理,声音洪亮。当时花博会有3个选址方案:市区立交桥西北侧的体育场备用地;龙海市九湖镇百花村;漳浦马口。第一、二方案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好,但是征地难度比较大,马口地处324国道一侧交通便利。但当初在马口征地创建花博会时,当地百姓有些想不通算不明,现在,土地在国道边上,租金比当初翻了好几番。百姓也笑逐颜开。这是最直观的办会效益之一。

第二届海峡两岸花博会举办,在百花村设了分会场,承办花卉交易会活动。村办花会,全国仅有,一下子提升了百花村的名气。接下来的那一年,分会场决定不再举办。在这种情况下,百花村村民自发组建百花村花卉节,大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劲往一处使,自发成立的百花村花卉节同马口花博会同一天举办,以此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花卉销售,同时也辐射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百花村坚持了三年的花卉节之后,市政府又开始在百花村设立了花博会的分会场,分会场与国内外花卉市场有效对接的交易市场,借此实现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由政府牵头,以从龙海九湖至漳浦县城、沿国道324线两侧建设了花卉苗木走廊、金三角花卉公司,扶持发展闽南花卉等花卉龙头企业,实行市场带动,分期开发,开创了两岸花卉直接交流的先河,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起点决定终点,初心定调一生。通过座谈与采访,一帧帧“回放”的画面展示着永不落幕的花事盛会。多年来的持续举办,作为东道主的漳州,遵照省委、省政府“一年一年办下去,一届更比一届好”的要求,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各联办、协办单位的共同努力,花博会已成为漳州的一张精美“名片”,是一项农业和艺术并存的朝阳产业,是一场花开盛世,向美而生的展会,更是一座凝聚着两岸同胞心海峡情的花卉博览会。

猜你喜欢

漳州花卉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情调漳州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批发市场最新花卉价格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