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性话语分析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启示
——以《纽约时报》一则新闻为例

2018-12-12孙海影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批评性消息来源纽约时报

孙海影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一、引言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大纲中都有明确的阐述。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该“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以《纽约时报》中的一则新闻为例,讨论英语阅读教学中批评性话语分析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始于1979年由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主要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社会分析(Fowler R.et.al.1979,转引自刘文宇、李珂2016)。Fairclough(2010:10)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不仅仅是对语篇的分析,更是对语篇和社会过程的其他成分进行的系统的、跨学科的分析。”同时,他还认为语言和意识形态以及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国内一些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辛斌(2005)认为语言是有意识形态功能的,语篇里存在着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语篇的秩序与权力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丁建新(2014:20)指出“批评话语分析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Halliday(2000)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们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学基石,因为“系统功能语法不仅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力图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并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和交际功能来解释原因”(丁建新,2014)。

三、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是一门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其宗旨在于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加强对文章内涵的深层理解。对于在国内学习英语的语言学习者来说,由于大的语言环境是母语中文,所以学生如果不注重英语语言的输入(听和读),其语言输出(说、写、译)的质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很高的。因而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形式,阅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大一大二基础语言教学阶段,阅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那么,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课程究竟该如何展开,学生才能爱上阅读,其语言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呢?

其实,目前国内外对大学阶段英语阅读的教学研究很多,如吴耀武(2016),熊丽君(2006),Herrell&Jordan(2002),Barfield(2002),Bell(2001),Swearingen(2000),范红(1999),Richard&Julian(1998)等曾从不同角度对大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巧、学习策略、教学策略、语篇衔接、文化与文学、语篇分析、语篇体裁、心理语言学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以综述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不多;以理论研究为主,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较少。

根据这些文献资料,再思考英语专业目前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英语专业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些规划性教材枯燥乏味,选材单一,教材的选用五花八门,缺乏科学指导;一线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需积极摸索出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思辨能力的独特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实效。笔者在教授英语阅读这门课程时,没有拘泥于教材,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仅关注词汇、短语、文章结构和文体特色等,而是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下面就以给学生补充的众多材料中的一篇,即2013年11月25日《纽约时报》上一篇对中国航空识别区的报道为例,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对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启示以及其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四、《纽约时报》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这篇新闻是关于中国在东海建立航空识别区之后美国和日本的反应。新闻的题目“U.S.,Japan Warn China In Island Row”,一个“warn”就能看出这篇新闻极有可能不是出自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等中国发行的英语报刊的,很可能是外媒针对中国的一篇报道。在对新闻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时,我们重点从消息来源和措辞两个角度来分析隐藏在这则新闻中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首先,我们来看消息来源,以下表格清晰地体现了这则新闻中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 次数美国John Kerry and Chuck Hagel 2 US officials 1 Mr.Hagel 1 Mr.Kerry 1 Japan 1 Japan′s defense ministry 1 Tokyo 1 One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 1 Defense Minister 2中国 Xinhua News Agency 2日本其他James Hardy英国 1 Foreign military officials and analysts不明确 1 Carlyle Thayer澳大利亚 1 Several analysts不明确 2 The news不明确 1 Taiwan 1 A spokesman for South Korea′s defense ministry 1 Some analysts不明确 1

单从次数上来看,美方消息来源为5次,日本为6次,而中国仅为2次,均是新华社的消息,而且其中一条提到的是新华社发布了中国航空识别区的坐标和地图,属事实性报道,而非评论性文章。而其他消息来源中,无论是有明确出处的消息还是模糊的消息来源,其矛头也是一边倒地指向了中国。对消息来源的分析表明:在这篇报道中,话语权是掌握在美方和日方的,中国的声音是很微弱的。

从措辞方面分析,新闻导语的第一句话就是“The U.S.and Japan moved swiftly to warn China to refrain from escalating territorial tens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该句中,美日直接警告中国不要加剧在东海的领域紧张局势,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把责任也全部归谬于中国。“Both sharply criticized China′s action and reiterated Washington′s commitments to defend Japan in case of a conflict”此处,美国也是和日本一起指责中国,并重申了自己的立场:万一有冲突,美国将保卫日本。“Since the island dispute flared up over a year ago,U.S.officials have expressed concerns that an unintended clash or a collision in the contentious areas between ships or airplanes from the two countries could escalate into a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nd drag the U.S.into an unwanted feud”该句中,美国竭力掩盖其为了自身的利益插手别国事务的行为,“drag”一词意为美国本不想插手此事,是被拖进来的。从以上的措辞和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媒体并未从客观的角度陈述和分析事实,只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一味指责中国激化矛盾、加剧形势的恶化,并指责中国这样下去会把美国拖进其“并不想要卷入的”纷争之中。

对这则新闻的分析表明,在英语专业阅读课上,词汇短语句型固然重要,但是文本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权是传统阅读教学无法揭示的,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对于挖掘语篇背后隐藏的含义,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选取不同类型不同视角的材料,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利益与偏见,启发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在文本分析以及日常交流中学有所想,学有所用,坚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场,不人云亦云,更不随波逐流。

五、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并不缺少资源和消息,但面对这些消息时,作为祖国发展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的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不能有效处理各类信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问问自己“谁写了这些东西?”“谁发布了这些消息?”“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信息想要进行怎样的舆论导向?”“为什么他们要把舆论导向那个方向?”“真相是怎样的?”等等,这是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第一步,而课堂阅读的有效引导能使学生首先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意识到语言不单单是单词的叠加,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意思;然后通过例证分析引导学生慢慢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最终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能独立思考,有较强的思辨能力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批评性消息来源纽约时报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张培基译本《故都的秋》批评性分析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浅谈英文报刊的批评性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