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外滑梯的“堵”与“疏”

2018-12-12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顾庄幼儿园陈秀华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11期
关键词:滑梯幼儿园游戏

■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曲塘镇顾庄幼儿园 陈秀华

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但频频出现的安全问题使得园长和教师在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如履薄冰。成人几乎包办和承担了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却忽视了从根本上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我们主楼室外楼梯旁边连着一个室外滑梯,这个滑梯可以从二层楼直接滑到楼下操场。但是这个滑梯却一直对孩子们封闭着,究其原因就是曾有一个孩子往下滑时在中途拐角的地方没有把脚并拢导致头受伤了。安全是幼儿园的第一大事,平时幼儿园安全督查时领导一再嘱咐要看好,不要让孩子随便滑,教师们在看到孩子滑滑梯时总会或严厉或苦口婆心地教育。可是总有孩子偷偷摸摸地爬上这个滑梯,特别是离园时孩子们常常玩得不亦乐乎,不肯回家。

一、发现问题——从被禁止玩滑梯到偷着玩滑梯

镜头一:晨晨是小班的一名小男孩,休息时,他很快地跑到室外滑梯下面,对远处的彤彤招招手:“快来,快来。”两个小家伙从滑梯下面开始往上攀爬。“你们又在干什么呢?”李老师的声音一下子吓坏了两个孩子,“老师说这个滑梯能滑了吗?说了多少次怎么不听呢?”两个孩子的快乐一瞬间烟消云散,跟在老师后面回班级了。

镜头二:中午吃完饭,大班的孩子都搬着小椅子坐在走廊里自由活动,毛老师在帮着收拾打扫。浩浩和小虎两个男孩子正巧坐在滑梯口旁边,滑梯口被一个漂亮的栅栏挡着,两个孩子耳语了几句,随后就飞快地拿掉了那块栅栏,一前一后从滑梯上飞下去了,然后又攀着滑梯爬了上来。两分钟的快乐让两个孩子抱着跳了好久。

二、案例研讨——从纠结安全到把快乐还给孩子

每一次看到孩子们偷偷摸摸地爬滑梯,看到他们那“偷来”的快乐,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记得省优质园验收时专家组长对我园封闭滑梯的做法作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不要怕孩子出什么事。孩子正是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学会自我保护。”但教师们觉得孩子年龄小,加之滑梯曾经发生过事故,因此大部分教师还是建议封闭滑梯,最好是上锁。

为了消除教师们的安全阴影,也为了印证这个滑梯的存在价值,我园组织了一次“我们大家滑滑梯”的案例研讨活动。首先我们利用晨间活动前的时间带领教师们一起滑滑梯,让教师们思考:你觉得这个滑梯可以让孩子们玩吗?为什么?虽然滑梯在幼儿园存在许多年了,教师们却从来没想去玩过,在纠结胆怯又伴着叫声笑声中教师们都滑下了滑梯,有了自己亲身玩滑梯的体会。

接着我们组织孩子们滑。我问他们:“你们想滑这个滑梯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为什么?”我问。“因为这个滑梯很好玩,很高,滑得很快的,还可以从下面爬上来。”“你怎么知道很好玩呢?”“我们偷偷滑过,趁老师去拿东西的时候。”“还有放学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讨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那这么高你不怕吗?”“不怕,有扶手啊,抓紧扶手就好了。”“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滑才是最安全呢?”孩子们说:“不能挤,不能趴着滑,那样会把头摔破的。”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滑到下面的时候会摔屁股,很疼,应该加个垫子。”我让一个孩子在滑梯最下面放了一块垫子。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拐弯的地方,但是孩子们都没提到,看来拐弯处在孩子眼里不是问题。“可以滑了吗?”孩子们等着我发号施令。我说:“我可以先滑吗?”孩子们开心地说:“老师也想滑啊?”“是啊,老师也想滑。”其实我只是想给他们示范一下。我慢慢地蹲在滑梯上,慢慢地往下滑,到了转弯的地方,我特意说:“这里拐角要把脚收好哦!”孩子们都点头说记住了。随后,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特别是滑下去后,再从滑梯旁边爬上来,让他们体验到了攀登的成功感。

在业务学习时,我们组织了玩滑梯的研讨活动。保教主任带领大家重温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滑滑梯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多种能力。教师们体验后也觉得只要让孩子们能抓紧扶手和不急不闹地玩就可以开放滑梯,并且从滑梯的拐角加软包减缓滑下来的冲力到组织幼儿玩滑梯时的注意要点,设计了一个合理安排孩子们玩滑梯的安全疏散方案。滑梯终于可以对孩子们开放了,快乐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三、教育成效——安全与快乐的通道

只要有心,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教育契机。现在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开开心心地玩滑梯了,他们享受着从高处一滑到底的快乐,感受着“我们的鞋子不一样,攀登滑梯的速度就不同”,他们一发现有孩子在滑梯口争抢就会上前制止,“这里是单人道,请排队等候”,他们为滑梯设计了许多安全标志,走近滑梯口就能看到那些稚气又醒目的图画。这一切都来源于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戴红袖套的教师总是和喜欢滑滑梯的孩子们在一起,不过不再有呵斥的言语,而是一起游戏时的快乐笑声。

现在,滑梯也不仅仅只是孩子们游戏的道具,还是保护自己安全的途径。在幼儿园组织的安全演练活动中,位于楼上的大班孩子利用滑梯作为疏散通道,只用了2分10秒就从班级顺利到达操场中央,成功地学会了用多种方式保护自己。

四、管理反思—— 与其百般干预,不如放手自护

校园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在他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危险。很多幼儿园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常常会将危险隔离,禁止孩子们玩耍。而孩子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游乐场,却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风靡幼儿园的“安吉游戏”就是把最真实自然的游戏材料、场地、规则放手给孩子,结合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主游戏,玩“真游戏”。在他们的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自主,当然也看到了我们所认为的“安全隐患”。游戏中,可能会受点小伤,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小心,学会了自护。如果因为害怕受伤就封锁快乐,那么快乐从哪里来呢?如果顾虑安全因素的话,我想安吉游戏是不会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戏风向标。引用安吉县教育局蔡局长的一句话:“为了孩子的安全,并不是把不安全的因素排除出去,而是要让孩子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技巧。”我们之所以对安吉游戏感到震撼,是因为他们把我们想给孩子却没有给或不敢给的东西给了孩子,也就是“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反观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怕出危险,总是不停地告诫,不停地嘱咐,一旦问题出现了,不管孩子有没有进行探索,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结束游戏。所以教育观念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师需要改变,更需要管理层的理念支持,每次事件发生之后,设法将其转化为一个新的教育契机。同时,教师放手让孩子游戏的底线必须控制在可以控制的安全范围内,这也意味着教师要有责任感和洞察危险行为的专业智慧。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必须要有担当,不能因为害怕而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于 2016年重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将安全列为头等大事。对幼儿园来说,安全就是孩子仰视教师的笑脸,意味着发展和稳定。安全是一种高度自觉,一种下意识、潜意识行为。遇到有关安全问题时,我认为与其千般照顾、百般干预,不如安全自护。孩子的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他们主动获得安全自护意识。只有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师幼共同形成一种观察、防范的安全习惯,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幸福平安地成长。

猜你喜欢

滑梯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暑假就像爬滑梯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