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伊斯兰教拱北艺术文化研究
——以吴中四旗梁子拱北为例
2018-12-12李丽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李丽(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宁夏地区哲赫忍耶拱北建筑主要分布在西海固、吴忠、银川、石嘴山等地区。“哲赫忍耶”阿拉伯语音译为“公开的”、“高念的”,故又称“高念派”或“高赞派”。原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派别。它于世纪中叶传入中国,距今已有300 余年的历史。宁夏地区的哲赫忍耶拱北不设邦克楼,因而在其建筑中很少见到高大的建筑。此次研究的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吴中四旗梁子拱北。
四旗梁子拱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开元东路与文卫路交汇处,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哲赫忍耶门宦第五辈导师马化龙(教民尊称十三太爷)归真地。其位于吴忠市利通区,是利通区区内最大的一个拱北。自拱北建成到今天已有一百零三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拱北在1991年至1992年之间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集资和政府的重视,大约花费60 万元进行了翻修,当时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建工艺的手艺人前来进行装饰建设。到1994年被吴忠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旗梁子拱北现由哲赫忍耶门宦派人看守,看守人是一对姓马的夫妻,在四旗梁子看守拱北近十年。从看守人那了解到,在1849年至1912年清政府统治期间,马化龙被哲赫忍耶门宦派教徒视为西北地区领导回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民族英雄,领导过金积堡、灵武回民起义反清。直至1864年被清军逼退,到1869年左宗棠派遣刘松山进攻金积堡,反清失败。1871年马化龙为保全其家族后代不听教众劝阻,在清政府面前投降,要求是死后不牵连回族同胞后代,1872年正月十三在四旗梁子被清政府杀害。后来清政府没有履行约定,屠杀其家族300 余人,部分小孩妇女被流放。1915年哲赫忍耶门宦教众在该处修建拱北以示纪念。
四旗梁子拱北是哲赫忍耶门宦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马化龙遇难纪念日,在哲赫忍耶教派各门宦道堂举行的同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赫忍耶门宦的教民纷纷到此上坟诵经“尔麦里”,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部分、甘肃张家川、兰州、新疆、云南、山东、上海等地。看守人说每年来上坟诵经的外地人多余本地人,每年的四月初八也会有不少哲赫忍耶门宦教众到此给马化龙的父亲马以德上坟诵经,但正月十三是这里最主要的宗教活动。来参加宗教活动的教民首先是不吃不喝,其次念经行尔麦里,最后点香散乜贴。据了解1992年至2007年之间,四旗梁子拱北属于私人看守,收到的香火钱由看守人拿。2007年当地居民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安排看守人和收取香火钱,每月会定期给看守人发工资。
四旗梁子拱北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但也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青砖绿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体现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拱北中心建筑采用了六角攒尖顶楼式建筑,六角楼在伊斯兰宗教下有两种含义:一是按哲赫忍耶的六角帽形而仿建;二是象征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六角楼四周分别用凤凰、葡萄、松树、香草花、荷花、石榴、佛手花图案砖雕装饰,底座的每个面都围有精雕细刻的花草图案,底座下有九层台阶,直登正门。正门两侧有一对金色“荷花”饰牌,门上方四周围有“n”字形葡萄花边,葡萄花边两端内侧雕饰着金色香炉,礼拜时会抚摸香炉以示虔诚。再往上是拱北的两层身子,第一层正东面雕刻有五棵松树和纪念性的文字,其他四面雕饰着镂空的窗格花,窗格花的四角雕有香草花图案。往上是飞檐绿瓦隔开的第二层,飞檐下刻有十二组经文,六个檐角雕有六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向下衍生出六个短石柱,上面分别装饰着石榴和佛手。第二层身子,六面环绕两圈雕刻的花草图案,中间分别刻有教训:“清源理真”、“超显真谛”、“道延真宗”、“道性通宵”、“道源恒通”、“理通物化”。六角楼身以上是绿色的琉璃瓦顶,飞檐六角分别雕有六只牡丹,拱形瓦顶有三颗宝珠串联,宝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马赛克瓷片,拱北内部则全用白色大理石镶嵌,展现出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特色。
拱北大门右侧为侧厅,主要用于诵经礼拜。四周围绕十六根石柱,石柱上端雕刻着“n”字形和“八”字形的镂空花草,柱头上端浮雕着“石榴”、“佛手”、“寿桃”的雕饰图案。传说每种图案都代表一种含义,“寿桃”象征着清福和长寿,示意着马化龙在生前的清福和在后世的长寿。“石榴”象征着马化龙是回民抗清斗争的领袖,“佛手花”示意着马化龙被害后哲赫忍耶教派后继有人。侧厅整体利用了中国古典的建筑形式,几何花窗和红色木门,别具特色。内部整体粉刷成白色,地面铺满诵经礼拜用的毯子。侧厅大门东北角放置了刻有经文的香炉和乜贴箱。大门左侧是看守人起居的门房,再向左建有“男水房”和“女水房”。 整个拱北四周用白墙绿瓦围绕,内部建筑表面全部用青灰色水泥雕刻装饰,重要图案则涂上金漆,顶部为绿色拱形琉璃瓦顶,内部房间用白色装饰。
可以与四旗梁子拱北相比较的是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大湾头村的大弯头拱北,它是甘肃地区苏菲派中重要的拱北之一。墓主为明代阿拉伯传教士穆乎引迪尼·阿布杜力·嘎迪尔。根据大弯头拱北竣工纪念碑文的记载,大弯头拱北始建于明末,也有过大规模的翻修。现在的大弯头拱北是由道祖拱北、五太爷拱北、吓拱北三座拱北组成的建筑群,整体布局根据地势高低错落修建,装饰建筑风格统一。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尤其是遍布各装饰结构的花卉图案生动丰富,色彩明丽和谐,是当地民族宗教建筑的优秀之作。在建筑色彩上,四旗梁子拱北是素壁青灰的,大弯头拱北建筑整体色彩鲜亮。在建筑结构上,四旗梁子拱北较为统一的一塔式而大弯头拱北为一个塔楼式建筑群。在装饰纹样上,四旗梁子拱北比大弯头拱北的图案雕琢是更为精细的。可以说,四旗梁子拱北吸收了西北地区拱北建筑的主要特征和装饰经验,从设计构思上暗藏教义理念,巧妙的将中国古建筑与伊斯兰文化融为一体。这种建筑设计是具有表现力、影响力的永久性建筑。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拱北的研究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特别是宁夏学者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宁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民生、旅游、交通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学术角度对宁夏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全面发展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对拱北艺术文化的研究,也是伊斯兰艺术文化的共通,保护其建筑形态为研究伊斯兰宗教文化和伊斯兰建筑艺术特色以及修复、维护工作都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思路。由此可见,吴中地区的四旗梁子拱北应该说是当地苏菲派哲赫忍耶门宦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宝贵遗产,是吸收了各种优秀拱北建筑特色并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的独特的宗教建筑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