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纹样于室内空间的应用研究
——以屏风隔断产品为例

2018-12-12陈月琴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民居纹样

陈月琴(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州三坊七巷占地约40 公顷,“三坊”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图1,来自三坊七巷官网)。三坊和七巷共同构成了“棋盘形”的街区结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五代至明清鼎盛[1],“三坊七巷”呈现了闽都福州历史千年文明行进的痕迹,至今仍基本保存完整,是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今天还保存有200 余座古代建筑,被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它地灵人杰,自晚清至民国初年,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大量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2]。

图1 三坊七巷地图

三坊七巷曾是理想的家园,但随着时代变迁,室内空间尺度和功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延续,如何传承和应用,就要求在继承和发扬民居传统纹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的社会生活,找到传统民居纹样与现代空间的最佳结合点。要做好传承和应用所以我们对民居纹样不能进行简单的式样模仿或图形嫁接,而需要从更深入的层面思考如何应用于当下的空间。利用现代的材质和造型的提炼来追访三坊七巷的典雅、高贵和诗意。也是我们珍惜这历经1700 多年岁月沧桑、繁华之后的娴静与古朴深沉古雅的风貌,是对历史最好的保护和艺术创造。本文是希望以三坊七巷为载体,提炼其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纹样,将其应用于随处可见的空间隔断设计上,让传统的文化意味包围着现代人们的空间。

与时俱进是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设计求新求变,传统的东西似乎与当下的生活渐行渐远,新的时代有新的需求,如何把传统服务当下。既然我们的主题是关于三坊七巷民居传统纹样的应用研究,首先我们寻找传统的纹样,现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第一步创建一个三坊七巷资料库。

一、追寻传统民居之美

三坊七巷占地面积大,民居众多。在去三坊七巷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功课,了解三坊七巷内各个建筑的方位和建筑时间等,对去三坊七巷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资料收集从现场考察开始,考察过程中逐渐梳理,认为按坊巷分布图(图1),划区收集资料比较合理。同时进行多轮走访,采取对典型建筑拍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

我们走访了三坊七巷的三个坊七个巷的各个名人故居,了解了建筑的历史背景及建筑特色,重点拍摄地选择为名人故居和有纪念意义建筑(图2),是因为此类建筑纹样保存相对于其他较为完整。拍摄到的图片多为明清时期的纹样,因为这个时期的年代较近,建筑完整度高,纹样特征突出。三坊七巷建筑中的闽都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民居纹样特别精美,也收集了不少造型特别的建筑照片及图案花饰纹样。

图2 三坊七巷资料库

二、三坊七巷民居美在建筑和纹样

三坊七巷民居特色一在建筑上(图3),建筑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按规模大小不同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3]。

天井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双数多开式,门上通常有丰富的图案花饰,大厅既显得气派又有利于采光。

三坊七巷民居特色二在装饰图案上(图3),它的雕刻精美、图案多样,一方面有独特的东南沿海地域特点,有鱼、螃蟹水族类纹样;也有日常生活特色,有瓜果、蛐蛐等图案;同时也把古人对读书做官的理念融入家居建筑中,既有钟鼎礼器,又有琴棋书画等等。比如沈葆桢故居,装饰图案多为几何或规则的吉祥图案,如书本,如屏风,很少有动态的动植物纹饰,没有钱币图案。宅院四周高墙上的翘角,伸出宅外,在翘角和墙的上部装饰的泥塑多为人像、鱼虫、花鸟等体现明、清福州地方传统的墙头雕塑技艺和风格墙头花,整体更有文卷气[4]。

图3 三坊七巷实景照片

三、研究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纹样于室内空间的应用研究

经过多次现场调研,我们发现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和装饰图案华美,工艺讲究。这一片小天地有历史、有文化、有象征意义。既有丰富的诗意,又有生活的亲切感,但是室内空间的建筑形式与设计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现代的生活与明清时期相差甚远,对于现在的都市人来说,拥有飞檐翘角、马鞍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大面积的玻璃窗更有利于室内采光和清洁,传统的门、窗花纹样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天井、飞檐翘角、马鞍墙、门、窗花等等对居住在城市森林里的人们来说相当奢侈,我们的室内建筑几乎是高层,门、采光门窗都是统一的工业制品,门、窗花这一形式是否就此离开我们的实际生活空间了呢?能否让传统的建筑之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现在人们虽然对天井、飞檐翘角、马鞍墙、门、窗花的利用大大减少,但对隔断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如今人们的居住空间相对有限,期望在小空间营造大尺度的效果,屏风隔断这一形式大量应用,能否把三坊七巷的建筑特征和传统装饰纹样进行简化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一方面继承传统的文化精华,配合新的时代特点对传统纹样创新使用,因为时代虽然不断发展,但一脉相承的文化寓意并没有改变,它们仍然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富贵吉祥的向往。用现代的材料、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并将其运用在现代空间的隔断设计中,使设计在满足实际功能和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质,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使传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重新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四、屏风隔断设计应用

吴良镛先生在建筑学领域曾经提出过“抽象继承”的原则,强调将传统的设计原则及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于现实创作中;把传统形象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5]。

这里的传承承并不是简单的图案或是纹样的直接使用,或者把大家熟悉的典型样式组合在一起,而是提取民居纹样再创作,借鉴往昔,保留和发扬的同时设计出当下空间可应用和实用性强的空间产品。

本文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提取纹样,提取三坊七巷的纹样元素,或者多个元素,加以提炼,形成新的形态;

1、保持传统样式的基本面貌,整体继承,只做局部改变,使传统样式在现代获得延伸和渐变;

2、以打破、分解和重组传统样式为前提,提炼整体,和吸收局部要素,引入典型元素进行再设计;

3、充分理解闽地民居文化,领会其深刻内涵,摆脱传统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探讨,在屏风隔断上可以造型更利落现代化,但其设计意念与设计文化的内涵却是传统纹样的精髓。

屏风隔断类产品的特点是隔而不断,有互为景致的美感。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按现代人的家居空间尺度作参考。下面以三个屏风隔断为例,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应用。

(1)屏话

屏话提取了三坊七巷建筑内的架子床屏,使屏风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意味。首先通过元素的提炼简化,得到设计雏形(图4、5)。

图4 屏话设计过程

图5 屏话

(2)云禧

云禧提取了三坊七巷建筑空间内的云纹和建筑的屋顶翘角,进行提炼、重组和再设计(图6、7)。

图6 云禧设计过程

图7 云禧的应用

(3)门跃

门跃提取了三坊七巷建筑空间内的门扇上的图案,进行重构和再设计(图8、9)。

图8 门跃设计过程

图9 门跃的空间应用

五、结语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技术的提升也让现代空间与传统民居不同,看上去传统的建筑样式和门窗花等似乎也远离了我们的使用空间,但传统的文化隐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审美里、需求里。现代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空间的品味也越发追求文化韵味。古今建筑室内形制的不同,也让我们思考是否可以把二者的联系找出来,以往优秀出色的传统能否应用于当下,本文是对此类课题的初步研究。从纹样的角度研究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与装饰,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设计理念,探讨如何进行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现代空间设计与开发,进行尝试应用设计,使传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重新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民居纹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