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绿色生态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永平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8-12-12何丽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晨曦中的永平县城

云南省永平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澜沧江东岸,县城海拔1620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88%,年平均气温15.8度,寒止于凉、暑止于温,气候宜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永平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积极转化绿色生态优势,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念好“山字经”,做活“绿文章”,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努力把永平县建成“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创业者汇集”的宜居宜业宜游县。

抓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中共永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强县”战略,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与全县经济社会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2016年6月起,永平县积极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工作领导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全县上下形成党政共同负责、上下协调、条块结合的领导格局。通过努力,7个乡镇全部创建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

抓规划引领,明确任务。结合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先后编制完成《永平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永平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0)》《永平县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县创建方案(2013—2015)》《永平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永平县“十二五”水利规划》《永平县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报告》等规划方案,形成了覆盖全县生态环境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科学规范推进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林地利用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打牢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

抓宣传教育,提高认识。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加大宣传覆盖面,引导群众牢固树立“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教会群众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在生产生活中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机关”创建工作,在48个单位实施了机关院落花园化建设工程,新增省级园林单位(小区)50个,通过创建,不断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投资6万元制作《绿色永平 生态家园》专题宣传片,全方位展示永平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团委、妇联等部门作用,制作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人人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抓绿色工程,务求实效。一是念好“山字经”,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绿色富民。利用山地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五种五养”(“五种”即种烤烟、核桃、生态茶、中药材、果蔬,“五养”即养肉牛、生猪、黑山羊、永平白鹅、博南山鸡)十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对泡核桃、生态茶、中药材等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培植,为产品向园区规模化生产加工奠定基础。2017年,共实施核桃抚育20万亩,培育核桃加工营销大户5户、精深加工企业1户。新发展高山生态茶5580亩,博南山绿茶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新增中药材为主的林下产业基地2000亩。抓实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5个。依托土地经营权流转、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做实与复旦大学、云南省人社厅、江苏省兴化市的“校地合作、厅县共建、市县交流”,做大农业生产基地,拓宽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二是做活“绿文章”,倡导现代工业推广循环经济。坚持绿色工业强县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打造核桃、中药饮片制剂、果蔬、生态茶、肉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业,努力把博南工业园区建成全州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在全县推广国家财政补贴的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1.5万只,推广使用沼气池1.22万口、节柴改灶5.06万个、太阳能5394户,淘汰落后产能800吨,关闭非煤矿山2座。启动光伏扶贫电站建设项目;实施34个电网改造升级、15个行政村10kv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支线及末站建设,完成天然气入户2000户。三是打响“生态牌”,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深入挖掘和整理博南古道文化、马帮文化、饮食文化、边屯文化、民族文化,做好结集出版、对外推介工作。积极融入省、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大博南古道、曲硐温泉小镇、曲硐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开发力度,以博南古道为主线,串联各个节点,形成以曲硐为中心节点,往云南省保山市串联曲硐古村落、曲硐温泉小镇、花桥村、历史博物馆、永国寺、古元梅、江顶寺、霁虹桥,接保山市隆阳区平坡村,往龙门方向串联银江河湿地公园,顺银江河而上至龙门山水田园,到大坪坦生态休闲体验旅游园“一纵一横”旅游线路,把永平县建成集餐饮、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抓好以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河长制,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聚焦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突出问题,压实责任、加大投入、群防群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力推进“一水两污一公厕”建设。着力解决好集镇“脏乱差”和“以路为市”问题,抓实乡镇主要集贸市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论证、打包和争取立项工作,推进道路畅通、空间净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曲硐

山坳明珠大碱磄

宝台山上的木莲花

深冬的澜沧江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