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研究
2018-12-12蒋凤
蒋 凤
(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和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进而导致我国下肢骨折患者不断增多,若护理不当,易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还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1]。研究显示,下肢骨折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和局部肿胀,严重者还可引起肌肉组织或神经组织缺血,进而形成缺血性肌肉痉挛,增加患者永久性功能丧失风险[2-3]。基于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功能康复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本院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进行分析,具体见下文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为下肢骨折患者,例数100例,随机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无精神障碍。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内分泌疾病、脏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者。②伴有语言障碍和智力障碍,无法进行良好沟通者。③各项临床资料不完善,无法参与本次研究者。
观察组-男、女占比各为24:26;年龄段在22岁至86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0.82±2.8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文化12例、初中及以上文化1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8例、大学及以上文化20例。
对照组-男、女占比各为23:27;年龄段在20岁至87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63.82±3.7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文化13例、初中及以上文化9例、高中及以上文化9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9例。
2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以日常护理以及常规健康教育为主。
1.2.2 观察组
再采取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护理内容:
1.2.2.1 健康指导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为其讲解有关下肢骨折的相关知识,以发生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为主,与此同时告知其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够提高配合度;与此同时还可邀请恢复成功者进行现身说法,使其能够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4]。
1.2.2.2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骨折后,易导致其短时间无法接受患病的事实,进而产生较多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暴躁等,对康复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告知其适当宣泄负面情绪的方式,使其能够消除不良情绪,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同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使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改善负面情绪[5]。
1.2.2.3 功能训练
采用的训练方式主要以踝关节跖屈背伸训练、关节屈曲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扶拐或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动等。术后在患肢下方用软枕垫高,使其局部肿胀情况得以减轻。手术回室即可进行被动运动,麻醉恢复后进行主动运动,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运动,防止发生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现象。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加强训练,由此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使其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进而有效减轻患肢水肿程度。
1.2.2.3 预防并发症
主动或被动活动患侧肢体,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饮食方面应指导患者以高纤维素、易消化和高蛋白的食物为主,按时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并配合中医技术-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有利于促进肠蠕动,避免发生便秘;由于术后易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应根据其疼痛评分采用针对性处理,对于疼痛较为剧烈患者,可给予止痛剂,由此减轻其疼痛感,使其感觉舒适。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下肢骨折患者肢体功能评分。
对患者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判定,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对比且分析两组下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自制生活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项目主要包括躯体、心理、社会以及物质生活四个方面,得分最高100分、最低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对比且分析两组下肢骨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核算数据软件选择SPSS20.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用t值进行检验,对两组不良反应,采用百分比进行卡方检验,当2组患者的研究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2组肢体功能评分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2组肢体功能评分对比(分)
2.2 对比2组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躯体、心理、社会及物质生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如表2:
2.3 对比2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3:
表2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2组不良反应对比(%)
3 讨 论
下肢骨折为临床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该类骨折临床通常采取固定性手术治疗,该种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自由,导致其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7]。下肢骨折常见的不良反应种类较多,如粘连、下肢疼痛肿胀、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僵硬等,而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由于手术易对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导致患者需长时间卧床,而长时间卧床易导致患者发生下肢血流回流障碍;除此之外,手术属于一种应激源,易影响患者机体局部血管,血液呈高凝状态,进而导致下肢静脉栓塞发生[8]。②骨折患者多数实施内固定、外固定和牵引治疗,上述治疗需要求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易导致其身体受压部位受到压迫,进而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最终诱发压疮。因此,加强患者功能康复护理十分重要,且对于疾病程度不同患者来说,实施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效果尤为显著。
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的护理模式,将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9]。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四个内容,其中健康教育能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能够了解功能康复护理对疾病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提高配合度;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并消除顾虑;功能锻炼主要是通过实施多种功能锻炼,使其肢体功能尽快康复;预防并发症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类型并发症实施对症护理,能够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下降[10]。个性化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利于修复患者关节软骨及其周围组织,与此同时还能使患者肌肉收缩运动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促进其血液循环,进而使患者肢体软组织发生改善,控制和预防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85.64±1.89)分,相比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躯体、心理、社会及物质生活,与对照组相比更高,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