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

2018-12-11彭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绿地率绿地面积建成区

彭敏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四大教学板块之一,是以問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第三学段的“综合与实践”以“数学探究”和“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以“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当前“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存在着“虚化”、“弱化”、“外化”等现象。“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应体现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性、综合性、探究性,实现让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教学过程产生于师生活动的教学价值。现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分析如下:

一、广泛取材,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情景再现一:课前活动(收集数据)

1.分小组对日常生活、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消费类型、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信息搜索;

2.筛选不等关系;

3.对信息进行整理汇总。

情景再现二:课堂展示(梳理数据)

展示1:日常生活学问多——日常生活小组介绍日摄水量、营养配餐、小区电梯等方面的常识,提出相关问题。

展示2:襄阳规划我知道(城市规划图文展示)

襄阳美景图片;襄阳数据。

2014年襄阳市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0.1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00多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2.5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谱写了绿满荆楚的“襄阳篇”。

据《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3平方公里以内。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思考与探索。”本节课在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做到有心栽花,花自盛开:课前学生分组从日常生活、城市规划、购物方式、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收集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与学生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日摄水量、电梯的最大负荷;是魅力襄阳的森林覆盖率及它的远景规划;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是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是人们关注的环境保护。这些问题情景整合的过程中,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不等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即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予以解决。

二、引导精准,体验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景再现三:课堂探究(提出问题)

1.阅读: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A省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简称建成区面积)为1316.4k㎡,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简称绿地面积)为373.48k㎡,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率(简称绿地率)为28.37%.2015年该省建成区面积增加了300k㎡左右,绿地率超过了35%。

2.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城市建成区面积、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的意义,并引导分析。

(1)什么叫城市建成区、城市绿化区?

(2)什么叫城市绿地率?

(3)材料中的不等关系是什么?

(4)怎样表示2015年的绿地率?

(5)表示绿地率的四个量中哪个是未知量?

(6)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7)解决问题:这五年(2010-2015年),A省增加的绿地面积超过了多少平方千米?

(8)你还能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9)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师生再进一步提出新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活动课中,让学生体验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比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需要创新精神。笔者把让学生学会梳理数据、分析相关数量、能提出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课堂引导的重点,通过层层递进的八个问题,让学生明确理解术语、分析数量关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用模型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出提出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数据—确定不等关系—分析相关量—对未知量提问—设未知数,列不等式求解。

三、全程参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情景再现四:课堂演练(学以致用)

工程建设组介绍:南水北调中的不等式

1.播放南水北调视频;

2.出示相关数据。

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江水进京后,北京年均受水达1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将增加50多立方米,增幅约为50%。

3.解释新词语

4.分组讨论

(1)提出一个与人均水资源相关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2)你还能挖掘出相关的量并对其提出问题吗?列出方程或不等式。

5.学生课外收集展示

活动流程:数据阅读—新语复述—表格分析—提出问题。

数学活动课的实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这节课上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真正“动起来”了。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与素养,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表述、计算、操作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数学活动课要让学生的眼、手、口、脑动起来,就应以学生的视角整合大量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以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融实际生活与数学学习于一体,融数学思考与数学应用于一体。

(作者单位:襄阳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尹培文

猜你喜欢

绿地率绿地面积建成区
基于VBANUI夜间灯光调节指数的河南省城市扩张研究
GIS技术在城市绿地可达性研究中的应用
近30年南宁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江苏新型城镇化进程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时空分布研究①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山西运城绿地草本植物组成沿面积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特征的相关性
中小学幼儿园用地绿地率控制研究
基于Landsat的南通市建成区扩展研究
南京市建设用地绿地率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绿地率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