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感知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2018-12-1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471003孙向红郅艳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471003)孙向红 郅艳丽
骨折是临床骨伤科常见疾病,临床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一般是以手术为主,通常采用特质的钢钉、钢板和石膏矫正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会因为敷料包扎的缘故造成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或疼痛加剧的情况,随着麻醉作用的消失,骨折术后患者会逐渐感觉到疼痛,疼痛一般持续3~4d,其中24h内最为强烈。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骨骼恢复,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1][2],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对促进康复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以我院择期手术的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部分患者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作对比,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创伤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择期手术的单纯下肢骨折、单侧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排除多发伤患者,保守治疗患者。入选患者均自愿在参与本次研究同意书上签字、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5.1±2.6)岁,其中18例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5例髌骨骨折;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0±2.5)岁,其中24例股骨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3例髌骨骨折;抽取患者分组后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镇痛剂,保持患者舒适体位以缓解疼痛、定时进行疼痛评测、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整洁等。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3]:①术后为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多种模式镇痛降低疼痛,病情好转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鼓励患者经口进食,减少高分解代谢,增加活动能力。②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加强病房巡视,及时与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沟通,明确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③结合镇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根据患者疼痛评分、有效镇痛情况,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深静脉血栓的高危患者采取被动功能锻炼、使用抗凝药物等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配合,减少疼痛,从而促使尽早开展功能性康复锻炼。③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配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及避免方法等,避免患者对疾病产生错误的认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详细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感知评分: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用一张带有刻度的纸条,1~10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0分代表无痛,10为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感觉选择,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③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患者本人出院前填写,共16项内容,涉及到护理态度、护理水平等方面,满分100分,满意大于9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小于69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于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其中:①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行χ2检验,②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各时刻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3例,其中1例便秘、1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5%,对照组10例,其中3例便秘、2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压疮,发生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4.892,P=0.030)。
附表1 两组研究对象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附表1 两组研究对象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 n 术后1h 术后6h 术后24h 术后48h研究组 40 6.97±0.21 5.03±0.66 3.25±0.37 2.69±0.11对照组 40 8.43±1.26 7.85±0.94 4.68±0.65 3.67±0.27 t - 5.264 5.863 4.482 4.306 p -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疼痛是骨折手术患者常见的一种情况,骨科患者因病情存在不同程度的剧烈疼痛,目前已有多种有效缓解疼痛的指南、药物疗法等应用于临床,但调查显示[4],仍有75%以上的患者承受着中至重度的术后疼痛。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也对其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疼痛也会使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降低护理满意度,甚至引发护患矛盾。
研究表明[5],影响患者术后疼痛感知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包括患者个体特质(性别、年龄、敏感性、心理状态等)、医护人员、治疗方式、住院环境等。由此可见,在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时,应从上述方面着手,采用多种干预来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疗效。本组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疼痛护理,并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疼痛认知,减少对止痛药物副作用和成瘾性的担忧[6]。同时,患者因创伤大、疾病突发、疼痛、功能障碍等因素,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通过与患者交流、健康宣教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7]。通过附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各时刻疼痛感知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术后患者疼痛。通过附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护理干预还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足、缺乏前瞻性研究,因而关于远期疗效还需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临床骨折术后护理中,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疾病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适合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