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锻炼结合健康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2018-12-11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郭笑杨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00)郭笑杨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肌群功能减弱、脏器移位导致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主要干预方案包括生物反馈、药物治疗、电刺激以及盆底肌锻炼,其中,盆底肌肉锻炼的安全性较高,且效果确切,作为临床推荐干预方案[1]。因此,本研究给予初产妇盆底肌肉锻炼联合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产妇产后恢复水平。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7年7月~12月收入的13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7月~9月,68例)和观察组(10月~12月,62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31±3.20)岁;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47例。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38±3.18)岁;剖宫产19例,阴道分娩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阴道肌张力、肌电压对比(±s)
附表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阴道肌张力、肌电压对比(±s)
组别 阴道肌张力(p/kPa) 阴道肌电压(U/μV)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68) 7.85±0.70 8.58±0.16 3.02±0.43 12.64±2.61观察组(n=62) 7.66±0.57 13.16±1.25 3.03±0.39 25.33±5.21 t 1.687 29.957 0.138 17.790 P 0.094 0.000 0.890 0.000
1.2 方法 所有产妇产后均接受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产后病情监护等常规护理措施,同时给予健康教育,采用交流沟通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产妇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认知水平,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对产妇日常饮食运动进行合理引导,多进食蔬果,保持定时排便及排便通畅,指导产妇日常锻炼技巧,排空膀胱取坐位或卧位进行肛门阴道紧缩动作,包括快肌训练、快慢肌训练、慢肌训练,禁止使用腹肌运动或动作。观察组产妇在上述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于产后第2d开始盆底肌肉训练,取站位或卧位保持臀部、腿部不动,吸气时收缩肛门持续3s,呼气时放松肛门,重复此动作30min,结束后快速收缩3~5次,2次/d,持续运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阴道张力器测定产妇阴道肌张力及肌电压,数值越高阴道肌张力越好。于干预3个月后采用体格检查及POP-Q分度标准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情况,0度:未出现脱垂;Ⅰ度:0cm<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Ⅱ度:阴道口可见宫颈;Ⅲ度:全部宫颈及宫体脱出至阴道口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肌张力、肌电压 两组产妇干预前阴道肌张力、肌电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阴道肌张力、肌电压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盆腔器官脱垂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0度55例(88.71%),Ⅰ度4例(6.45%),Ⅱ度3例(4.84%);对照组分别为45例(66.18%)、13例(19.12%)、10例(14.71%),脱垂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干预后阴道肌张力、肌电压水平比对照组高,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比对照组低,结果提示给予产妇产后盆底肌肉锻炼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其盆底肌力恢复,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盆底肌肉锻炼是目前临床适用性最为广泛的盆底功能锻炼方法,主要通过患者的自主运动锻炼以增强盆底肌肉功能。盆底功能障碍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对疾病的良性认知程度,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产后盆底肌力减退引起的各种症状,并认识到康复锻炼对盆底肌力恢复的重要性,同时相关技能的指导可以提高产妇的自我康复、护理能力;产后2d开始的盆底肌肉训练可以使产妇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及监督,提高产妇锻炼积极性,促进坚持、规律锻炼的行为习惯,进而保证康复效果,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2]。
综上所述,盆底肌肉锻炼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