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壮阔钱江潮 走在前列谱新篇(上)

2018-12-11傅吉青黄洪琳

浙江经济 2018年2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浙江改革

□傅吉青 黄洪琳

40年来,浙江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40年的浙江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就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路

改革开放40年,浙江人民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率先推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浙江经验和浙江样本。特别是21世纪以来,历届省委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释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到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经济影响力迅速上升,书写了改革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

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40年来,浙江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40年的浙江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就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路。回眸40年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成为这一时期浙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开放伊始,浙江从国情省情出发,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省内得到普遍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非农领域,推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乡镇企业由1978年的7.4万家增至1991年的51.6万家。三是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不断发育。温州“十大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市场”等闻名全国。

民营经济的成长和市场化发展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至1991年的1089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2位升至第六位,年均增长12.2%,增速比全国快3.2个百分点。人均GDP由331元增至2558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6位升至第六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2元增至21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65元增至1121元,在全国的位次分别由第11和第七位升至第四位和第三位,成为全国“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阶段(1992-2000年):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阶段,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最显著的两大特征。一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1993年下发《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1994年出台《关于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到1998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规模大的乡镇企业纷纷改制为私营企业,全省掀起了兴办私营个体企业的高潮。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991年的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2000年的158.9万户和17.9万家。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推进以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许多县域的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2000年与1991年相比,国有工业企业由3209家减少到1002家,工业增加值却从126亿元增至214亿元。三是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取得成效。以专业市场为主的一般商品市场,开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2000年与1991年相比,商品交易市场由3802个增至4348个,成交额由205亿元增至4023亿元,增长18.7倍。生产资料市场、初级金融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开始兴起并逐渐扩大。四是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1991年,对外开放规模很小,进出口、出口额分别仅为38.5亿美元和29.1亿美元。在1993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后,浙江积极推进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00年,进出口、出口分别为278.3亿美元和194.4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6.2倍和5.7倍,出口相当于GDP的比例由14.2%上升到26.2%。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由2.8亿美元增至112.2亿美元。此外,率先全国进行农村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财税改革、审批制度改革等。

这一时期,浙江经济高速增长。1992-2000年,GDP年均增速为14.7%,比前一阶段高2.5个百分点。2000年GDP增至6141亿元,在全国的位次自1996年超过四川后稳居第四位。人均GDP增至13416元,居全国第四位,为各省区最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增至9279和4254元,均居全国第三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1999年浙江总体小康实现程度达100%。

第三阶段(2001-2012年):完善市场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浙江抓住机遇,实施“八八战略”,实施“两创”“两富”等发展战略,推动浙江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所有制结构调整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大发展,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并购、合作,国企改革、改造和改组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构筑产业新高地”的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租赁市场、要素市场逐步完善且不断创新。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全世界小商品集散基地。三是多元化对外开放取得成效。实施出口主体、产品、市场、渠道多元化战略,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私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额从2000年的6.5亿美元快速增至2012年的1300亿美元,带动全省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首次超越上海居全国第三位。利用外资“短腿”有了实质性改观。2001-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002亿美元,12年的额度相当于之前22年的7.7倍。“引进来”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投资项目遍布12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得到拓展。

这一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平台上运行。2012年,GDP增至34739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年均增长11.8%。人均GDP在2006年超过3000美元,为各省区中第一个达到3000美元的省份,2012年则突破1万美元。2001-2012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分别达2.0倍和1.5倍,年均增长9.5%和8.1%。根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全省全面小康建设社会实现度已超过90%,2012年超过95%。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3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十八大以来,浙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有力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特别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撬动各领域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一是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治理能力。率先全国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率先全国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二是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巩固和提升浙商优势。在深化国企改革同时,制订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浙商回归”“四换三名”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等,全力打好以“四个强省”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富强浙江建设。四是突出创新强省工作导向,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五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巩固和提升开放大省的国际影响力。六是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千年大计,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城、治乡,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率先推进五级“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浙江建设成效显著。七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市化,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山区和海岛地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区域进一步融合。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清廉浙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这一时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社会和谐安定,富民惠民安民。2013-2017年,GDP年均增长7.8%,各年经济增速稳定在7.6%至8.2%之间,为40年来波动最小的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和7.4%,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较为成功的发展道路。在这片陆域面积不大、山区居多、资源短缺、基础较弱的土地上,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奇迹”,经济总量、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大幅跃升并稳居全国前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大省之一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实力快速提升,GDP总量从1978年的124亿元跃升至1991年的1000亿元,1998年突破5000亿元,2004年翻一番,突破1万亿元。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分别跃上2、3、4、5万亿元新台阶,2017年达51768亿元,经济总量与2016年居世界第18位的荷兰相当,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3.7倍,年均增长12.1%,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29年年均增长6.2%的速度,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9.5%高2.6个百分点。人均GDP由1978年的331元提升至92057元,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元提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跨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年均增长10.9%,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2.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由27亿元增至10300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5803亿元,年均增长14.7%。

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经济实力居全国中游。1978年,在当时的28个省市区中,浙江GDP列第12位,人均GDP列第16位,财政总收入列第14位,外贸出口列第11位。2017年,GDP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连续22年稳居全国第四位;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五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国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四位,出口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首次超过北京,列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二位,连续33年居省区第一位。

改革前后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由之前的大起大落逐渐步入平稳。改革开放前29年,经济增速的极差(年度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之间的差)高达43.7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后的39年,极差缩小至22.6个百分点。分阶段看,1978-1991年极差为22.3个百分点,1992-2000年降至12.0个百分点,2001-2011年降至5.8个百分点,2012-2017年则降至0.6个百分点,波幅越来越小,经济保持中高速稳步增长。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变迁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改革之前,浙江产业层次很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高份额。1978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8.1%,虽低于第二产业(43.3%),但高于工业,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4.8%,属典型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二一三”、“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17年的3.7∶43.0∶53.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由74.8∶17.1∶8.1转变为11.8∶46.2∶42.0,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2万亿元,占GDP的39.9%。“三新”经济增加值1.25万亿元,占GDP的24.1%,对GDP现价增长的贡献率达36.9%。八大万亿产业不断壮大。201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旅游、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和金融产业总收入超万亿,增加值分别增至4906、3991、3733、3766亿元,分别占GDP的9.5%、7.7%、7.2%和7.3%。入境旅游者由1979年的9.3万人增至2017年的1212万人次。

农业逐步向多元化、生态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重视粮食安全和生产的前提下,农业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改变了改革前林牧渔业“短腿”现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由1978年的 77.3∶3.0∶14.3∶5.3 调 整 为 2017年的 48.3∶5.5∶12.0∶31.7。2017年,猪牛羊肉总产量达到87.0万吨、水产品594.5万吨、水果751.3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1、6.8和51.4倍。进入21世纪,浙江率先全国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新业态加快形成。至2017年末,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0172个,面积819万亩;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18个,总面积516.5万亩,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10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511个。拥有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94家,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34个。共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居全国第一。共培育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1155个,特色点2328个,农家乐经营户20463户。

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从工业小省到工业强省、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历史性跃迁。改革之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改革之后,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47亿元增至2017年的1947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从2.9%提升至7.0%,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5位增至1994年的第四位并一直保持至今;按可比价格计算,2017年比1978年增长185.0倍,年均增长14.3%,比1953-1978年年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比全国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工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282万人增至2017年的139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5.7%升至3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890家,占全国的10.6%,居全国第三。2017年,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至14440、67081和4570亿元,均居全国第五。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原来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为主,而今行业门类齐全,在继续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升至12.2%、42.3%、39.1%和26.5%。八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至33.0%。2017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29个,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新内涵。工业产品不断丰富,不断更新。1978年的工业产品主要以丝绸为主,也仅有丝绸产量在全国居前。2017年,3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十,5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化纤、交流电动机、布等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8%、20.1%和19.8%,与此同时,智能电视、新能源汽车、光纤、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快速增长,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比重提升。改革之前,第三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停滞、萎缩状态。1958-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低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957年的27.0%降至1978年的18.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推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3.1亿元增至2017年的27602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年均增长13.0%,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8.6%提高到2017年的5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也从8.1%上升到42.0%。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6.9亿元增至2017年的24308亿元,增长517.7倍,年均增长17.4%。货运量由8460万吨增至24.2亿吨,增长27.6倍;客运量由2.05亿人增至10.8亿人,增长4.2倍。知识密集型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2017年,知识密集型服务增加值增至8725亿元,占服务业的31.6%。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达5787亿元,占43.6%,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7300亿元,占53.8%。(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浙江改革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改革备忘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