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德,特色育人:构建“1+4”文化育人新模式
2018-12-10张华欣宋嵩
张华欣 宋嵩
摘要: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高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政工作,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文化育人新模式,基于学校文化传承、专业建设的现状,将文化自信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1+4”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的源泉所在。出版行业一直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新时期,加强对出版专业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精神引擎
在建党九十五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力量之源,其背后的理论逻辑主要立足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思想理论资源。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为广大青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文化滋养,也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高校作为传承和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和文化育人的引领地,承担着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出版人才的重要基地,出版与传播系深知文化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作用,紧密围绕“文化立德,特色育人”的发展理念,立足文化育人,以优秀的文化为精神底蕴,创新思政工作模式,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
二、“1+4”文化育人模式构建思路和具体措施
基于对出版类专业人才文化素养提升的思考,出版与传播系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结合出版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充分挖掘重要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和行业文化有机融合,探索形成“1+4”文化育人模式,在实践中协同推进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全过程
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新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是高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复杂,受不同社会思潮冲击,大学生价值取向容易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中不断选择和融合的结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工作,能够在理论层面引领大学生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塑造高尚品质提供价值标准。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出版与传播系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团建、党建为抓手,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学习以及课外生活和精神世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地无声。
(二)融合四大文化,协同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开展
在高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挖掘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实践,要有感染力的文化浸润,也要有具体有效的实践措施。
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树立文化自信,首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为重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从而增添文化的内涵、实现文化的关照。对此,加强线下传统纸媒和线上新媒体平台的融合运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1)以版花杂志为载体,唤纸媒魅力,讲中国故事。版花文学社主营传统出版物《版花》已经发刊70多期,每期专设文化版块,选择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传统文化素材,借助文化的翅膀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加强版花设计团队成员的文化素养,也为广大观看版花的学生特别是刚入校的新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中增强文化内涵。
(2)以尚书传媒为平台,创新文化传播思维方式。尚书传媒是依托出版行业优势,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在数字技术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下,打造的专业化、现代化的特色新媒体工作室。其中,主打的 “新版生缘”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照片、视频、短文推送等形式直观反映正能量的文化要素,使学生时刻浸润在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中。
(3)以爱知书店为依托,传递绿色阅读环保理念。爱知书店是公益性读书社团“爱知社”创办的学生书店,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校园阅读与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依托爱知书社,爱知社在全校范围举办图书漂流、赏书·捐书·易书等大型阅读活动,用诗书朗诵、经典诵读的形式弘扬全面阅读的理念。今年也将继续延用“勤学善思,绿色共享”的文化品牌,举办品书演讲比赛,更深入、更持久地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 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补益学生精神之钙
孕育和成长于战斗岁月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基因,是文化自信的坚强底气。上海地区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傳承红色革命文化,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在实践中补益精神之钙。
(1)回顾历史,探寻红色文化源头。上海拥有中共一大会址、淞沪抗战纪念馆、各区档案馆、陈云纪念馆、鲁迅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文化地,我们采用“在上海-骑行中国”的方式组织学生从多条有各地省份的地标线路,分别前往上海各区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党史、国史、区史、校史,用历史知识背后的精神营养,增进学生的爱国、爱党、爱校情怀,更好地传承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2)寻根之旅,继承发扬韬奋精神。邹韬奋先生是现代进步新闻出版界的开路先锋,在革命时期,其先后创办《生活》周刊等7种刊物,创办“生活书店”以推进大众文化,传递爱国思想。开启寻根之旅——走进韬奋系列活动,正是引导出版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实地参观、探访历史,追求韬奋足迹,切身感受其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的奋斗精神,从而不仅加深学生对出版行业的历史认识,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文化使命,在新时期传播出版正能量,做合格出版人。
3. 践行志愿服务文化,增强学生“三大意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出版与传播系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足光”志愿者服务团,主要依托“上海书展志愿者”和“鲁迅纪念馆志愿者”两大抓手,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服务活动,将出版专业与社会实践充分融合,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
(1)坚守岗位,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从2011年开始,出版与传播系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上海书展的志愿服务工作,每次展览都能看到“小橘子们”忙碌的身影。大学生志愿服务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更在全心全意为读者们服务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升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伴随馥郁的书香,“小橘子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版专学子的青春风采。
(2)共建联建,弘扬愛国主义思想。鲁迅纪念馆是“足光”志愿服务队长期合作的共建单位。每年系部精心挑选优秀的志愿者到鲁迅纪念馆进行面试,经面试合格后上岗培训,经过一段考核期最终决定学生能否成为一名讲解员。学生讲解员们为了更好服务参展人员,不断阅读鲁迅作品、学习鲁迅精神,在服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将鲁迅精神和文化力量涵养其中,成为生活、学习中的榜样力量和精神引领,在成长的道路上自觉保持思想言行的正确方向和奋发向上的学习态度。
4. 了解行业文化,加强产学文化共荣
行业文化蕴含行业共同的道德规范、理想品质等核心价值,出版行业又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任。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将出版行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和教学,加强大学生行业技能和行业精神的双重构建,是加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行业文化体认,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校园踏入职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
(1)打造系列讲坛,传递优秀出版文化。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出版与传播系依托强大的校友资源,策划主办“从版专人到出版人”三人行系列讲坛,由出版行业工作的优秀校友为学生开坛演讲,从校园到职场,从学习到生活,从企业到行业,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三人行系列讲坛打通从“版专人到出版人”的信息渠道,构筑专业人才培养的产业链,让学生更加了解行业,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增加了踏入职场的意愿和决心。
(2)组织企业走访,紧跟行业动态走向。本着“对接行业、引导就业”的原则,组织学生走访蚂蚁创客空间、上海图书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公司等多家校企合作企业,通过亲身走访和调研,零距离感受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通过短学期实习试岗,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职业方向,掌握出版行业文化内核,从而自觉内化行业精神并在岗位中彰显出优秀出版人的职业综合素养。
三、文化育人工作的成效及展望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校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文化育人“1+4”模式的创新,使得出版与传播系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既丰富了内容又创新了形式。
1. 以文化立德、特色育人为主题的“1+4”模式,致力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将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就业创业与文化育人的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广泛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历史回顾、志愿服务、行业选择等多方面实践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 在“1+4”文化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中,打造出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搭建的赏书·捐书·易书·品书特色品牌、开办的三人行系列讲坛等都能发挥持久、深刻的文化效用。资源的充分整合、品牌文化的搭建以及载体的创新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系统化、高效化,同时也增强了各个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3. “1+4”文化育人模式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党员与团员、系部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联动管理模式。立足文化育人,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多文化融合,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变单线的被动的灌输为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推动企业和学校的产业合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随着文化资源挖掘的深度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广度不断加大,“1+4”文化育人模式也随之不断更新和推进。作为出版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出版与传播系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继续从不同文化角度推进模式创新,发挥文化的重要育人价值,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中得到滋养,增强底气,坚定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
参考文献:
[1]张志娟,秦东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6).
[2]印亚军,徐惠忠.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