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8-12-10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近视是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主体,约占98%;而学生近视眼中,绝大部分是单纯性近视眼,約占97.8%,病理性近视眼仅占2.2%。而单纯性近视眼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不良的视觉环境及行为。
单纯性近视形成的两个阶段:
1.生理性阶段(假性近视):可逆阶段
远视力下降只是一种现象,问题出在眼肌上,眼球的生物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眼轴尚未异常增长)。
2.生物结构改变阶段(真性近视):不可逆阶段
眼肌的功能性问题已演变成了眼睛生物结构的改变(眼轴已异常增长)。大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近视一旦产生,难以逆转,如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听之任之,近视度就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而且在10~13岁时增长更快。
如何预防近视
近视眼一旦产生,难以逆转,因此,不能只“治”不“防”,更不能“病急乱投医”,重视对孩子的视力健康管理,从“认识”近视到“走近”视力健康管理。
1.更新观念,战略前移
①生命周期的前移。即抓早抓小,从3岁起就为孩子建立《视力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动态管理维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
②防控环节的前移。从预防、治疗前移至预测、预警。
③预防意识的前移。不仅是关注视力不健康和亚健康的孩子,也应对视力健康的孩子采取措施,落实“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让孩子安全、平稳度过近视高发时期。
2.掌控眼屈光发育趋势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规律是沿着“远视→正视→近视”的方向变化,呈不可逆走势。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孩子将来会不会发生近视?什么时候发生近视?近视后的增长速度如何?通过眼生物学监测可客观地反映眼发育状况。建议家长要从3岁起,每年带孩子进行监测。
3.了解眼生理功能状况
眼生理功能检测:就是针对双眼视功能进行的检测。通过眼生理功能检测和分析评估,对调节异常、集合功能异常、眼位异常等较为隐蔽性的视力健康问题作出判断,找出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眼生理功能异常指标,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4.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①改善视觉环境
采光。书桌应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白天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
照明。晚上学习时除台灯照明外,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以减少室内明暗差,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台灯亦选用有灯罩台灯,灯泡距桌面40厘米左右,放置在左前方,避免右手写字时手影遮住光线,桌面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克斯)。
通风换气。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使人感到头昏、头痛,增加视疲劳的症状。
课桌椅。配置与孩子身高相匹配的课桌椅,避免孩子被动养成不良的阅读、书写习惯。
②培养视觉行为
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养成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多参加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运动;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坚持定期进行视力健康三级监测。
③加强阳光锻炼与训练
学校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每天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家长适当陪学生参加户外运动,增加学生在阳光下活动的概率。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放风筝等活动,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锻炼眼肌,有益于视力健康。
为什么在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用眼要求条件下,有些孩子近视了?有些却不近视?因为,眼肌好、近视少。
④科学采用光学干预,提供用眼保护
主要是利用光学干预的方法来减轻孩子近距离持续用眼时的调节、集合负担,提供近距离用眼光学保护,消除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诱因。另外,通过戴用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镜来矫正视力,控制近视加深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要注意这些方法也有适应证和非适应证,不是人人适用。
三方如何共管
学校:
是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的主要平台,是沟通学生与家长的桥梁。应按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开展学校日常视力健康管理相关工作。
开展视力健康教育与促进;改善视觉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视觉行为习惯;配合落实学生视力健康基本监测、建档与信息反馈工作;督导学生家长落实三项监测和综合干预。
家长:
是学生的监护人,是落实视力健康管理各项措施的关键。近视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引起的,坚持以预防为主,实施全面视力健康管理,接受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指导,在改善视觉环境、纠正不良视觉行为的同时,提高孩子自我抵御近视的生理潜能,接受近距离用眼的光学保护,才能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专业防控机构:
主要是提供近视防控专业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配合教育部门推广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理念,重点面向视力健康、亚健康儿童青少年提供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对个体和群体的视力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和预警,提供有针对性的视力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订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措施,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为,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
【专家说】
青少年近视防控须关口前移
鲁本麟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这说明大多数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的,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也是如此。预防为主一向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一卫生方针渐渐成了一句口号。
《黄帝内经》中讲:“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方向已走入了“重治轻防”的误区。
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该协会得出的结论是,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同理,对于逐年不断增长的学生近视问题,我们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真性近视绝大多数都是“轴性近视”,是眼轴超长发育所引起的眼部结构性改变,当今医学对此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治疗方法。而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激光手术等近视眼矫正方法,是使用不同方法把凹透镜放置在眼前节的不同部位,只是矫正视力,解决眼睛看远视物模糊的屈光缺陷问题,并不能降低高度近视眼后节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相关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从工作性质上讲,“治”的目標人群是已经近视的学生,其工作目标是矫正视力,防止近视发展过快,防范相关并发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成年后的屈光状态基本上是由儿童、青少年时期眼生长发育状况决定的。眼屈光生长发育一般规律是从出生时的远视眼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减少,逐步向正视发展,到12岁以后才完成眼球正视化。如果孩子在眼屈光发育过程中不注意科学用眼,就会造成远视储备消耗较快,过早发育成为正视眼,并随着相关问题的不断累积、叠加,进而发展成近视眼。因此,对于那些远视力尚处正常范围的孩子来说,还应关注其眼屈光发育走势是否正常;而对于眼屈光发育已偏离正常走势的孩子,则一定要进行科学干预,防止孩子过早发育成为正视眼。
维护学生视力健康的首要任务就是探寻学生近视的发生机制,确定影响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而科学指导学生近视的防控工作。但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上,缺乏对健康管理这一新理念的认识。学生近视是眼屈光发育过程中相关危险因素不断累积、叠加,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针对其危险因素主动采取科学干预策略,实施“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以促进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针对儿童、青少年眼生理发育特点和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我们一定要走出认知误区,从重视对孩子中小学阶段的视力健康管理抓起,实施战略重点前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视力不良低龄化的趋势和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一是防控关口前移。即抓早抓小,从3岁起就建立《视力健康档案》。高度重视日常科学用眼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其视力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防控环节前移。从预防、治疗前移至预测、预警。每半年进行一次“家庭视觉环境、学生视觉行为习惯、眼屈光发育状况”监测评估,了解孩子有无近视风险,为科学实施综合干预,防控学生近视产生,提供时间和空间。
三是防控目标前移。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必须构建以促进学生视力健康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学校为平台,以视力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学生全人群为对象,融合多方位(预防、保健、康复)、多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多环节(学校、家长、学生)、多阶段(视力正常、假性近视、真性近视),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和动态管理于一体的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才能让孩子安全、平稳度过近视高发期。
[作者系全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示范区(武汉)学生视力管理专家委员会专家]
(来源:微言教育、《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