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坚:红土高原上的追梦人

2018-12-10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

清晨,当红土高原上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时,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的人行道上,已经出现了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就像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平凡花木一般,他看上去是如此普通和平凡,但当你和他认真聊一聊,你马上就会被他身上的某种气质所吸引,拙朴的外表下,生命的光彩就会从他的谈吐中慢慢流溢出来……

他,就是扎根边疆37年、一直追逐师者梦想的刘坚。

翻开他的履历,映入眼帘的是刘坚充满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成长经历和令人羡慕的荣誉。半个世纪前,刘坚出生于滇东北重镇曲靖市,17岁那年,经过不懈而艰辛的努力,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 ——1977级中的一员。这是写进共和国历史的一代人,特殊的时代际遇、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造就了这代大学生与众不同的素质。刘坚后来常常说,大学给他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是母校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这代人;是恩师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才华智慧、师德师魂深深地影响了这代人。他对时代、对母校、对恩师,都一直深怀感激之情。

1982年1月,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刘坚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云南,被分配到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从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暗下决心:做一个扎根边疆、努力教学的人并且一干就是37年。

道术合一:坚执的体育梦想

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追求不同,刘坚的目光一开始就瞄准高处:身心兼备、道术合一。他不仅注重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在技能层面上的教学、训练,更着意把它提升到“道术合一”的理论层次来思考。

为了尽快融入教师角色、早日达到自己追求的学术目标,刘坚认为,应该继续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为此,他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契机,坚持到中文系听课,与本科生一道系统地学习中文写作等文化课程。在一些人眼中,体育是“小学科”,但在他眼里,体育中包含着无穷妙道,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它聚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社会亲和力于一体。体育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而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依托,更是一种财富载体、一种交往平台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增加经济新亮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年,他坚持报考硕士研究生,即使未获批准,也从不抱怨、气馁。2009年9月,50岁的刘坚带着女儿再次出现在北京体育大学,在报到处老师的眼中,不过是司空见惯的父亲陪女儿报到的场景。令所有人惊讶不已的是,他们误判了:原来,这一次是女儿陪父亲来报到,50岁“高龄”的刘坚要读博士了……

学问未有穷期,为了攀登学术高峰,刘坚先后赴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留学深造;后来又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老挝等多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进行访学或讲学。

37年来,刘坚一心扑在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科研上。他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与学生朝夕相处,备课、钻研到深夜是经常的事。在女儿只有3个月大的时候,刘坚克服家庭和生活的重重困难,起早贪黑地带领学生在运动场上刻苦训练。有一次,在给学生做示范动作时腿被扭伤,他不敢耽误课程,竟然拄着拐杖坚持在运动场上指导。

因工作过度劳累,他三次住院治疗,仍然舍不得教学和科研工作,居然把电脑、打印机搬到病房里……虽然家人埋怨,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事是小事,教书育人才是大事。为此,同事们私下里都叫他“拼命三郎”。

刘坚始终认为讲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種再创造的过程,是一门艺术,绝不能把讲课变成枯燥乏味的事情。他认为,要从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中找出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探寻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再通过教师教学艺术的点染,使之对接学生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这是需要相当功力的。他一丝不苟,备课从来不敢怠慢,即使教过多年的课程,每次课前他还是要花费几个小时重看和修改相关教案。无数的汗水,才换来师生中肯的评价:教学方式灵活,能将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统一起来,学生在训练时还能得到文化的熏陶,课堂变得滋润,学习不再枯燥……

付出了耕耘之功,收获水到渠成。潜心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的刘坚迎来了教学和科研上的大丰收:主持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继而又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少数民族传统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主持的省级重点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5年,刘坚被教育部遴选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研制组副组长。接着,他又被评为“云岭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

教书育人:边陲的师者情怀

刘坚身兼数职,有许多社会头衔,可是,站在他自己的学生面前,他只记得自己的一个身份——教师。37年的教学生涯,每次上课,刘坚会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细微的关怀,不知不觉就融化了师生间的陌生感。到了假期,刘坚会建议每个学生都回家,去看望看望父母,与父母多多交流、沟通。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刘坚还会想办法,用巧妙的方式,在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把回家的路费转到他们的手上,嘱咐学生回家后多帮父母干点活,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进步。

作为一名老教师,刘坚非常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常说:“教学带给我的是无限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种感觉也成为我几十年如一日的动力。”他无私地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青年教师,激励他们爱岗敬业,指导他们教学方法,支持和带领他们参加教学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地强调:“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自己的许多成绩,都得归功于团队合作。”

“一个人,特别是一名人民教师,是要有点精神的,在充斥着太多利益和诱惑的今天,唯有坚守良知,才能对得起师者之名。”在教书育人上,刘坚老师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与能力、智慧和情感。他说:“当一个老师容易,但当好一个老师却不容易。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时刻敬畏它,要对得起这个称谓、这个身份。”

文化体育:不懈的学术追求

人们常说,学者的人生道路,不外读书、教书、写书。刘坚老师也不例外,但他又认为:“只有在看似枯燥、寂寞的学术探索中领略到某种悲壮、崇高之美,同时又愿意以此作为终身追求时,你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

刘坚长期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传承与转化。他在研究中注意汲取民族体育的精髓,努力将其转化融合进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摸索当代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从理论到实践,他创造性地建构了云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特色鲜明的应用推广模式。他进一步完善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拓展了学科的研究领域,从民族教育的视角为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为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路径和经验。为此,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全国的专业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

37年来,刘坚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社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省哲社课题课题等3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含著作、教材等)100余篇(部);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50余项。

由于成绩突出,刘坚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岭教学名师”“云南高层次人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

春华秋实,37年的韶华奉献在潜心教学和爱岗敬业中。刘坚,如他名字的昭示一般,他扎根边疆,教书育人,坚守理想信念,为云南省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边疆体育教师成长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都离不开他执着奉献的精神。虽然是教师群体中普通的一员,但他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都堪称榜样,为此,刘坚老师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自己的生命不过是星火之光,但是一旦汇入国家和民族的学术大统,就能激扬情智、传承文明,让师者追求的梦想,如太阳永照,如旗帜高扬。

【名师心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承载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责任,容不得丝毫懈怠。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本领,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发展,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去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要始终坚持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第一身份,要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要始终坚持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成长、学会成才、学会成功。

从教37年,我深切地感悟到,一位好的教师应当有正气、有爱心、有学问、有魅力。有正气才能有资格担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有爱心才可能用全部心血浇灌祖国的希望之才,有学问才能培养出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有魅力才能吸引、感染、激励青年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

因此,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全身心地投入,力求做到“严而不死,随而不流,活而不乱”。我的课不一定是上得最好的课,但一定是对学生最负责的课,一定是學生喜欢的课程。我们要努力做到“两个终身”,即争取让自己的课程教学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

——刘 坚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