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多维表达研究

2018-12-10

四川体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视域中华

孔 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多维表达研究

孔 阳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47100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探究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表达是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层梳理与整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华体育精神进行多维度的系统探究。通过分析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实践之间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的表达以及不同维度间的关系,探究各个维度之间区别和联系。通过探究各层面的融通关系,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体育实践;多维表达

新时代,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如何让其落地生根得到有效传播并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是这个时期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迈进是实现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明确中华体育精神,落实中华体育精神、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核心内容。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必须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内在指导。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我国体育的自觉结合,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文化自觉渗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体育精神的二者关系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精神体系构建的必然途径,“体育精神对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把握本质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1]鉴于此,以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多维表达进行研究,是再次宣传和推广中华体育精神,有助于社会再次对中华体育精神提起重视,发现其积极影响和重要性。

1 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实践的内容分类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文化的内核,内隐于运动主体的实践行为之中,是运动主体的内在驱动器并规范着运动主体的实践行为。中华体育精神内容繁多,体现着体育文化的多功能性,整合归纳中华体育精神对明确体育实践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见表1)。

表1 中华体育精神内容

先辈们从中华体育精神内容中提炼出四类体育精神即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但从四类体育精神中我们难以看出体育精神所具备的实际指导意义。因此,进行中华体育精神的分层讨论十分必要。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中华体育精神内容并重新整合,以期中华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的反作用变得有的放矢。故而,将其内容从个体维度、群体维度、国家维度进行新的探讨。

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中华体育精神,将体育运动受众群体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精神满足,也会实现不同层次体育运动目标的准确达成。不同体育实践有着不同的属性、实现途径(见表2)。不同体育实践的受众群体必然表达不同的体育精神需求。尽管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社会群体也会有相应的运动代表队,但从表2可以清晰读出:以争金夺银为目标的体育实践其本质应当属于竞技体育实践的范畴,或者是竞技体育在不同层面的不同深度表达。由此可知,体育精神与体育实践之间既存在层次对应,又存在层次贯通。

表2 不同体育实践的区别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的表达

体育实践的实现途径不同源自体育实践的本质属性。体育精神强弱的反应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体育实践的目标,竞技体育以创造成绩为目标、学校体育以教书育人为目标、大众体育以锻炼身体为目标,而且越是追求量化性目标的表达,所体现的精神越是激烈、越是明确、越是详实。在表3中我们可以读出:不同体育实践所涵盖的价值取向以及所产生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是不同体育实践对实践主体提出的精神要求。

表3 中华体育精神具体内容的三层面表达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审视中华体育精神的多维度是中国体育事业得以全面发展先决条件,也是体育事业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条件。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国家维度表达

中华体育精神是生长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产生并屹立于世界体育盛会之中。他向世人传递着东方古老文明的中国看待体育的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体育强国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基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视角下对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殷切希望。中国体育事业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必然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总目标之中,也必须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中华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拼搏进取、争金夺银体现着他们为祖国荣誉而战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他们不畏流血、不畏寒暑的顽强训练展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大无畏的社会责任感。中华体育精神正是基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维度的文化表达。同时也为中华体育精神社会维度的价值取向提供依据。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社会维度表达

体育运动得以成为“国际通用语”,其背后隐藏着社会普遍的规则意识、秩序意识。中华体育精神所提出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不谋而合。故而中华体育精神“能够也应该成为当代中华体育人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的社会秩序的可靠载体。”[3]尽管如此,中华体育精神所追求的自由、公平、公正、规则必须明确其立场,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唯有如此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方向,才能顺应中国人民的心理路径,偏离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来谈论中华体育精神恰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社会维度意义,是新时代更多人民积极从事体育锻炼的价值导向,是增加群众体育开展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有利明辨体育运动的价值判断,有利促进社会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共识形成。中国体育要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必须形成良好的体育舆论氛围,在宣扬我国奥运冠军精神时除了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当加强奥运冠军精神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中华体育精神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明确同样是对个人维度表达的方向引导。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个人维度表达

体育实践主体是中华体育精神落地生根的主要载体,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4]是体育实践的根本目的。能否对体育实践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让体育主体的实践活动符合社会前进方向、国家发展目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体育精神内的引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一不在中华体育精神内体现的淋漓尽致。“祖国至上、敬业奉献、遵纪守法、团结友爱”与之一一对应。中国运动健儿在赛场的奋勇拼搏,就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形象代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运动赛场的有力诠释。同时,各级各类的学校同样是弘扬和宣传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场所,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培育的主阵地。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指导意义,是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引。学校体育通过对学习主体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的教授、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下培育着每一名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间的关系

中华体育精神是对中国体育运动实践的凝练和表达,展现了中国体育文化内核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中华体育精神在国家维度、社会维度、个人维度的表达,表明不同的体育实践存在着体育心理需求的差异性(见表3)。体育精神表达的强弱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体育实践的目标,竞技体育以创造成绩为目标、学校体育以健体育人为目标、大众体育以锻炼娱乐为目标,越是追求量化性目标的表达,所体现的精神越是激烈、明确、详实,反之亦然。[5]

以学校体育为例,从表3中纵向来看。不同层面中学习主体所感受到的体育心理是有明显的层次区分。一名学习主体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仅传递出个人的积极、阳光、愉悦等心理感受,而且在与队友、对手之间互动时还将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尊互爱、理解包容、平等公正的社会公德。而学习主体之所以展示的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都离不开主体本身所存在国家教育导向。一名合格的中国学生也必定是在爱国教育、集体教育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以个人层面为例,从表3中横向来看。无论体育实践任何路径,都能体现个人在运动实践中的“自信”,但“自信”在不同体育实践下反应的精神强度是不一致的,这与实践目标精确性有着必然关系。一位足球运动员在通过长期刻苦训练,与队友团结一致杀进决赛所获得一次宝贵的点球机会时,“自信”强度在其内心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而同学在一次课余足球游戏中因个人足球技术相对于其他同学更出众时所展现的“自信”行为强度与前者强度是无法比较的。又如,为了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在轻松健身跑中所传递的“自信”状态强度会表达更为弱化一些。

我们可看出,中华体育精神的表达是存在维度差异的,但三层次之间是不可割裂的贯通关系。国家层面的中华体育精神对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中华体育精神起着引领作用,又是中华体育精神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判定依据,社会层面的中华体育精神对个体的体育行为又具备导向作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入与指导时,既要注重局部层面的价值取向规范,又要关注整体各层面间的价值贯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的区别表达和内在联系,对下一步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现实指导意义提供了理论借鉴。

4 结 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探究对中国体育事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实现体育强国的中国梦提供精神依托。本次研究表明,中华体育精神实践路径存在差异,尝试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多维度表达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明确国家维度、社会维度、个人维度三层面的区别和联系,确保体育领域的各类各项工作开展有的放矢,又确保不同工作之间开展保持内在心理统一。

(1)对竞技体育的指导意义

我国竞技体育是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训练、科技、医疗等为一体向世界展示本国实力的重要文化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在国家维度的表达,体现在中华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拼搏进取、争金夺银,体现着他们为祖国荣誉而战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他们不畏流血、不畏寒暑的顽强训练展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大无畏的社会责任感。

(2)对群众体育的指导意义

群众体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锻炼行为不仅能愉悦身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更是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变的更科学、更健康。群众体育体现着人类社会对自由、和谐、美满、有爱的追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社会维度表达,对今后公共体育事业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引导的意义。

(3)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意义

学校体育是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教育指导方针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其未来人才发展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是祖国未来人才的培育,在体育课程的开设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中华体育精神的注入,培育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不仅有利学生的茁壮成长,更有利社会理想、国家目标的实现。

[1] 涂志芳.《论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园,2015,(32).

[2] 习近平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3-08/31/c_125288619.htm.2013-8-31.

[3] 周永奇.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58.

[4] 杨文轩,杨 霆.体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

[5] 孔 阳,孙小丽.《“中华体育精神”体系构建探究》[J].体育科技,2017,38(06):53.

[6] 黄 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博士论文),2006:96~99.

[7]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7.

[8] 李 红,许雪楠,张莉媛.体育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新西部,2016(15):136.

[9] 周永奇.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57.

Research on Multidimens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Sports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KONG Yang

Luoyang Polytechnic, Luoyang Henan, 471000, China.

Explor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sports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is a deep combing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ports spirit.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inese sports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in a multidimensional and systematic wa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sports spirit and sports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ulti-dimensional expression of Chinese sports spiri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and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nd links between the various dimensions. By exploring the accommodation relationship at all levels,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por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Chinese Sports Spirit; Sports Practice; Multidimensional Expression

G80-054

A

1007―6891(2018)06―0012―04

10.13932/j.cnki.sctykx.2018.06.04

2018-08-26

2018-09-03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视域中华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理念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