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浴护双足,强健人体“第二心脏”

2018-12-10王志翔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2期
关键词:涌泉穴海龙泡脚

本刊记者/王志翔

采访专家/王海龙 北京按摩医院 副主任医师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寒从足底生。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因受寒邪刺激,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发生障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冬季,应如何保护双足健康,培育人体健康之“根”呢?

现代人常把双足称为“第二心脏”。对此,北京按摩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海龙解释说:“足部处于人体最低的位置,离心脏最远。这里毛细血管丰富,而下肢静脉血回流是逆着地心引力上行的,虽然先天形成了静脉瓣等结构血液向心流动,但阻力较大。这时,为了顺畅地完成静脉血回流心脏,足部就成为了心脏之外第二个推动体循环的动力源。当大量血液积聚于下肢静脉时,下肢组织压力增加,必须依靠骨骼肌张力增高和收缩,挤压局部血管,协助心脏泵血,迫使下肢静脉血液通过静脉瓣流向心脏,完成血液的体循环过程。可以说,足部肌肉软组织的弹性与张力是血液循环的保证之一。”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交汇转接之处,而足之三阴,由足走向腹部和胸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所以,足部就成为了阴阳气血转化运行之要冲。

王海龙说,足部有60多个重要穴位,其中太冲穴、涌泉穴、公孙穴、太溪穴、昆仑穴等在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是日常养生保健的要穴。

寒为六淫之首,易致气血运行不畅,尤其以人体下部为主。王海龙说:“足喜暖恶寒。当寒邪侵犯足部,会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进而影响到全身的血液循环。周身的代谢过程,全赖血液循环,长时间足部受寒,不但会影响足部本身,造成冷痛、行走不适、易疲乏,还会影响到全身的代谢过程,成为多种综合性疾病诱发因素,如血压升高、糖尿病足病、下肢静脉曲张等。”

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护双足,既保暖护阳,又解除疲乏,护卫“第二心脏”,避免阴寒伤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给健康带来损害。

泡脚时可以加盐么?

王海龙:加入适量食盐,有引药入经作用,并益于足部皮肤,在泡脚方中普遍使用。

泡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水温要保持在38~43摄氏度,身体微汗为佳。

“泡脚是中医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如能在专业中医医师四诊辨证下处方用药,可更具针对性。”王海龙说。

泡脚后,可进行自我足部保健,王海龙推荐了以下手法。

用掌根自外膝眼至足背做直推法3~5遍,然后用拇指按揉胫前肌,自膝下至踝横纹,往返3~5分钟,以足三里穴、丰隆穴、解溪穴为主操作穴位。

双手自上而下反复提拿揉动小腿腓肠肌3~5分钟,使小腿部有明显温热感为佳。

双手抱持全足,自足跟至足趾反复揉搓3~5分钟,至足部有温热感为佳。

双手拇指着力,自足跟向足掌,经涌泉穴,在足底中线上作直推法5~7遍,以酸胀感为宜。

在太冲穴、公孙穴上作拇指按揉各约1分钟。

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自上而下捏捻揉动跟腱两侧1~3分钟,以太溪穴、昆仑穴为重点操作。

涌泉穴

公孙穴

太冲穴

以上手法均有疏通足部及下肢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肌肉软组织张力、改善代谢的综合作用。如患者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痛风、足跟骨刺及下肢软组织损伤时,请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如何选择泡脚药材

泡脚时,如果能够配备一些中药,效果会更佳。王海龙推荐了以下药物。

艾叶:将20~30克艾叶水煎3~5分钟,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温适量的泡脚水使用。艾叶温经效用显著,活血祛寒。尤其对女性宫寒、经行腹痛、下肢冷痛者效果颇佳。

生姜:先将20~30克生姜水煎3~5分钟,然后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量适温的泡脚水使用。生姜具有利水、温阳、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畏寒肢冷、偶有足胫水肿或脾胃不和者最佳。

红花:将10~20克红花水煎3~5分钟,加入1~2克食盐,调成适温适量泡脚水使用。红花活血化瘀,对于寒凝血滞、下肢冷痛、肌肉僵硬者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涌泉穴海龙泡脚
封面人物
夏季别忽视了泡脚
叶海龙,你别装啦
泡脚驱寒消百病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花椒泡脚好处多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治病毒性感冒
海龙卷是什么
按摩涌泉穴有助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