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12-10许威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福建厦门361003
许威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福建 厦门 361003)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8月,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疾病对象305例,其中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38例,评价超声、核医学诊断效用,对比不同分期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对象的SUVmax水平。结果:超声+核医学联合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7.37%、97.75%、86.05%、99.62%、97.70%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对象,其中进行了随访34例,诊断时均处于急性期SUVmax(5.43±16.1)、中期(3.24±0.63)、恢复期(1.6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应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效用较好,核医学可以弥补超声检查不足;核医学还可以分析疾病的分期,指导疾病管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感染是主要病因,病程较长,绝大多数可自愈,少部分会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会出现永久性甲减,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诊断非常必要[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超声是首选,但是超声诊断效用常不理想,容易与炎性结节、桥本氏甲状腺炎相混淆。核医学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但是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患者依从性不足。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策略,2012年1月~2018年8月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疾病对象305例,评价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为核医学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8年8月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疾病对象305例,其中男74例、女231例,年龄25~68岁,平均(41.3±10.5)岁。其中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38例,其他疾病267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均进行了核医学、超声检查;③经病理、手术检查、实验室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确认是否为亚急性甲状腺炎;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甲状腺转移;②超声、核医学诊断间隔时间≥2周。
1.2 方法
1.2.1 超声。仰卧位、头后仰以显露颈前区,探头依次检查甲状腺左右侧叶、峡部、颈部淋巴结。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而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寻找异常的回声信号,对异常区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后进行甲状腺动脉血流频谱分析。检查结果按照Ti-rads分类标准处理,2~6级为阳性检出甲状腺结节,3~5级可能为恶性,需要进一步检查。对于怀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对象需进行甲状腺上动脉收缩压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峰值流速(Vmin),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并进行随访。
1.2.2 核医学诊断。18F-FDG检查采用Eclipse HP回旋加速器,专用18F-FDG自动化学合成系统,放化纯>98%。仪器选择Gemini TF/16PET/CT。检查前禁食6h以上,血糖低于10mmol/L,剂量3.7~5.3MBq/kg,检查前暗室休息,避免咳嗽、谈话,注射FDG 1h后进行检查,对颈部进行成像。由3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视觉分析、SUV半定量分析,意见不一致协商解决,对颈部断层图像进行逐层阅片,对CT密度异常或代谢异常的部位勾画感兴趣区域,综合诊断。
1.3 观察指标
超声单独、联合核医学诊断效用。不同分期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对象的SUVmax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UVmax水平服从正态分布,不同分期比较采用t检验,诊断效用指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效用
超声、超声+核医学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结果见表1。
超声+核医学联合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超声、超声+核医学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结果
表2.超声、联合整地亚急性甲状腺炎效用
2.2 不同分期SUVmax水平
38例对象,其中进行了随访34例,诊断时均处于急性期SUVmax(5.43±16.1)、中期(3.24±0.63)、恢复期(1.6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常规的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诊断极易被误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金标准”,但是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创伤,患者依从性不足。超声超声一直是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方法,超声诊断灵敏度在60%~90%,特异度相对较高,但超声检查缺乏典型的表现,尽管绝大多数的对象在急性期就诊,但是因病程长短、耐受性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对象超声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2,3]。弹性超声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断的效用,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本组对象的灵敏度73.68%,处于正常水平,而特异度较高,这与纳入对象中非亚急性甲状腺炎疾病占比较高有关。
核医学检查手段较多,其中18F-FDG PET/CT检查使用最广泛。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18F-FDG PET/CT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灵敏度、特异性较强的特点,在良性病变特别是炎症疾病诊断有较高的价值。炎性病灶以及周边活跃大量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其社区18F-FDG的能力明显增强,为18F-FDG诊断创造了条件[4]。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单独使用超声,联合18F-FDG PET/CT诊断的效用明显改善,灵敏度达到97.37%、特异度97.75%,有效的避免误漏诊。其他文献报道也显示,18F-FDG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灵敏度在60%~80%,若能够配合超声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用,两者实际上存在互补性[5,6]。18F-FDG PET/CT既可以从宏观上分析炎症反应,又能从微观上分析分子、细胞状态。对于弥漫性的炎症,18F-FDG PET/CT检查常表现为FDG高摄取,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局限性增生、腺瘤则摄取比较少,弥漫性FDG增强也常提示为良性,而局灶性摄取则恶心风险相对更高。
一次18F-FDG PET/CT检查便可以鉴别诊断多种病变,发现局部或弥漫性代谢增高表现,确认病变的边界、强度,评估疾病的分期。研究中急性期SUVmax(5.43±16.1)、中期(3.24±0.63)、恢复期(1.61±0.52),可以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疾病转归,患者甲状腺对FDG的摄取减轻,提示代谢活跃程度下降,此时患者的炎症逐渐消退,释放的甲状腺激素逐渐被人体代谢。在恢复期,甲状腺滤泡细胞几乎被完全再生修复,摄碘率几乎恢复正常,FDG摄取逐渐达到接近本底软组织[7]。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时,配合甲状腺功能、摄碘率、血沉等实验室检查,可以更好的判断疾病的分期,辅助诊断。当然,单独应用18F-FDG PET/CT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其鉴别诊断Graves、桥本式甲状腺炎、分化型甲状腺癌、单发甲状腺结节等疾病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结合超声检查便显得非常必要。CT本身也可以辅助进行定性分析[8]。
当然考虑到核医学检查的价格、放射性,不推荐作为首选方法,超声仍然是第一选择,配合实验室检查,仍然无法明确诊断的对象,再考虑进行核医学检查,此时患者的病灶多不典型,诊断难度也较大,需要重视指标的量化分析。
总之,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应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效用较好,核医学可以弥补超声检查不足;核医学还可以分析疾病的分期,指导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