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2018-12-08张科丽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习成果高职教学模式

摘 要: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立足高职教育实践性、应用性等特殊性,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关注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该课堂教学模式在结构上包括教育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监控评价、条件保障五个要素,在活动程序上由创设工作情境、确定学习内容、教师示范和学生操练、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组成。

关键词: 学习成果 高职 教学模式

技术技能型高等职业教育与学术型普通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种主要类型,扮演着不同的育人角色,两者在人才培养、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品”,一直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为本位,采用单一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脱离产业、行业特色与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教育的地位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特性,从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和能力三维度体现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学习输出作为教学活动的衡量基准,试图改变传统以学时和学习输入为依据的方式,注重高职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和“职业”两层含义。顾名思义,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有职业性、应用性、操作性等特殊性。首先,两者的内涵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属于学科本位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中教学型、研究型的教育类型,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学科性的特点。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本位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中教学型、技术技能型的教育类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其次,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培养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面宽,就业后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技术型、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应用成熟理论和进行技术操作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面窄,职业针对性强,毕业后几乎不存在过渡期和适应期,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再次,两者的教学形式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突出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理解,强调传授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中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都是为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则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着眼于提高學生的实际岗位胜任能力,强调做中学、边教边干,将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即一方面作为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另一方面作为活动程序,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1]。

(一)结构框架

根据教学模式结构理论,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由教育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监控评价、条件保障五个要素构成。

1.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2]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立足于职业教育应用性这一本质特性,另一方面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中高职教育的应用性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主张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中全面感受、学习和体验,而不仅仅是教师对知识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以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中相统一这一理论观点为依据,主张改变传统单一专业知识传授的方式,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学模式的其他构成要素起到制约作用,如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取和师生关系的组合方式,同时也成为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3]。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职业人”,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完全掌握岗位知识、熟练运用岗位技能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4]。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从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转变为更注重实操性练习的项目教学法,主张通过课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实践活动,巩固、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职业岗位知识,培养学生解决职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项目教学法又称任务教学法,是指在真实工作环境或者模拟工作情境中师生通过共同完成职业岗位中的某一项目或工作任务使学生获得岗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职业岗位项目和任务,掌握相关岗位理论知识,熟悉岗位技能和工作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纪律等)和职业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切性。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5]。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成果既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又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和尺度。该模式中的教学评价在维度上改变传统以知识考核为主的方法,注重对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全方位评价;在形式上改变传统以试卷问答为主的方法、主张模拟练习、口试、技能展示等多形式评价;在评价结果上改变传统评价行为随评价分数和评价等级公布而终结的做法,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实际具有的所有学习成果进行描述性评价,主张立足学生的持续发展,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反馈、证明、决策、导向、激励等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

5.条件保障

条件保障是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6]。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观,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传统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方式,将职业岗位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视听方式而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在教学环境上需要将传统教室转变为车间、厂房等场地等。

(二)活动程序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成果作为目标维度和评价依据,主张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以工作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将“专业”向“职业”的理念转变及“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该教学模式的活动程序主要由创设工作情境、确定学习内容、教师示范和学生操练、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组成。

1.创设工作情境

创设工作情境是课前准备环节之一,教师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布置教室环境,如在墙上张贴岗位工作职责和要求、岗位安全须知、操作流程、警示牌、告示牌等,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向学生传递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等。

2.确定教学内容

这一教学环节改变传统高职教育按照学科知识逻辑和结构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主张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和市场需求,将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分解为若干项工作任务,选取典型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到系统地编排教学内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技能训练过程,不仅涵盖岗位所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教师示范和学生操练

这一教学环节打破传统高职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注重实际操作练习。教师按照真实工作过程向学生示范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和要求,期间对相关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等进行讲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则按照教师的示范流程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对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要求加以巩固,将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转化为职业岗位知识、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及职业岗位能力素养。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环节对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起导向作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教学评价将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有机结合,通过收集充足的证据,全面考查学生所具有的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和岗位素养的情况,并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给予指导。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有职业技能演示、学生任务、实践性测试等方法。其中职业技能演示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展现自己对岗位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对工具、材料、设备等的熟练操作程度及其他岗位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情况,换言之,就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某一工作岗位的胜任情况。学生任务是指产品开发、问题调研、行为表现、服务提供、个人反思等形式综合反映学习者学习经验的实践活动。实践性测试以口试、任务、产品、服务、项目工作等形式对通过搜集证据,综合考查学生的技能、能力情况、岗位相关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运用程度,对一般工作原理的理解情况,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工作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判断学习者所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否符合岗位实际操作的标准[7]。

三、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遵循高职教育应用型这一本质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讲授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合作、展示,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在知识、技能和素养三维度实际达到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教学环境的情境性

为加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岗能力,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环境的情境性和真实性,通过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重在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的认知和感悟,提高学生在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多数以项目任务的方式编排,从标准化知识的传授到实践性的操作练习,其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注重对专业知识的熟练应用程度及专业基础知识向岗位技能转化情况,即崗位知识、岗位技能和岗位素养所掌握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无论是教学目标设计还是教学目标考核评价该教学模式都避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人为分离和缺失。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以技能展示、学习任务等实践性、操作性评价方法进行,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考查到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该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结果不以单一的分数或是评价等级等评判式、处方性结论的形式呈现,教学活动不以考试评价行为的结束而终止,而是以定量的分数等级和定性的描述性结论评语形式呈现,为学生的学习成果、个性、潜能及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意见和建议,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3][5][6]百度百科.课堂教学模式[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E%E5%A0%82%E6%95%99%E5%AD%A6%E6%A8%A1%E5%BC%8F,2018.8.23.

[4]百度百科.教学方法[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99%E5%AD%A6%E6%96%B9%E6%B3%95/7731755,2018.8.23.

[7]张科丽.新形势下基于学习成果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4(34):152.

猜你喜欢

学习成果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探索
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的微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