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
2018-12-08徐科技
徐科技
摘 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上海等地高校陆续对原有思政课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着力构建全新的课程思政体系。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一种必然趋势,需要从管理制度、要素视角、课程建设、逻辑维度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 互联网+ 课程思政体系 建设
一直以来,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都通过两课、两会、政治学习等方式进行,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有缺陷,如教学双方缺乏有效互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教育载体不够多元等。随着“95后”、“00后”等一批“网络原住民”陆续步入大学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上海教育界在2014年提出来的,其内涵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这一论断,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根本思路和具体方向。
一年多来,上海各高校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进一步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试点高校,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总结出一套“上海经验”。此后,浙江、北京、山东等地高校纷纷跟进,多所高校制定了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方案。
二、对课程思政的再认知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法。古往今来,立德始终是做人的根本,德育始终是教育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持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一直倡导的“传道、受业、解惑”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课程思政实践。归根结底,课程思政只是一种思维方法,高校教师们要做的是立足方法论,把前人自发做的事情变得自觉、系统、规范和有效,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提高思政教育层次和水平。
2.课程思政暗合隐性思政教育的视角。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指教育者按照既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潜在或隐藏的教育要素,间接地向教育对象施加影响。在多数情况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形式都是隐藏的、不易察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适合采用迂回、启发的教育形式,容易被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效果好。课程思政的思维恰恰要求教育者从显性课程挖掘出隐藏的、暗含着的教育要素,以此对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这个层面上讲,双方视角较为契合。“95后”、“00后”大学生因为个性和自我意识普遍较强,更倾向于润物无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践中,可适当借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力求事半功倍。
3.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是另起炉灶。基于政治性的要素,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始终持怀疑态度,甚至抱有成见,不愿意花时间深入研究。从哲学角度考量,政治性和科学性可以共存的。在当下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无论是思政课还是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和专业课,都有自身明确的学科边界,都有开放的视野和成熟的研究范式,絕不会因为挖掘出其中的政治性要素就丧失原有学科的科学性。正如前文所述,课程思政只是一种思方法,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新生事物,并不需要给教师和课程做加法,并非要另起炉灶催生新学科,也不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和标准,只是从现有课程中挖掘出隐含在其中的政治教育因素,借此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4.课程思政建设不要求面面俱到,更不能硬性拔高。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打破原有思政教师孤军作战的现状,挖掘和利用好各门各类课程中隐含的政治性要素,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使之契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和接受习惯,实现“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每门课程包含的政治性要素毕竟有限,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从不要求面面俱到,更不能硬性拔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德育目标,很容易在思政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或文史类专业课中找到触发点;在工科课程中渗透大国工匠精神,在医疗解剖课中渗透仁爱和奉献精神,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此喜闻乐见。从相关高校实践看,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理、工、农、医、艺等专业课教学过程,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专业教师们做得远远不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总结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要点30条》干货不少,值得推广。由于某些学科和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很难做到德育渗透和课程融入,在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形式主义。
三、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整体规划,统一布局,自上而下地做好顶层设计。
1.要提供三层保障。一是制度保障。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牵涉面广,需要学校党政层面齐抓共管,统筹安排,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成立或委托专门部门负责落实,为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资源投入。为有条件的学院和教师开设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或其他试点工作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三是完善考评。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推动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和其他试点工作有序开展,防止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鼓励学院和专任教师总结和完善经验,条件许可时将相关成果纳入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范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要强化三體视角。一要强化教师的主体视角。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每一位教师都要认清自身定位,当好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政教育的承担者;必要时对专业课教师要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条件成熟时可成立专家团队或示范团队,带领广大教师共同进步。二要强化学生的客体体验。课程思政的效果在学生,他们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并非专家说了算,而是以学生的体验和获得感为准。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各高校陆续开设了《中国发展》、《绿色中国》、《中国方略》、《中国航海》等一系列通识课程,贴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符合他们的视角,好评如潮。三要强化新媒体平台建设。课程思政的腾飞依赖于新媒体。互联网条件下,新媒体技术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作用愈发不可替代。辅助教学软件、APP思政课程平台、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等教学辅助手段或载体平台层出不穷,“手机在手,思政入脑”成为现实。网络教学社区“易班”网用户超千万,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更容易被“95后”大学生接受。
3.要处理三种关系。一,要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思政课程是一系列具体课程,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二,要处理好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建设,不是要用思政课程取代专业课程,也不是要把所有专业课都上成思政课。三,要处理好思政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即通识课)、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课程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重在上出新意;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课)重在培养学生人格,要体现人文关怀;专业课程具备的知识和技术背景,重在帮助学生完成精神塑造,实现价值引领和职业素质养成。三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全局。
4.要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坚持理论的深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思政。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还要实现价值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否则课程教学就失去了最核心的灵魂。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要立足理论维度,重视对先导理论和创新机制的总结,把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相关课程讲深、讲透。二是保证实践的广度。课程思政建设涉及高校各门各类课程,关系学校每位教师,并非局限在个别专业或个别学院,客观上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近年少有。客观上要求各个高校尽快制定相应的方案,全力推进。学校相关部门要尽快组织实施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专业教师培训,依托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搭建和完善各类载体平台,逐步加强管理考核。三是坚持思政课程改革目标的向中度。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引领、理想信念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承嵌入教学环节中,真正落实每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每位教师都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把专人开展思政工作转化为人人开展思政工作,形成“双融合、共发力”的协同育人机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谷金清.隐性思政教育在专业课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7).
[2]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
[4]郑香妞.浅议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
[5]罗丽娜.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09.
[6]滕晓雯,曾长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几个疑难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
[7]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