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特点、问题与对策

2018-12-08纪琳王杰王黎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问题及对策国际化

纪琳 王杰 王黎明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管异质性网络视角下董事会二元权力配置与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Y17G020030);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互联网+多维立体式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2017SCG302);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岗位定向培训带动电子商务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改革”(kg20160889)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呈现速度快、规模大、分布广的趋势,带动新一轮国际化的浪潮。本文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当前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梳理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并分析与总结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全面分析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优化当前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 国际化 现状 问题及对策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达到3.08万家,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2002-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1456.7亿美元(见图1),占到全世界流量份额的9.9%,同比增长18.3%,投资金额仅次于美国首次位列世界第二,并超过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特点

投资区域广,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及亚洲地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据2004-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显示(见图2),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且占比较大,年均达到70%左右;其次是拉丁美洲,年均占比13%左右,北美洲和欧洲等平均占比12%。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3.9%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的存量占比仅为14%,另有2.1%分布在转型经济体中。从企业规模和资产总额上看,投资东亚、港澳台地区、欧洲、北美的企业多以小型企业为主,而投资在东欧、中东、南美、澳洲等地区的企业则以大型企业为主。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加大了对相关国家的投资规模。其中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189.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是全球投资增幅的2倍,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俄罗斯和泰国等地。

投资领域多,第三产业受青睐。我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门类齐全,涉及能源采矿、食品消费、交通运输、金融、建筑等多种领域(见图3)。截至2015年底,中国跨国公司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同比分别增长了115.2%、108.5%、52.3%。带动了技术、标准和服务的“走出去”。

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快。国企与央企向来是中国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但近年来,受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增大等影响,民营企业积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近五年对外投资数量和金额呈现较大飞跃(见图4)。特别是2014年,民营企业超1亿美元以上的海外收购/并购在数量上已达61宗,而国企只有51宗;同时,在对外投资总额上民企也正在赶上国企,2015年单笔超1亿美元的并购总额中,民企已占40%。此外,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更加注重对技术、品牌等的获取。如联想并购IBM,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获得技术的同时也通过其品牌效应塑造自有品牌。

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投资方式,并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步伐一直处于加速状态。2002-2015年上半年,对外投资总案例数2018起,其中跨国并购案例数1817个,占总案例数的90%。2015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共涉及62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额544.4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72.8亿美元,占68.5%;境外融资171.6亿美元,占31.5%。并购领域趋于多样化,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和娱乐业等多个行业。从并购目的地来看,当前欧洲和北美已经超过亚洲,成为我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首选目的地。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走出去,非控股的并购案例逐年增多,交易双方更加注重业务合作及获取技术、管理、品牌等多元化的目标,跨国并购活动逐渐实现从单一寻求控股向战略合作方式演变。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现状:基于2015中国跨国公司100强

“2015中国跨国公司100强”是依据企业自愿申报,参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标准产生的结果。中国跨国公司100强集中体现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是分析当前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整体情况的重点。

(一)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持续扩大,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

1.海外资产方面。2015年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共拥有海外资产56334亿元,相比2014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增长7.36%,平均海外资产563亿元,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9629亿元。排名前十的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占100大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的63.8%,且均为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其中“三桶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继续蝉联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前三强。

2.海外收入方面。 2015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实现海外收入51771亿元, 比2014 中国100强跨国公司的海外收入增长3.39%。海外收入平均占比相较2014年下降0.03%,而比2013年(22.25%)下降了1.42个百分点,侧面反映出尽管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规模不断上升,但部分企业的海外业务仍处于投入初期阶段,且投资回报率不甚理想。前三名跨国公司的海外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跨国公司,占100大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48.7%。

3.海外员工方面。2015年中国跨国公司100强海外员工相比2014年增长了4.25%,占公司总员工数量的5.6%。不同跨国公司海外员工数目差别较大,其中海外员工最多的是中石油,为1636532人,最少的是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仅2198人。海外员工排名前三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石油、交通运输、电信等需要大量人力资本的行业。

4.国际化程度方面。该榜单同时公布了企业的跨国指数,该指数是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2015中国跨国公司100强平均跨国指数为13.66%,比2014年上升0.06%。排名前三的跨国公司分别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跨国指数继续保持首位,达到68.9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在跨国指数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民营企业占5家,其中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的占3家,体现浙江民营企业较强的对外经营能力。

从整体上看,虽然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且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水平。在2015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中,跨国指数在30%以上的仅有14家,而跨国指数小于10%的多达46家。说明现阶段我国大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还很低,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跨国公司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

从公司总部所在地看,2015中国100大跨国公司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43%,上海、广东和山东均占8%,辽宁、云南占3%,重庆、江苏、天津、新疆、安徽、陕西各占2%。从100大跨国公司所在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占83%,其中珠三角经济区占9.6%,长三角经济区占19.3%,京津冀经济区占56.6%;此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占5%和12%(见图5)。

从公司所有制性质来看,100强跨国公司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占81%,其中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占53%,表明国有企业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力。该类企业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能源、采矿、交通运输、电子通信等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公司总部绝大多数位于北京。中央直属国有企业规模大、资金雄厚、专业水平高、科技实力强,是中国跨国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19家跨国民营企业海外总资产仅3252.9亿元,主要集中在电器、服饰、房地产等行业,其中公司总部在浙江的有7家,在广东的有3家。

中国跨国公司境外上市情况

截至2016年6月,中國境外上市公司共1312家,其中非金融企业1248家,占比95%,金融业64家,占比5%。其中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分布领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建筑工程、互联网服务等。从公司成立时期来看,在已有的统计数据中(808家),大部分境外上市企业的公司成立于2010年之后,共344家,占42%;成立于2000-2010年的共298家,占37%;成立于2000年之前的较少,仅166家,其中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企业占151家。

中国跨国公司境外上市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中国境外上市企业主要的往来银行来看,绝大多数为国内银行。已有的统计数据显示(872家),有706家境外上市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为国内银行,占总数的81%,其中又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居多(见图6)。

本文进一步统计了中国跨国公司境外上市数目的变化情况(2010-2014年)。从图7来看,2014年中国境外上市企业141家,比2013年(113家)增长24.8%。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外资本市场低迷,中国境外IPO难度加大,2011年、2012年境外上市企业分别仅为47家和42家,相比以往有大幅度降低。随着后来西方经济日益复苏,加上国家鼓励对外投资政策,中国境外上市企业又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中国跨国境外上市的交易所(市场)主要包括香港联合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等,其中以香港联合交易所居多。2014年境外上市的141家公司中,选择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有118家,比2013年(103家)增长14.6%,占当年所有境外上市公司的83.7%。此外,从2010-2014年境外上市公司来看,受深港通、沪港通政策的影响,近年来选择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占当年境外上市总数的一半以上,2013年更是达到了91%(见表1)。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对外投资规模虽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较低。中国跨国公司实力及资源禀赋不尽相同,且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无论是海外员工数还是资产总数,都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反映我国金融市场相比发达国家尚不健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融资活动受阻,企业很难有规模地开展国际化经营。

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低。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处在初级阶段,主要靠产品和服务拓宽海外市场,技术优势不足。许多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技术优势缺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使得企业在“外来者劣势”下很难融入当地市场,并最终面临亏损。此外,我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品牌不多,从而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大多数跨国企业对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虽有意识,但防范措施不足。不同的国家针对外国直接投资有不同的政策和法律,且若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制度环境差异较大,将容易导致较高的跨国经营成本。与此同时,不同国家有关投资的相关政策与法律经常会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给进入东道国的企业增加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国际化经营能力仍待加强。当前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仍存在诸多不足,如部分企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信息搜集和投资环境考察不到位,投资决策不科学和不规范;不重视跨文化整合和当地化经营,不清楚或未合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疏于风险管理和应对;缺乏科学有效的国际化经营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提升中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

加大政府对海外投资的扶持力度。全球化背景与“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各省市及地区政府应审时度势,积极开放本地对外投资环境,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从无到有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见表2)。但从近几年来看,国际局势发展不稳定,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陷入缓慢的复苏过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动企业全球化进程,就需要政府一方面坚持完善我国的对外投资环境,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对跨国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除了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和《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外,还应甄别不同国家投资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风险,积极做好防护措施和后续保障机制,确保海外投资项目的不间断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问题及对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