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12-08韩丹丹
韩丹丹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物流投入与产出是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投入产出视角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区域物流投入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运输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科技信息 物流投入产出
引言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年,对于我国物流业来说是一轮新的战略机遇期。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219.2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2.7%,是从2010年以来物流业快速增长后的首次放缓。我国物流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物流体系已渐趋成熟,物流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但是物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16%,而发达国家则是8%;物流服务水平偏低;中高端物流市场基本被国外跨国公司所垄断。从区域物流发展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地域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以山区高原为主、经济落后,这就导致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且区域物流竞争力偏弱。可见物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物流业甚至经济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区域物流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涉及到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和对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方面。一是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Debbage(1999)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机场航空物流发展与州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正向影响州经济发展,即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方面,Marco(2007)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意大利西北地区的物流业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作为外部变量的公路和铁路基础设施的投资份额对区域物流发展起主要影响作用。国内学者对于区域物流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外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王文斌(2002)等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指出现代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周小虎(2017)等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区域经济和物流发展进行耦合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很强,但是耦合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差异明显。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物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与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从物流投入产出角度研究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还是一个空缺,这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投入与产出是一组经济学指标,产业结构中的投入产出分析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物流行业的投入与产出是判定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物流投入和产出作为区域物流业发展评价的外生变量,能够对物流业发展起主要解释作用,同时物流投入和物流产出对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当物流投入增加时,物流业发展显著呈现上升之势。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关系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例如将物流发展指标细分为物流效率和物流资源维度,其中作为物流效率维度的电信业务和作为物流资源维度的移动电话使用量和网络普及率的提升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除了物流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利,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会拉动区域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行业,交通运输又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组成部分,尤其运输基础设施也作为物流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交通运输业对物流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铁路运输能够改变物流业发展的结构,公路运输能够提高物流效率,水路和航空运输能够加快物流集约化发展,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规模的壮大,综合运力的提升,交通运输技术水平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极大改善,都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变化,也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科技进步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对物流产业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特别是物流信息技术能够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物流产业的竞争力,物流信息化水平也会对物流产业发展带来影响,例如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物流产业增值的发展,影响物流企业日常的运作流程和物流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等。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都会影响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模型(见图1)。
假设H1: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交通运输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3:科技信息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量
本文中变量选取是参考相关研究,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后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作为解释变量,物流投入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由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物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三个题项测量,交通运输水平指标由货物运输量、运输里程和交通运输业从业人数三个题项测量,科技信息水平指标由邮电业务总量、互联网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三个题项测量,物流投入产出指标由物流总费用和物流总收入两个题项测量。测量量表见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即2016年全年的统计数据,数据范围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地区)分区域的統计数据。由于各指标数据的量纲不同,所以在做分析之前要对变量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平稳性特征。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以此来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如表2所示,本研究用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 a系数)来测量各变量的信度,所有变量的Cronbach a系数都在0.7以上,达到了评判标准,表明变量的信度较好。
效度的类型有很多,本研究主要是对变量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收敛效度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本文所有变量的测量题项是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表明变量的内容效度通过检验;结构效度一般用因子分析中的KMO值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显著性概率P值表示,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KMO值基本上在0.7以上,显著性概率P值等于0.000,且主成分方差贡献率都在6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评定标准,表明变量的结构效度通过检验;收敛效度是解释变量的测量指标相互关联程度的大小,可见所有变量的因子载荷标准化估计系数都大于0.5,由因子载荷标准化估计系数算出的变量的平均提取方差(AVE)都在0.6以上,组合信度(CR系数)都在0.7以上,达到了测定标准,表明变量的收敛效度通过检验。基于以上分析,表明变量的效度较好。
实证分析
(一)模型拟合评价与修正
为了检验模型拟合程度的好坏,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即对模型整体的拟合度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所示。卡方自由度比(χ2/df)大于适配值小于3的要求;优度拟合指数(GFI)和非规准适配指数(TLI)达到了适配值大于0.9的要求;增量拟合指数(IFI)和比较拟合指数(CFI)略低于适配值大于0.9的要求;标准化的残差均方根(SRMR)和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略高于适配值小于0.08的要求。从假设模型的拟合指数来看,模型整体尚可,但是需要进一步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
模型修正需要依据修正指数(MI)的大小来进行,在用AMOS软件进行分析时,针对MI值大于4的路径进行修正,增加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在修正时要遵循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从MI值最大的变量之间一一修正。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之间的MI值最大为23.22,增加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解释为当经济发展向好时,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科学研发上,同时当科技水平提高时,科技更多转化为生产力,会带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其次,货物运输量和运输里程之间的MI值为15.72,增加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解释为全社会货物运输量的增加要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其中最常用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方式中道路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运输里程的加快建设是经济发展利好的信号,全社会的物资流动更加频繁,物资运输量迅速增加;最后,固定资产投资额和邮电业务总量之间的MI值为12.27,增加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解释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投入到邮政和通信基礎设施建设上的投资,能够加快邮电业务的发展,增加邮电业务的总量,同时邮电业务的加快发展,会产生额外可观的利润,可以继续投入到其它行业领域中。模型修正之后,各拟合指数得到相应改善,模型拟合度适配较好,具体见表4所示。
(二)假设检验
由表4的模型标准回归路径系数结果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物流投入产出(标准化系数α=0.60,p<0.001),接受原假设,假设H1得到验证;交通运输水平显著负向影响物流投入产出(标准化系数α=-0.35,p<0.001),拒绝原假设,假设H2没有得到验证;科技信息水平显著正向影响物流投入产出(标准化系数α=0.34,p<0.01),接受原假设,假设H3得到验证。且经过修正模型后,模型的拟合情况得到改善,所有的拟合指数都达到了理想值标准。
(三)结果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标准回归路径系数的CR系数的绝对值大于2.58,显著性概率p值都至少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1和H3得到验证,假设H2没有得到验证,即交通运输水平对物流投入产出是显著负向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从交通运输水平的三个测量指标来看,若交通运输水平提升,则要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保证足够的货物运输量和运输里程,这就会导致物流投入的增加,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设成本回收期延长,使得物流投入产出水平大大降低。在经济发展水平变量中,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测量指标对其的解释力度较大,分别达到了95%和97%;在交通运输水平变量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数指标对其的解释力度最大(83%),其次是货物运输量指标(60%);在科技信息水平变量中,邮电业务总量、互联网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三个测量指标对其解释的力度都很大,分别达到了96%、99%和97%。
政策建议
本文从物流投入产出角度研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科技信息对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信息水平都显著正向影响物流投入产出,即有利于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而交通运输水平显著负向影响物流投入产出,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一)促进区域经济和物流行业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同时,应增强物流行业集成联动性。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各省、市、自治区应瞄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各自所处的地缘优势,除了已经发展成熟的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带,2013年以来,国家又陆续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各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机遇,努力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区域物流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和增进协调发展;促进物流行业协调发展,物流业与工业、交通运输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分享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交通运输领域,促使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及空中航线共同发展;推进区域综合物流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区域物流体系综合能力;建设区域大型物流中心,增强物流转运设施功能和提升货物仓储的便利性、换装的便捷性。在加强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应利用各种先进的系统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将发展、投入和利益三者纳入到同一范畴中综合考虑,以保证三方间的平衡。
(三)加强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强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有效整合区域物流,统一标准化物流运作流程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物流市场。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应加快物流相关科技的发展、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加速实现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加大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加快科技知识成果转化能力,努力开拓大学生和初级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推荐区域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努力消除区域和行业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圣云,沈玉芳.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特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0)
2.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2)
3.Marco A D, Rafele C. System Dinamics Simulation : an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Logistics Policy Ma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odels &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 2007,1(2)
4.张毅,陈圻.中国区域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基于复合系统模型与30个省区面板数据[J].软科学,2010,24(12)
5.李国刚,曹昱亮.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