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防汛抗旱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方案研究

2018-12-08石欣邢台襄禹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抗旱防汛水利

文/石欣,邢台襄禹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1 防汛抗旱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硬件资源建设以及水利信息数据库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但是,由于没有做好这些软硬件资源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十分明显。由于各区域和各部门的系统建设属于各自建设,防汛抗旱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对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如果重新组建涵盖各个区域和部门的统一系统,势必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随着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业务信息需求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以往那种功能单一、结构简单的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要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 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防汛抗旱信息深度整合方案

2.1 深度整合方案的基本构想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防汛抗旱工作更需要大量信息资源的支持。目前,各地的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存储在不同部门系统的数据库中,这些系统主要由各部门自己规划建设,相互之间缺少比较的信息共享和传输机制,这必然会给防汛抗旱信息功能发挥造成负面影响。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防汛抗旱信息资源深度整合,不仅可以避免现有系统的重建,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防汛抗旱领域的设施、资源、信息和人员进行深度整合,将各个系统终端采集的信息及时上传至大数据中心,并依靠大数据中心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优势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和反馈,从而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获取上述信息,为本地的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2.2 深度整合方案的框架设计

在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防汛抗旱信息深度整合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升级改造,以水利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增加防汛抗旱信息采集的覆盖面,同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实现对区域内水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提高本地区防汛抗旱信息管理水平。基于上述设计思想,得到如图1所示的防汛抗旱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的框架。由图可知,防汛抗旱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要以水利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将各个部门的现有数据库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域内防汛抗旱数据资源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使用的一体化,通过覆盖所有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有效协作,从根本上解决水利信息资源深度整合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

2.3 水利大数据中心的深度整合流程

(1)水利信息资源数据的抽取与整合。水利大数据具有多维、多源、多态和量大等所有大数据资源的共同特征。因此,要实现水利大数据在实践层面的应用,首先要从数据源进行动态抽取和整合,以获取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信息。从数据源头抽取关系和实体时,需要以水利信息组织模式为依据,在进行相互关联和整合后统一存储。由于水利信息的组织模式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其对数据的抽取和整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

(2)水利信息资源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就是依靠分析模型,对不同类别和主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分析和准备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计算和分析工具的缺乏是传统水利数据分析领域的重要瓶颈性障碍,而在数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云计算已经成为水利研究中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对水利大数据的分析而言,可以借助当前云计算体系中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展开数据分析。

(3)水利信息资源数据的应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往往具有抽象性,为了使使用者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上述结果,就有必要利用可视化技术将其直观清楚地呈现出来。但是,水利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复杂性更为显著,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多维可视化以及空间信息流等技术创新,从而使数据使用者更为有效地利用上述数据分析结果。

3 防汛抗旱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的保障措施

3.1 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系统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水情和雨情信息采集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目前已经建立了超过15万个水情和雨情系系采集站点。但是,工情和险情信息采集相对落后,目前仅有一些重点水利设施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大部分防汛抗旱水利工程还未安装。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仍旧要大力开展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更好地为防汛抗旱工作服务。

3.2 完善业务应用系统

目前,防汛抗旱部门的应用系统都是结合自身需求独立设计建设的,同时这些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建成时间较长,功能落后,仅能满足基本需求,难以适应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对防汛抗旱系统建设做出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问题,还可以最大限度完善业务应用系统。

3.3 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防汛抗旱信息采集站点的建设和工作完善,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资源量将会成倍增长。如果这些数据资源仅被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显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中心的技术优势,对防汛抗旱数据资源进行技术分析,不断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成为可能,这种整合不仅可以改变信息传输方式,提升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为相关部门进行防汛抗旱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支撑。当然,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的整合具有动态发展特征,而信息化技术也处于迅速发展的通道之中,所以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的整合任务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猜你喜欢

抗旱防汛水利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夏季防洪防汛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北方茶园抗旱节水栽培关键技术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