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伦理观对当代高校思想教育的意义

2018-12-08孙云霞中央民族大学哲宗学院哲学专业

新商务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礼治孟子儒家

文/孙云霞,中央民族大学哲宗学院哲学专业

1 儒家伦理的“礼治”思想及其教育意义

儒家提倡礼治,所谓礼治,实则是通过教育启发,提升人的人格,进而实现社会的自治。自治不同于统治和管治,统治和管治有强制的意思。而自治则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关系的自我协调,达到社会关系的和谐。儒家正是想通过礼治提升人的人格意识,培养人互助友爱的人文精神,追求自治的社会理想。所谓:“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都是在强调礼治思想,以礼导民,达到社会的自治。儒家希望通过以礼导民的礼治,使社会中的多数人成为自治的主体,而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或管治。儒家深信,没有健全的人格就不会有健全的政治,所以儒家重在培养人的政治道德、政治能力和政治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呢,就是儒家所经常讲的仁义德礼,其中以礼为核心,所以又称“礼治主义”。孔子经常将礼治与法治相比较,说:“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讲,礼治防患以未然,通过礼治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从细微地方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一健全的人。法治则是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维护;而礼治则是通过提升人的人格形成的社会道德权威来维护,即“礼仪以为纪,……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礼仪道德一旦得到社会的公认,就具有一种无形的社会权威,这种权威不是靠强制力来体现,而是有赖于社会公众道德舆论的压力。礼治同法治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缺陷,在实际的社会功能上不具有强制力,全靠内心的一种自我道德意识和社会的舆论谴责实现其约束个体行为举止的社会功效。这同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意思相近。但是礼治也有其自身的长处,礼治通过培养人的道德意识,达到一种社会自觉,而不是依靠外力的约束和强制。正如儒家所讲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依靠刑法,民众畏于法律的强力,做到不敢犯法,从内心来说不会产生自觉的道德约束力;而礼治,则可以使人从内心深处达到一种自觉的自我约束力,这是儒家所认为的礼治的长处和优势。儒家也正是想通过礼治,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来实现社会的一种自我治理。所以儒家的礼治思想总是和其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政治即道德,道德即教育。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的人格,培养互助友爱的人文精神,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健全人格意识养成的基础之上。儒家的这种礼治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对于学生人格意识的培养,则主要通过德育的途径。正如儒家所认为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提倡以德育人,以法治国的理念。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教师的根本作用在于为学生解答人生上的困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质就是在讲德育。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德育,以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为其根本宗旨,注重人文的感化作用,使学生养成自觉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通过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感化的作用。这也正是儒家“礼治”思想所讲的,礼者无文字的信条,也可称之为合理的习惯,“礼也者,理之不可易也。”儒家确信通过提升国民的人格,使其养成合理的习惯,就会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同样对于大学生来说也在于良好的社会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意识的自觉,道德素养的提升,所以德育应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2 儒家伦理的“义利”观及其教育意义

儒家认为“义”发端于心,对于这一主张,孟子阐发的最为详尽。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来阐述义的含义,认为人有四心,而仁义礼智发端于四心。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如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可见,孟子的思想仍然是以人生哲学为其出发点,旨在培养完善的人格。而对于人格的培养,注重于从人的思想教育出发,即孟子所谓的“心”。对于人的义利观教育,包含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心”学,也就是孟子所讲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从羞恶之心出发,孟子排斥功利主义,认为“利”有恶的属性,应当排斥。孟子讲到:“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又曰“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在这里大呼不可以言利,指的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牟利行为,而是指不能以“利”为其人生目标,简言之,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的价值追求。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孟子排斥功利主义,凡是计较利害,精与算计的,孟子都加以反对。认为,是“怀利以相接”,可以招致社会的灭亡。孟子的这一思想与近代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主张相反,实用主义注重“效率”优先,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暴露出其自身的种种弊端,例如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人的发展,造成人的价值与意义的丧失,造成人的异化。这一西方的文化危机,已经引起当代一些思想家的批判和反思。如何摆脱这一文化危机,重新重视人的价值意义,重视人的解放和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对功利主义的反对正是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出发点,认为人类的生活应当追求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为某种效率而生活。凡是对实现人生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无论其物质效率的大小,我们都应该去做。可见,孟子的“义利”观,仍然是以人生哲学为出发点,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健全人格的养成。而健全的人格绝对不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其核心,而是强调一种社会责任意识,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要利民、保民。利民、保民,一是要民众饱食暖衣,二是要提升民众的人格,所谓“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儒家的“义利”观,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而是强调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的价值目标,人应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作为价值追求。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大学教育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特别是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成为金钱的俘虏,失去人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正是儒家“义利”观所反对的,儒家伦理一直都在强调,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而这一更高的人生理想就是要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具有社会担当意识,所谓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社会担当意识正是中华民族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也正是这种社会担当意识,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鞠躬尽瘁,以至于范仲淹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在自身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况下,仍在忧虑天下民众的疾苦,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对于我们当下的高等教育仍然应当以培养学生这种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为其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担当意识,使学生在获得谋生的基本技能外,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成就自己。这也是儒家“义利”观对于我们当今高等教育最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黄书光.儒家的社会正义理想与教育价值建构 [J].教育发展研究.2014(22).

[3]万俊人.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合理性及其限度[J].孔子研究.1997(1).

猜你喜欢

礼治孟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磨刀不误砍柴工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浅析中国之传统“礼治”文化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