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18-12-08夏继海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研讨政治课思政

文/夏继海

研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文/夏继海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技术的飞跃,研究研讨式教学在其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的原则,并就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的环节展开了研究,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研讨式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运用

1 前言

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研讨式教学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 概述

2.1时代背景。研讨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将研究与讨论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深化认识为目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去寻找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从中获取知识和能力。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是基于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历史背景,充分考虑了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状况以及党和国家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

2.2现实依据。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实用性强的专业课和技能培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高职院校不得不努力追求高就业率,因此难免忽视、轻视甚至蔑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课。一些教师也认为思想政治课是无用的,是学生所不需要的,他们不承认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认为思想政治课谁都可以讲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价值和劳动得不到承认和尊重,这必然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教学环境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课堂教学教师主要讲解基本理论问题,是一个从抽象到抽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必要的,但明显也是不够的。研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满堂灌”和“一言堂”,重视对学员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发挥学员主体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3 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的原则

3.1凸显学生主体性。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知识和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可以引发和维持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不再是安静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是活跃的多言堂。

3.2坚持教师主导性。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教师的知识丰富,也因为教师有丰富的阅历和组织应变能力。思政课研讨式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和策划整个教学环节,课中积极调动和引导学生有序研讨问题,课后总结提升思想观点。在整个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阐发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组织协调教学环节。

3.3师生全程互动。现代教育科学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辩论。思政课研讨式教学要求师生共处平等地位,是一种平等视觉下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有不同观点,不同观点可以进行激烈碰撞,通过思想交流和碰撞,明晰道理(真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保证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来研讨问题,可以进行正面阐述,也可提出质疑;可以运用理论进行剖析,也可运用事实进行论证;可以从宏观层面畅谈个人看法,也可立足自身介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

3.4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思政课研讨式教学的内容正是要求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的环节

高职思政课研讨式教学需要精确的设计、严格的操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4.1准备阶段。(1)选题。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在学期初进行集中讨论,选取本学期教学内容中的某些专题作为研讨内容,然后进行集体备课,把研讨问题细化,教师再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具体研讨内容和重点。(2)安排。教师提前一周以上通知学生相关的研讨问题,然后进行分组,选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分工、课外收集资料和进行讨论,形成统一意见之后,按规定要求制作成文字材料。总体要求就是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学生不仅要动脑,也要动手。

4.2研讨阶段。(1)课程导入。首先是教师进行课程导人,可以是开门见山导入,也可以问题导入,还可以视频等音像材料导入。(2)小组展示观点。各小组按顺序把课外整理好的资料、观点向大家展示,要求图文并茂,有专人讲解。(3)讨论。通过各小组展示的各自的观点,同学们对某一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可能产生了相反的观点、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的目的就是本组对某一问题的深化认识。(4)小组发言。对本组讨论结果派代表归纳发言,如果有完全对立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进行辩论。

4.3点评总结。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对本次课所呈现的观点进行梳理,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并对各组的研练给予适当的评价。最后,教师应对本次研讨问题进行理论升华,因为学生认识和讨论问题往往是在表面层次,就事论事,所以教师在最后必须进行“点睛”。

5 结束语

通过对研讨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

[1]杨全红,浅论研讨式教学模式[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59-61.

[2]李德有,倡导行为导向教学法,开创教学改革新思路[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7-68.

猜你喜欢

研讨政治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思政课“需求侧”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