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8包尚博
文/包尚博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文/包尚博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环境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环境监督工作效能,提升环境保护针对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基于这种认知,为了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文章以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从监测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两个维度出发,在思想认知层面,形成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全面认知,以期为后续相关环节监督、保护工作的进行创设便利条件。
环境监测;监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体量的增加,在快速改善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增加了经济发展成本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程度的持续加深。新时期为了构建绿色发展模式,党和国家持续性的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以此为切入点,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与领域逐渐扩大,但是各方面条件的不成熟,使得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环节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大大制约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用性。因此,文章在逐步厘清环境监测技术现状的前提下,对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
1 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
对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状的全面梳理与客观分析,在思想认知层面,逐步明确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中存在的短板、缺陷,为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法制,以及后续环境监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1.1 环境监测系统
随着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逐步完善,土地、水环境、噪音、固体废弃物、大气被纳入到监测机制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客观要求。并且在环境监测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程序日益呈现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系统在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使得环境监测系统的信息数据交互能力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方面存在着闲置率较高的情况,导致环境监测工作资源浪费以及成本支出的增加,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效能。
1.2 环境监测能力
虽然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逐步满足了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的客观要求,逐步形成了物理监测、生物监测与遥感卫星监测三大监测系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监测技术能力仍稍显不足,从应用效果来看,环境监测技术难以真正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硬件设备更新速度过慢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环境监测硬件设备较为落后,导致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缺乏必要的实验室条件,无法发现环境污染,对环境监测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难以进行快速应对。另一方面,环境监测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维修与护理,使得环境监测工作难以有序开展,缩短了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在造成环境监测成本增加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用效果,对后续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3 人员构成
环境监测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健全的情况,从相关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环境监测人员主要是由技术人员、大学教师、工程师以及普通人员构成,在人员构成方面,大学教师以及工程师的数量较少,普通人员的数量占比较高。环境监测技术的专业性,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但是这种人员诉求与实际人员构成情况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效果。
2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索,对于增强环境监测技术的效能以及实用性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2.1 分析精度向痕度的发展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生产环节会产生各类有害物质,例如建筑材料、食品等,这些有害物质虽然浓度较低,但是对于人体的危害性较强,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监测。基于这种认知,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监测精度需要向痕量或者超痕量的方向发展,以期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技术的检测精度,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创设便利条件。
2.2 环境监测设备的便携式转变
环境监测工作在开展必须需要各类检测仪器的参与,随着空气与水污染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治理难度的逐步增加,对于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要求日益增加,因此在环境监测设备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必要的设备革新,实现便携化,使得相关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可以快捷、迅速地进行各项监测工作。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现阶段我国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有机物污染治理难度较大,在短时间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应对手段,将会大大增加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本以及环境治理工作的难度。基于这种情况,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步骤的增强有机物污染监测的效能,提升检测设备对于有机物污染的识别速率以及识别准确性。人员配置的完善,在人员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在人员构成以及人员类型等方面入手,吸收高素质人员进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之中。
2.3 核技术的应用
核技术方法具有灵敏、精密、准确,无需试剂空白、基体效应小、非破怀、特异性、多元素分析以及良好的空间及能量分辩率的特点。对环境有害重金属、有机卤污染物等进行科学判定,实现了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3 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提升了环境保护工作效能与针对性。环境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全面探讨,从思想认知层面,厘清了环境监测技术的框架,并在这一过程中,明确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技术革新以及优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创设条件。
[1]姜丽.探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88-88.
[2]伞国娇.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227-227.
[3]陈兴文,张春玉.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0-62.
包尚博(1994.4-),男,内蒙古赤峰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4级在读本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