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

2018-12-08付立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供给优化大学生

付立平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提出的应对措施,从供给、生产端的改革强调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创业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创新创业,才能达到结构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升,创造优质高端供给,从而真正启动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在整个社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与此同时,国家也在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探讨创造优质的创业教育供给是当下所有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释放我国的人才红利

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机器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所获得的经济收益[1]。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创业人才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美国学者杰弗里·蒂蒙斯教授通过跟踪研究进入百森商学院杰出创业者学会的学员,总结出成功企业家作为创业者的“六大要素”,包括责任感和决心、领导力、商机敏感、对风险及不确定性的容纳度、创造及自我依赖和适应能力、胜出的动机。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这些优良品质,提升大学生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相对于之前劳动力水平不高的情况,同等条件下,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从供给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通过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孕育出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材料,引领科技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创业创新的潜能,引领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使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全面走向创新驱动。

(三)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我国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速趋缓,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国家提出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如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对接不同区域的人才需求,结合不同的区域特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引导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无疑会推动我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经济战略的落实。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业意识缺乏,信心不足

相对于就业或稳定的工作,创业行为是一种风险更高的生活方式,因此,面对创业,很多大学生会由于信心不足而选择退缩。这种退缩的根源其实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缺乏,由于缺乏创业知识和信息、创业氛围和环境的熏陶和锻炼,很多大学生对创业不了解、对创新无动力,加之没有生存压力,养尊处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惰性心理,毫无创新的热情,以至于有些高学历的大学生明明有着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支持,却仍然难以实现从“我想创业”到“我开始创业了”的跨越。

(二)创业实践能力弱,实践知识储备不足

创业本身是一项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当前,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活动的缺乏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知悉创业理论知识,却不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能够制作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但是在现实中创业却不知如何着手。这些问题凸显出创业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有效的创业教育应当是完美地融合了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应当致力于将创业理论知识化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并系统加以训练,弥补学生创业实践知识储备不足的困境。

(三)创新能力和素养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创业尤其如此。目前,我国有超过300多万名研发人员,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2013年我国财政科技拨款超过6 100亿元,虽位于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2]。当前的创业更多是机遇型创业,对于技术含量、对于创新有着更多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各高校虽然努力倡导培育创新型人才,但结果却差强人意。缺乏创新导致创业同质化、抄袭化严重,如当前较为流行的共享单车项目中有mobike、ofo、小鸣单车等近十个品牌,品牌多了虽然有利于防止垄断,但也暴露出创业的同质化问题。

(四)创业孵化平台的服务不完善

创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应当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这就需要创业孵化平台来对接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最初的起步保障。随着“双创”的提出以及众创空间的建设,我国各省市及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创业孵化器,解决了一部分小微企业创业初始阶段所遇到的场地租金等困难。但孵化器本身也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大而不强,孵化器自身资金的匮乏,没有足够的运作空间,在资金消耗完之后必然会黯然谢幕;大而不全,服务模式单一,很多孵化器只充当着房东的角色,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需要优质高端资源的对接,但孵化平台却难以提供。

(五)融资渠道不畅通

创业融资是制约大学生创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途径主要包括亲友融资、创业贷款、创业扶植资金、风险投资。表面上看融资渠道很多,但无论哪条渠道都有较高的门槛。比如,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时,要求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稳定的收入和还本付息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因此,大学生要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奔走于工商、税务、银行、街道等多个政府部门,且审核门槛较高。

(六)缺乏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

师资问题是制约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大的问题是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长期以来,高校创业师资队伍都是一支非专业性的临时队伍,没有创业相关的知识背景。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任教,教师自身缺乏创新能力和创业经历。有的学校为了完成国家任务,弥补学校创业教育的空白,输送一些教师参加国内的创业教育培训,之后就上岗教创业课。这些教师有一定的创业理论知识,但却没有创业体验,不能系统深入地解答大学生创业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三、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中国正逐渐兴起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当前,“双创”已成功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契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致力于培育优质的创业知识供给,重点做到“六个优化”。

(一)创业思想意识的唤醒与优化

创新创业教育首要是创业思想意识的培养与优化。首先,去除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化心理。应当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树立对创新创业的理性认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指标不在于有多少学生创立了多少公司,而是通过教育是否有助于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训练在所有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都体现出创业概念,贯彻创业精神。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理解创新创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型创业的发展,发展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措施。再次,通过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消除对创业的陌生和恐惧,使大学生意识到创业虽然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生活方式,但也是改变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增进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从而在全校倡导创新风气,提高全校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愿。

(二)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

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凸显了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不合理。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对创业教育课程实行系统化设计,突出实践能力的训练。注重两个结合:从课程内容上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结合专业特色设置创业类模块课程,应用型专业尝试将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学习,将创新创业项目或成果代替毕业设计。从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依托各类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创业机会。如校内开展创业大赛、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成立创客空间、建立创意科技园,借助竞赛平台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创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交流活动,创客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从创意到设计和制造支持,创意科技园向创新创业能力拔尖突出、拥有比较成熟项目的学生提供孵化服务。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创业应着眼于突破传统,实现升级。这就要依靠创新,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新丰富创业内涵,以创新促进创业动力,以创新升级创业结构,以创新提高创业水平[3]。着重从教育供给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活力。首先,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如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超前思维。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开展行动。第一阶段,模仿式创新阶段,基于已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业复制和本土化;第二阶段,微创新阶段,针对模仿式创新阶段的产品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调整,进而产生“微小”的创新;第三阶段,颠覆式创新阶段,即建立在对某种产品的透彻理解基础上对这类产品进行突破,从而产生核聚变般的变化[4]。引导学生努力进行自我培养,先在某些方面形成独特见解,取得优势,建立信心,之后逐渐开展创新。

(四)孵化平台服务的优化

针对孵化平台大而不强,大而不全的问题,首先,明确孵化平台的角色定位,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既是帮助大学生实践所学创业知识、见习创业、交流创业、积累创业经验的场所,也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获取企业成长资源的场所,集教育、交流与孵化的功能于一身。其次,引进优质企业投资。如由百度、阿里、腾讯这类优质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基地,一方面能够为孵化基地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由企业提供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资源对接,如美国著名的YC孵化器的投资者同时也是创业导师。对于企业而言,孵化基地的存在既宣传了企业的品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再次,政府、企业、高校合力,实现对孵化基地的高效运用。政府负责资源对接,企业负责财力支持、创业见习,高校负责输送创新创业人才。

(五)融资渠道的优化

首先,简化融资程序,降低融资门槛。如简化创业贷款的手续,提供工商、税务、银行等手续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其次,融资渠道的拓展。除了传统的亲友融资、创业贷款、创业扶植资金、风险投资等渠道,还要充分挖掘其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如高校校友资源。再次,融资渠道综合管理。建立并发展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打通各方面的融资渠道,实现对融资渠道的综合运用。政府牵头,社会支持,企业资助,校友出力,为大学生创业不仅提供资金的支持,同时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教师以及创业学生,还有可能为大学生的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资源的获得。

(六)师资队伍的优化

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业师资队伍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首先,自有师资的优化,从本校挑选一些教师作为专职创业教师,提供挂职创业历练,输送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培训,考取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为专职创业教师提供薪资待遇、职业发展、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其次,校外师资队伍的优化。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经理加入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专家志愿团队伍,并对导师队伍实施分行业、分阶段、分地区的归类,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精准对接。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导师走进校园开展创业交流活动,并利用网络新媒体建设线上创业咨询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迅捷的网络咨询服务。

[1]“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EB/OL].中国经济网,2014-04-11.

[2]杨利军.供给侧改革的意义、路径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3]陈耿宣,王艳.创新创业发展的供给侧思路[N].学习时报,2017-02-13.

[4]薛艺,乔宝刚.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155.

猜你喜欢

供给优化大学生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