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价值引领 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和就业引导机制

2018-12-08吴冠豪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生

姜 晔,吴冠豪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北京100084)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高校就业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服务国家,深度参与国家各项重要战略。重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价值导向、投身创新创业的时代责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一是坚持基层就业大方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基层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是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空间。精仪系多措并举,通过加强思政教育、组织实施好基层选调工作、发挥民营企业“就业容纳器”作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畅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近两年主动组织恒润科技、中兴通讯、灵犀微光、韶音科技等多家专业对口的民营企业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2017届毕业生中,有8人选调至青海、江苏、河北等省份公共部门就业,比例近10%;硕士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比例高达100%。

二是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自2000年招收第一批国防定向生以来,至今共培养了16届国防定向生,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国防生集体和个人,扎根基层、服务祖国边疆的优秀毕业生层出不穷。同时响应国家号召,对大学新生、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落实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及学费资助、复学升学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征兵的数量和质量。

三是汇聚创新创业新动能,鼓励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一方面,从课程建设上促进通识课、专业课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通过邀请创业校友返校交流、设置创业校友导师等方式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等方面的帮助。近些年涌现出邱虹云、李一帆、王昊、毕滢等一批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清华科技园启迪创业孵化器中一大批创业项目里都可以看到精仪学子的身影;2017年“五四”期间给李克强总理写信的清华学生创客空间协会创始人毕滢及一大批骨干都是精仪系的优秀“创客”代表。

四是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积极开拓就业新领域,推送更多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如一名拟于2018年1月毕业的博士生将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任职。

五是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人才需求,向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输送毕业生。精仪系2017届毕业生就业重点率达67.8%,京外就业率高达71.3%,其中到东北部、西部就业率为21.8%,体现了国家重点行业对我系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检验了精仪系就业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搭建精准服务平台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应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质量,打造服务保障新格局,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提供精准指导服务,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是信息精准。通过分阶段摸排毕业生求职意愿,细致全面地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状况,注意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相结合,开展精准就业对接,努力推动信息化与就业管理的高质量融合。同时,针对毕业生在专业、求职地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智能化供需匹配,充分发挥校园招聘的主体作用,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

二是匹配精准。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生就业工作与职业引导及学校培养“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强军之将”的人才目标紧密结合。在就业资源的匹配上,精仪系一直保持了与专业对口的重点单位的友好合作,从就业实践、招聘会、项目合作等形式上为学生提供自然接触、逐步了解“毕业可以去哪儿”的机会。

三是推送精准。树立“及时、准确、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利用毕业申请、就业动员会、就业咨询等多种机会,努力做到在就业季开始之初与每一个毕业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做到对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心中有数,以便定向、定点推荐优秀学生去重点单位就业。通过邮件、微信等手段,分类别、分主体地及时推送就业信息,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切实做好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扶上马,走一程”,实行动态管理,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四是统计精准。就业状况统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工作,也是精准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重要依据,重点做好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工作。通过对就业指标的统计研究,不断探索学生就业特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每年度精仪系都要撰写《精仪系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全面总结和分析当年本系就业工作和毕业生质量,将其做为开展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参考;通过调研分析工科院系就业状况,对就业引导、辅导及反馈机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如何正确、有效地塑造毕业生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不忘初心。

三、整合优势资源条件

新时代,高校应充分整合育人资源条件,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注重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实现就业工作内涵式发展,为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一是以“六类课堂”为核心载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覆盖课堂、校园、国内、国际、网络、成长社区的六类课堂,动员全系教师积极参与“三位一体”育人工作的各环节,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并通过具体的人才培养举措使之落实并发挥实效。以“本研贯通”理念持续性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引导工作,通过开设专业通识课程、实施“精育英才计划”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开展专业技术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工程领域继续深造的志向。重视学生工作队伍的高标准建设,从副高职称以上教师中选拔学生组和研工组组长,从教学科研一线的骨干教师中选聘班主任、科协辅导教师。

二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专业、行业的教育,广泛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辅导活动,帮助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创业。通过举办毕业生就业动员会、经验交流分享会、毕业生座谈会等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以及简历与面试技巧辅导、一对一个体咨询服务等求职技巧培训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求职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将党团日活动与就业实践有机结合,强化思政教育,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择业价值观的意义。此外,以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邀请教师、学生、校友及行业专家成立“精仪系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发挥院系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扩大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渠道。

三是注重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毕业生到京外地区及专业相关的重点民营企业就业,实现就业模式向多元化、跨专业、综合型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专业技术实践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专业基础,促进职业思考,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近两年组织开展了赴长春光机所、中国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航天五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启迪、中心通讯等20余次实践活动。此外,持续推进博士生必修实践系级基地建设工作,已陆续成立了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山东东仪、深圳光启、浙江诺尔康等十余家与专业紧密联系的重点单位实践基地,为博士生提供了了解国情的窗口、奉献社会的平台、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未来就业的引导。

四是充分利用系友资源,发挥系友在就业引导中的重要作用。精仪系非常重视系友资源,每年积极组织系友访谈、系友座谈等系列活动,一方面搭建了沟通桥梁,系友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与学生深入交流互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充分真实地了解学科领域内的行业需求;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校友在就业引导工作中的榜样作用,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与帮助。此外,邀请杰出系友担任“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学生的校外导师,为这些优秀学生配备从事专业领域的杰出系友担任校外导师,指导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锻炼专业能力之上能够志存高远,成为国家、社会高层次的有用之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育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心和爱护青年学生,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成长,树立服务新时代的报国志向,谱写允公允能的无悔人生!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快把我哥带走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