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2018-12-08富卫勤

时代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钢圈自愿性股票价格

富卫勤

自愿信息的披露主要采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信息沟通会及电视、互联网媒体等多种途径,来曝光公司的背景信息、经营数据、长期战略、前瞻性预测,环境保护信息和社会责任等。这些都是披露投资者关系、公司形象、回避诉讼等动因信息并排除强制信息在外的,也就是所谓从信息詹森(Jenson)的代理成本理论不断发展而来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

公司股价与众多因素有关,比如公司经营状况、公司管理层能力、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等,这些因素都是学术界研究较多的问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的水平对股票价格可形成很大影响。管理者越多的披露信息,且披露的信息能降低知情和不知情投资者间信息的不对称,消除因严重信息不对称带来了股票流动性的滞后,那么投资者就更信任股票价格,促进对股票的购买,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股票价格。

一、理论基础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

完全契约在实际的证券市场里是不可能拟定的。这是因为股票交易者双方获得的信息量不同,内容、质量也不一致,并且,投资者认识的有限性也会造成投资的偏差,在股票交易的过程中,交易环境等情况也不尽相同。

(二)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资本结构较好、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为了相较于其它公司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寻求更多的资本, 会更加主动地披露自愿性信息。上市公司要想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抢占到市场上稀缺的风险资本,增强公司的筹资能力,从而降低公司的资产成本,就得主动地进行信息披露,让投资者清楚的对经营状态和发展潜力进行判断,对自身做出的投资选择与判断会更自信,从而投资者就会倾向于以其之前承受价格范围内,选择相对较高的代价来购买这种公司的股票,最终也促使该公司的股价得到了提升。而相较于一些不愿意披露的上市公司,则被投资者认为该公司不愿意披露不利于公司发展的不好的信息,即该公司没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自然而然,由于投资者的这种想法,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没人投资,但公司迫于筹资的压力,就算不愿意披露也不得不对外进行披露。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充足了解企业的情况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如若投资者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在投资时无法准确对公司价值做出判断和评估,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只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会导致股票的低估,甚至会使劣质品驱逐优质品,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成本,加大了融资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无序。所以,上市公司会采取向公众主动披露更多信息的方式,来取得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信任,吸引他们投资,从而带动公司的股价。

(四)有效市场假说

起源于20世纪初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主要是指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中,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和全面反映与该股票相关的披露信息的股票价格。根据这一假设,在证券市场交易股票时,股票投资者会高效地利用其知道的所有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将影响到股票价格,而且从股价的变动中体现出来。

二、案例研究

(一) 兴民钢圈“万字门”事件

2013年9月18日,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在自愿披露信息的内容中,公布了一份与美国公司签署的小额合同,并且在合同的金额美元单位一栏,多写了个“万”字,从而引发了一场异常交易。虽然该公司通过采取停牌等补救措施,并进行了及时的更正,但仍然使股价在两分钟内从涨停瞬间跌停。

对于交易金额仅317万元乌龙公告引起了该公司连日的股价异常波动的事件,该公司高管董秘崔积和对外解释说,对于故意操纵公司股价的行为完全是因为工作中的失误。然而,虽然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公告披露的订单金额较小,不会对其2013年整年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也是一份“利好”订单,该订单对该公司抢占同类市场份额,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该公司的股价在披露前基本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在自愿信息披露发布之后,该股票瞬间涨停,更正之前错误的披露信息后又马上转为跌停,并且在接连几日里出现严重下跌。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披露信息前后的那段时间,出现了许多不明来源的宣传公司相关信息的异常现象。显然,可以大胆推断认为,兴民钢圈“万字门”事件并非该公司解释的工作失误这么简单。

依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这份与美国公司签署的小额合同,不属于“重要合同”的范畴。同时,该合同也没达到需要及时披露公司信息的情形的要求。也就是说,这次信息披露公布的交易成交金额,远远未达到该公司近期审核过的净资产的百分之十以上。该公司没有必须披露信息的义务,这种过于主动的披露行为,完全引起对其必要的质疑,有故意出错的嫌疑。

同时,研究兴民钢圈的二级市场走势,可以发现从2012年底到2013下半年,该公司股价基本呈缓慢上涨趋势,信息披露之后,股票成交量明显大幅增长,股价震荡。由此,不能排除该上市公司借助公告故意写错单位,趁机来出货获利的可能性。有专业人员认为,散户交易也许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盲目性,但从实际的股票成交数据看,机构大户更可能是这次大金额的买卖的主导者。通过该上市公司披露一份有瑕疵的“利好”订单,提高股票价格,借公布海外复合车轮订单之际,在二级市场浑水摸鱼,配合主力出货,从而不当得利。[http://stock.sohu.com/20130923/n387086905.sh tm l stock.sohu.com false 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h ttp://epaper.cs.com.cn/htm l/2013-09/24/nw.D 110000zgzqb_20130924_1-A06.htm?div=-1 report 3614本报记者钱秋臣康书伟中国证券报“公司能见度”栏目22日刊发《谁导演了兴民钢圈股价蹦极奇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23日,兴民钢圈股票再现巨量下跌。

从兴民钢圈“万字门”事件,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质量较低,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为了引诱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披露的信息存在不真实虚假内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规范合理,股价会出现异常情况异常偏幅,股价波动不稳定,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股票利益相关者当然希望迫切需要更多的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保证披露内容真实有效高质量,还得自觉地规范自愿披露信息行为,提高信息质量,最大限度减少虚假信息产生的概率,更好的满足投资者需求。对于一些预测信息不能过于夸大其词,也要适度。

(二)“杭萧钢构” 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事件

2007年2月12日,上市公司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宣称签订了一笔价值300亿元的境外项目的公告。该公司的这一笔合同,接近于当时其年营业额的二十倍。该公司因虚假披露签订巨额境外合同的信息,引发了该股票价格的大幅震荡。

在事件发生的年初,杭萧钢构股票一直在4元上下,公布了这笔境外300亿元的合同大单后,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直接从从4.24元飙升至10.75元。当时股价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31.58元,几乎翻了三番,连续十几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到159%。而虚假合同信息传递之后,其股价又马上持续下跌,使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该上市公司不惜冒着风险,故意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使用信息的投资者高估企业的真实利润,产生错误决策,并且通过披露信息的时间差,牟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次的虚构大额合同案例,极致地暴露了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信息披露形式和恶意操纵市场严重的后果。

随着证券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上市公司的公开经营状况、财务方面的信息越来越收到投资者的关注,它作为自愿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是各种财务重要信息浓缩的精华,可以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真实的价值,大大地影响了票价。总的来说,作为最为价值的披露信息之一的自愿性会计披露信息,是包含在自愿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的。它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投资、融资的效果并及时地反映出上市公司资金的特征及运动状态。

根据市盈率公式,每股股票市场价格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等于市盈率,那么在市盈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 公司盈利水平越高, 其股票价格就越高。公司的股价代表未来的盈利能力。现如今在证券市场上,股价发展趋势依赖于上市公司披露的盈利信息。那么股票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选择上市公司,获得购买该公司股票相应的回报,反过来也验证了之前提到的股价充分反映该公司盈利信息的观点。因此,作为上市公司信息喜好者的投资者,就可以根据盈利变动的会计信息有效地决定股票的买卖交易。由此可见,影响到上市公司投资、融资的效果,并且对股票价格的判断有重大的价值因素都与公司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直接相关。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盈利预测越好,投资者对其股票就越有信心,促使该股票价格不断提升, 该公司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也就逐渐增多, 因此上市公司就更加会有刻意制造、披露虚假利好的会计信息,拔高盈利预测的动力。作为投资者应该警惕上市公司的虚假披露行为,理性分析得到的信息,做出尽量准确的投资判断,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研究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出发

1、提高政府的监管管理

发布虚假信息,影响和伤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针对这些行为应该采取措施和打击惩罚,对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鉴定监管,预防某一些公司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避免造成股票市场的不稳定。

2、建立专门的自愿性信息披露部门

培养和使用专业的人员,切实地建立针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部门,更好更及时地为投资者提高帮助和咨询,提高自愿披露信息的质量,从专业的角度给予投资者理性、准确的投资决策建议。

(二)从投资者行为考虑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主要的用户群体,提升自身素质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辨别披露的自愿性信息真伪,然后从各方面认真研究,最后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方向,培养自己养成理性成熟稳健的投资思路,有效地甄别各种披露的信息。

(三)从上市公司角度出发

1、减少自愿披露的成本

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公司所要披露的信息多少,决定了所需的成本费用,还有就是如果所披露的内容意愿性比较低,就应该减少披露信息的成本费用。自愿披露的意愿强度取决于信息的价值程度。

2、维护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原则

在自愿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应该养成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的意愿,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切实地对所披露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真实的阐述,促进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交易环境。

(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3200)

[1]陈国辉,韩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0,5.

[2]葛维璐.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探讨[J].现代商业2009,10.

[3]何卫东.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R].2003,No0070.

[4]黄婉霞.关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5]金德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个股异常波动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2,7.

[6]金智颖.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7(36).

[7]崔宇晴.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7(19).

猜你喜欢

钢圈自愿性股票价格
基于GARCH族模型的重庆啤酒股票价格波动研究
一种新型内涨式橡胶密封圈
选购无钢圈内衣看3点
论自愿性信息披露后的更新义务:法理解释及适用
高新技术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①
强制性和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制度对比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
小胸女人的胸罩要不要带钢圈?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我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克强指数”的关系研究
基于多元回归与技术分析的组合股票价格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