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检测技术若干问题的探究
2018-12-08徐小艳
徐小艳
温州交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站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我们在对汽车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的时候,更加容易发现故障和安全隐患,这样我们就能对这些隐患加以排除,可以说,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是道路安全的最大保障,问题车辆因为检测技术不发达而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最终可能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出现问题造成车祸最终导致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车辆的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而且车辆技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车辆检测技术也必须不断发展完善。
1 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分析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今天,基于汽车检测技术的汽车检测已经不仅仅是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和性能,让他们安全平稳的运行,还具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作用,这使得汽车检测技术变得越发重要,不论是汽车的检修还是售后服务,都越来越依靠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提升维修的效率和准确率
汽车检修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汽车的故障,更能对汽车的潜在问题进行检测并对该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带来的风险进行预估,这样就能精准的把控汽车的整体安全性。在汽车系统日趋复杂的今天,能够准确的找到汽车的故障点,并对隐患加以监控,能够大大的提高汽车检修的效率,提升汽车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 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汽车检测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了提升汽车的安全性,排除汽车的故障,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尤其是与行驶安全息息相关的转向、制动等功能是汽车检测的重点检测对象,通过对汽车各个功能部件的检测,确保他们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汽车在正常状态下稳定的行驶,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保护了驾驶人和乘车者的安全。
1.3 优化汽车性能
汽车检测能够发现更多的汽车隐患,排查汽车的故障,当然,也能通过汽车检测技术,查找零部件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不足,通过对关键部位零部件性能的优化,能够极大的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和其他性能,带来更好的行车驾驶体验。也就是说,通过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生产出性能更稳定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的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是因为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汽车销售行业以及汽车的检修行业具有巨大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交通安全的保障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大开发力度,完善汽车检测技术。
2 关于汽车检测技术的主要组成
汽车检测技术对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起步较晚,60年代才开始研究车辆检测技术。90年代起,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造成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政府干预下,车辆检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受技术和设备制约等问题,发展程度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不小的差距。近几年,因为意识到了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汽车检测技术进行研发,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在我国也开始大面积的应用自主研发的汽车检测技术。经过技术的更新与变革,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进步速度很快,从传统的只能检测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发展成更加全面可靠的汽车检测技术。但是,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汽车检测技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操作流程无具体规范,检测设备陈旧落后不智能以及检测工作的管理不够系统等方面。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该从加强汽车检测的技术、提升汽车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以及检测管理网络化,才能让我国的汽车检测水平更上一层楼。
2.1 汽车制动检测技术
汽车制动检测,实际上就是对汽车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测,检测汽车的制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制动性能是否良好,是否符合国家制动标准要求,制动检测是检测站一个重点检测项目。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稳定性三方面。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制动效能由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还评判。在检测站内通过制动检验台与路试仪就能便捷快速的检测出这三项参数。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汽车在高速或下坡行驶时,经连续或频繁制动后,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其主要是指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通常采用制动器在热态时能否保持冷态时的制动效能来评价制动抗热衰退性能。由于其测试方法复杂,在一般检测站较难实施。
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能力称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跑偏和车轴侧滑就是汽车丧失稳定性表现。产生制动跑偏主要是由于制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增长不一致或左右轮制动力不等等因素造成的。当车轮抱死制动时,车轮承受侧向力几乎全部丧失,汽车在横向干扰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侧滑。为了改善制动稳定性,在轿车和客车上安装了ABS制动防抱死装置。制动力值的大小与侧滑量在检测站可通过制动台与侧滑台来检测。
2.2 汽车前照灯检测技术
汽车灯光夜间和特殊天气确保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与车笛并称为汽车的语言。汽车的前照灯需要根据路况和对车的行驶情况进行远近光的切换,不同的灯光应用于不同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远近光前照灯的检测技术,主要使用的是CDD图像处理技术,CDD图像处理技术,因其非常高的像素,能够轻松获得近光参数,便于对近光灯的校正和维修。另外,CDD图像处理技术,还能简化前照明仪,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维修效率,减低维修成本,从而减少的维修的费用。
2.3 汽车排放检测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工业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冰川消融给全球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也让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觉醒。影响全球变暖,促发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中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其他可吸入微粒、粉尘,对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也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国逐渐开始施行强制性的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对于不合格的车辆,剥夺其上路行驶的权利,这样就保证了机动车越来越多的今天,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我国现行的尾气排放检测标准,是欧洲III号标准,要求提高,也就需要对应的检测技术更加灵敏高效[2]。
2.4 虚拟仪器的检测技术
虚拟仪器检测是当今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具有直观、快速、精准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快、计算准确、无损耗的特点,能够对汽车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模拟,反复进行测试,利用虚拟仪器高效的存储,回放,计算功能,对汽车的主要参数进行检测,通过参数分析,能够准确把控汽车的使用状况,对其安全隐患也有很好的预估性,其储存功能也能在将来通知车主对汽车进行复查,确保汽车的安全稳定性,也能排除更多隐患,还具有简化测量工序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汽车检测技术中使用仪器测量的部分。
3 关于汽车检测的若干问题分析
3.1 汽车检测缺少标准化
现行关于车辆检测方面的技术标准有两大体系,一是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主要适用于年审车辆。二是GB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和检验方法》,主要适用于营运性质车辆。这两大标准互相引用且不断修改,给检测站与广大车主带来引用上不便。特别是对于同时进行年审与营运审的车辆,在外观检查以及检测灯光、制动、车速时极有可能出现满足GB18565而不符合GB7258,或是满足GB7258而不符GB18565的情况,当检测数据出来以后,检测站难以定下结论,车主也被弄得一头雾水。
另外,因为各个检测站的设备和软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导致了现行的检测标准在各地的检测站之间难以达成统一,受到设备和软件差异的限制,使得同一车辆在不同的检测站得到的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问题车辆也会选择检测不严格、设备落后的检测站去钻空子。
3.2 操作流程缺少规范
检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检测人员都依赖于仪器设备出的检测结果,而检测人员本身并没有一些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对检测数据不能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检测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异,汽车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车辆生产、设计、检修和售后过程中,但是,相比于庞大的需求,专业的车辆检测工人显得尤为稀缺,这导致了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工作由更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学徒’负责,他们的操作流程更多来自与师傅教授和网上自学,操作结果自然很难称得上规范化。而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很容易导致仪器的损坏,测量结果的偏差,隐患无法被及时准确的排查,最终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而汽车出现安全问题之后,往往难以进行追责,这也导致了汽车检测工作越来越不谨慎,不规范,检测走流程,给行驶安全和汽车的使用寿命带来巨大的危险。
3.3 汽车检测装置管理不够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早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共享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汽车检测工作上,目前依旧没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进行管理。汽车检测装置管理的网络化,能够实现检测数据的统一和联网,这样不仅仅能让检测标准统一,也有助于规范操作流程,最重要的是,当汽车检测数据联网之后,各地的检测站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对车辆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这些数据在网络平台实现共享之后,也便于车辆管理部门进行跟踪和把控。上文提到过,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实际上也会将测试结果反馈到汽车制造业,对汽车本身的性能进行优化,实现了检测数据联网,就能够让更多的汽车制造业获益,让他们少走弯路,避免盲目,这也必定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目前的汽车检测装置网络化进程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相关人员已经看见了汽车检测装置管理网络化的优势和必然趋势,但是无奈的是,检测结果网络化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并且需要专人对网络进行维护,确保数据的安全,还需要进行更新,对网络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这就导致对汽车检测结果网络化的实现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不过,也正是这样,才更加需要相关部门有大决心,大毅力,坚持不懈的将汽车检测装置管理网络化的工作推进到底[3]。
3.4 汽车检测装置不够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都在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便利,汽车制造行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尖端行业,已经有很多更加人性化、更加只能的技术应用在了汽车制造业,让汽车的性能更高,速度更快,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人类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未来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加的智能化,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整合力学、机械学、人体工学、能源学、环境科学、光学、数学等多学科,实现更加全面系统的汽车检测。而现如今,世界先进的汽车检测仪器,都纷纷开始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若是我国的研发进度跟不上世界的风潮,就很容易被越落越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完善创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检测技术是能够有效保证汽车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汽车检测技术,投入越来越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汽车检测技术,一定能够大放异彩,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和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更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