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2018-12-08黄骏亚南京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需求者使用权资源

文/黄骏亚,南京大学

引言

在我国,以滴滴出行、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初创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正逐步改变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创新实际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大大提升了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在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福利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共享经济所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为供给者和需求者节省了大量信息搜寻成本,为交易双方都提供了良好的、优质的服务。这一新兴经济模式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拓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 共享经济的现状及特征

1.1 现状分析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是指将个人或机构拥有的闲置资源使用权,有偿分享给他人使用,而获得分享的人可以再次利用闲置资源进行价值创造。尽管这一新兴经济形式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和推广速度却十分迅速。

从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其规模逐年扩大。就20 16年而言,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是2015年的两倍,高达34520亿元,参与人数达6亿多,经专业分析和预测,我国共享经济在未来几年仍将以40%的年增幅快速增长[1]。此外,共享经济只是转移闲置资源的使用权,覆盖行业范围已由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向价值较低的非固定资产拓展,比如由汽车、房屋延伸至床位、工具;由有形产品向无形产品延伸,比如技能、数据;其行业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共享经济以产权分离的形式高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消费内容,并使得各种交易资源更具品质、层次。

1.2 特征分析

1.2.1有效配置闲置资源:作为一种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状态下而催生出的新兴经济形态,共享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分布性而存在,保证了资源提供者的数量足够充足,且无论是资源需求者还是让渡者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易,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让渡者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有偿转让自身资源的使用权,获取额外收益,而需求者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以比传统经济更低的价格获取各种服务。就此,互联网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交易者节省了信息获取成本以及资源共享成本。

1.2.2催生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观: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共同组成了产权[2],而共享经济则是在确保资源的所有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资源的使用权有偿分享给他人。任何一种资源的价值都需通过使用才能体现,而共享经济就是暂时将闲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资源通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实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而这种效率的最大化不单体现在闲置资源上,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的使用上。

2 共享经济经济学解释

随着共享经济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如今已成为大部分人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共享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但其本身依然是依照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的。

2.1 产权分离是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

如上文所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这四项权利统一归物品财产所有人依法享有,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是不可以分离的。而共享经济是物品所有人将物品的部分使用权有偿分享给消费者,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依然归所有人所有。以当前比较常见的汽车共享为例,私家车辆的产权归所有人所有,但当车辆进入共享经济市场,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就实现了暂时分离,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第三方劳务公司驾驶员、信息服务平台、车辆租赁公司与劳务公司共同签订协议,私家车辆的使用权在这一“四方协议”的约束下被让渡给消费者,进而提高私家车辆的利用效率,激发社会车辆的运营潜力,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层次服务。据调查,北京市常住人口在2004年-2015年期间增加了623万,但出租车数量仅增加了1000辆,这使得北京市40%的出行需求因为出租车数量不足而难以满足,而车辆共享则有效缓解了这一供需矛盾。

2.2 分工细化是共享经济发展的表现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技术以及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使得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日益细化。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完全分工,企业只在其中一个环节从事专业生产,在这一环节中具备相对优势,便能确保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推动全社会的产出和效率得以提升。

共享经济在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搭建起一个专业平台,专门进行信息撮合和供需匹配。相较于传统中介,这一共享经济平台的分工更加专业、细致,且拥有更多的资源,服务效率也更高。仍以车辆共享为例,各种拼车APP前些年相继问世,其中尤以嘀嗒拼车的发展最为强势,其保护环境、缓解交通压力的理念颇受社会好评,也为上班族上下班提供了诸多便利。据统计,自2014年上线以来,嘀嗒拼车的日均订单量高达20万个,排在所有拼车APP的首位,成为共享经济的新热点。

2.3 交易费用是共享经济的发展本质

为促成交易发生而产生的所有成本都属于交易费用,包括商品信息成本、信息交换成本、决策成本等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越细化,交易频率就会越高,所产生的交易费用自然也会越高。

共享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为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一个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一专业平台,供给者可以了解需求者的信用和需求,需求者也可获知供给者的状态和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需双方信息搜寻的成本。例如,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需要在马路上来回穿梭以搜寻乘客,这种模式使得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成本都很高。而共享经济则有效解决了这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信息交换和互动平台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交通服务,极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达成效率,既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为出租车行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滴滴打车这一共享经济形态的出现,使得出租车的空驶率降低了至少20%,而乘客的打车成功率则提高了85%。

2.4 网络外部性是共享经济的扩展条件

外部性也就是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表现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直接影响,却没有对此给予经济支付或是补偿。依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3]。通俗来讲,就是网络用户数越多,就能享受到越大的网络额外价值。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共享经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供给者越多,需求者越能更加便利的找到需求服务;而需求者越多,供给者越能实现服务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表现就是网络外部性,共享经济也正是因其存在才得以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比如共享交通,在为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交易平台,创造服务价值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维护了驾驶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环保。据专业分析,如果共享交通技术能够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应用,不但能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的能耗,还能减少近30%的尾气排放,这对于节能环保意义重大;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提升3倍,并极大的降低车辆事故率的发生[4]。

3 结束语

尽管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且资源过度开发,人均资源占有率十分低。共享经济以资源共享、产权分离的全新经济形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渠道、打开了新思路。未来我国在共享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应注重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逐渐由C2C+B2B模式转变为C2C模式。此外,在实现有形资产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时间、技能、知识等无形资产的利用效率,使其使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甘俐俐.共享经济现状、问题、决策分析——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 2017(12).

[2]龚德华,魏鹏.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原理分析[J].武汉金融,2017(8):70-71.

[3]汪明珠,尹昊智.共享经济的现状、模式及成因[J].世界电信,2016,29(3):35-39.

[4]邵洪波,王诗桪.共享经济与价值创造——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10).

猜你喜欢

需求者使用权资源
竞争环境下考虑绿色服务的即需平台行为定价研究
需求信息不对称下数据交易拍卖定价机制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江苏省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交换设计与实现
资源回收
中国体育保险市场化发展研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考虑需求者期望的两阶段医疗服务供需匹配方法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实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