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合降逆和胃颗粒联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2018-12-07胡玉玲
胡玉玲
【摘 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合降逆和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服用自拟降逆和胃颗粒,研究组在降逆和胃颗粒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法为我院最新的中医的特色治疗,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降逆和胃颗粒;热敏灸;胃食管反流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1-087-01
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发生于上消化道的动力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及食管导致的反酸、烧心等症状或组织损伤。临床主要表现有反酸、胃灼热、暖气、吞咽困难等表现。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胃脘痛的范畴[1]。查阅国内外资料,目前穴位注射或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胃病介绍较多,如:《光明中医》2016年14期,黄晓超等“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中有研究[2];《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年第3期,李淑云等“针药并用治疗胃脘痛100例疗效观察”介绍有效[3],但西药与中药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未见报道。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将热敏灸合降逆和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呃逆、嗳腐、吞酸等症状,胃镜显示两组患者胃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炎症和溃疡面轻重不等。患者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51.3±18.5)岁,男性78例、女性42例,病程数月至数十年不等。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 ,内镜食管炎分级标准:I级 61例,Ⅱ级 152例,Ⅲ级 27例。将 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不适)病程 >3个月;(2)内镜检查食管中下段黏膜有充血、水肿 、糜烂或潰疡[4]。
1.3 治疗方法
热敏灸部位选择腹部中脘、天枢穴,取艾条围绕点燃后,距皮肤 3—5em施行回旋灸和温和雀啄灸。回旋灸可温热局部气血,雀啄灸强敏化,通经络。灸量以患者感觉温热但无灼痛为宜。放灸时间 15min~30min,1次/d,20次为一疗程。治疗组加服降逆和胃颗粒,其方药组成:代赭石20克、枇杷叶20g、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延胡索15克、鸡子黄10克、白芍10克、姜半夏8克、荔枝核10克、炒麦芽20克。上述诸药为中药颗粒制剂,每剂无菌密封分为2份,分早晚2次餐后热水冲服,日1剂。
1.4 疗效评定标准[5] 疗效判定标准口 显效: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下食管黏膜无充血及糜烂;有效:症状完全消失,夜间偶有剑突下烧灼感,胃镜下病灶面积 <50%;无效:症状及胃镜下病灶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使用降逆和胃颗粒与研究组加用热敏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胃食管反流病 病位在胃,与脾、肝胆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表现为上腹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呃逆、口苦[6]。胃脘疾病多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的气机郁滞、胃失濡养而引发的疾病。但近年研究发现,服用 PPI患者夜间会有胃酸分泌高峰出现,而单纯中药治疗只是通过胃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达到内治其本的目的,却不能表里同治。我们利用热敏灸通过对腧穴的有效刺激,从而调整脏腑虚实、训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的作用,能调整脾胃气血失调,使胃动力加强,提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减少食管内酸反流,改善胃食管运动的协调性而达到治疗作用[7]。我们把传统中医中药治疗一直作为治疗脾胃疾病的首选,而本治疗组却联合热敏灸治疗,运用了表里同治,内和气血,外通经络达到治疗目的。本疗法不接触皮肤,无伤害、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得以健脾升清行气,和胃降浊消痞为治则。用来治疗阴阳两虚,于温中补虚缓急,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热敏灸是我院近两年来引进的最新中医适宜技术。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与虚、痰、湿、瘀有关,针对这一病机采用内外同治,能够增强经络活力,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了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降逆化浊;方法简单,易于指导患者及家属操作。目前国内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无论单纯西医还是单纯中医,都有自身局限性,热敏灸联合中药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根据祖国医学特有的“辨证论治、整体治疗”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补充脾胃营养,增强胃功能;唤醒脾胃潜力自我修复受损胃壁细胞”,起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实践证明,该治疗方法优点在于:一是能够提高经络活力,濡养脏腑,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调理脾胃肝胆;二是患者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可谓之一种绿色疗法;三是操作方便,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效果;四是药物是颗粒制剂,便于携带,服药方便。此法为我院中医特色治疗,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 13(4):226-227.
[2] 黄晓超, 侯满萍.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光明中医.2016, 31(14):2067-2068.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