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Ⅲ类错颌的设计方法
2018-12-07邓斌
邓斌
[摘要] 目的 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Ⅲ类错颌疗效、起效特点,为数字化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2017年2—9月,医院共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Ⅲ类错颌8例,测量184颗牙,对比设计目标以及实际矫治指标。 结果 颊向、舌向、近中、远中、伸长、压低方向上的移动效能分别为(67.4±25.6)%、(68.4±21.7)%、(62.9±30.4)%、(77.2±41.1)%、(60.4±29.1)%、(56.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斜矫治效果与近远、近中的矫治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1、0.681,P<0.05)。 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Ⅲ类错颌疗效尚可,对于近遠中移动需求较高的对象,需要重点提升倾斜方向移动控制。坚持个体化的设计原则,重视倾斜方向移动力矩控制,以增强整体移动能力,最终提高矫治效果。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正;Ⅲ类错颌;数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8(a)-0091-03
Digitized Bracketless Stereotherapy for Class III Wrong Mandibular Design
DENG B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Lincang People's Hospital, Lincang, Yunnan Province, 67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onset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III malocclusion without brackets invisible correctio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digital design. 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September of 2017, the hospital used a non-bracket invisible appliance to correct 8 cases of type III malocclusion and measure 184 teeth, comparing the design goals and the actual correction index. Results The movement efficiencies in the buccal, lingual, mesial, distal, elongate and depressive directions were (67.4±25.6)%, (68.4±21.7)%, (62.9±30.4)%, (77.2±41.1)%, (60.4±29.1)%, (56.1±27.5)%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ect of oblique correction and the correction effect of near-distant and near-medi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641, 0.681,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ith no bracket invisible correction is acceptable. For the subjects with high mobile demand in near and far,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control of tilt direction. Adhere to the individual design principles, pay attention to the tilt direction movement torque control to enhance the overall mobilit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rrection.
[Key words] No bracket stealth correction; Class III malocclusion; Digital design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其医师的关注,其能够实现对牙齿的精准三维移动,使矫治过程可视化,具有美观性、舒适性、方便性、隐蔽性、矫治可视等优点,逐渐成为成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首选方法[1]。Ⅲ类错颌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畸形,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是主流治疗方法,但有报道显示其矫治效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提高矫治器治疗效果值得深入研究[2]。该文以2017年2—9月,医院共采用8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Ⅲ类错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矫治效能,总结设计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共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正治疗Ⅲ类错颌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24岁。纳入标准:①口腔内无缺失牙、重度磨损牙;②以三类错颌入组;③知情同意,有矫治治疗的需求;④口腔卫生习惯尚可。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慢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②合并磨牙症。病例经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治疗 所有对象,都明确适应症,与患者沟通选择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使用GC生产的硅胶印模材料,制得到口内的精准模型。将模型寄到隐形矫正器生产企业,采用三维扫描获得数字化的模型,由公司技术部门设计矫治方案,最终经过沟通后,确认矫治治疗方案。设计粘接矫治附件,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嘱佩戴矫治器,每日佩戴22 h以上,患者刷牙、进食时可以取下,每2周更换1次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若出现附件脱落等故障,需要及时来院提前更换。
1.2.2 数据采集 收集患者矫治设计方案的初始模型数据,按照设计佩戴方案制得的硅胶模型,获得实际模型,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数据的匹配,建立X轴(连接双侧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点的连线)、Y轴(连接中切牙切缘邻接点)、Z轴(过 X、Y 轴交点做与 X、Y 平面垂直的线),匹配模型后,进行牙齿移动量的测量,采集點20000,计算三维移动量。计算目标移动距离、实际移动距离、牙齿移动效能。牙齿移动效能=实际移动距离/目标移动距离×100%=(实际模型坐标值-初始模型坐标值)/(目标模型坐标值-初始模型坐标值)×100%。对比184颗目标牙齿的目标移位、实际移位的轴倾(α)、转矩(β)、旋转(γ)移动方向角度以及X、Y、Z移动方向距离。进行各个方向上的目标牙齿与移动效能相关性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移动效能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不同牙齿、移动方向上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移动效能
倾斜、转矩、旋转、倾斜、转矩、旋转方向上的目标移位、实际移位、效能结果见表1。颊向、舌向、近中、远中、伸长、压低方向上的移动效能分别为(67.4±25.6)%、(68.4±21.7)%、(62.9±30.4)%、(77.2±41.1)%、(60.4±29.1)%、(56.1±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性分析
颊向、舌向、近中、远中、伸长、压低方向上的移动效能与倾斜、转矩、旋转、倾斜、转矩、旋转方向上效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如下。倾斜矫治效果与近远、近中的矫治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够实现牙齿精准三维移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正畸矫治器的发展,对口腔正畸学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该次研究显示Ⅲ类错颌是一种严重的错颌畸形,患者表现为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主要机制为上颌或上牙弓前部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两者兼而有之[3]。在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Ⅲ类错颌,各个方向上的矫治效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方向角度上旋转矫治效能最低,在移动距离上Z方向上的矫治效能最低[4]。不同移动角度、距离上矫治效能存在明显的差异,移动效能在40~95%之间,颊向、舌向、近中、远中、伸长、压低方向上的移动效能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除伸长外为(77.2±41.1)%、压低为(56.1±27.5)%,其他的方向校正效率在60%~70%之间,这与口腔特殊的结构形态、无托槽隐形矫治特点有关。不同文献报道的移动效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在50%以上,在伸长方向上的效能更为理想,可以达到65%以上,尽管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体一致[5]。口腔牙齿本身呈扁平状、狭长结构,故伸长的效能相对较好,当然这也可能与入选对象为Ⅲ类错颌有关,后者主要表现为前后差异,矫治的目标值较大、实际效果也更为理想,故矫治的效能也最好[6]。而在压低方面,因口腔的形态压低的调整更不容易受到重视,同时因口腔开合需求,调整的难度也更大,在矫治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进食的原因的影响,产生矫治器的形变,从而影响矫治的效果[7]。各个方向上的矫治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与患者的病情有关,还与材料的热成形过程、热成形处理的温度与时间、目标牙列的不同部位、模型底座的延伸程度以及操作者的经验技术水平差异有关[8]。许多隐形矫治者佩戴后矫治器会发生形变,这直接影响矫治效果。
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倾斜矫治效果与近远、近中的矫治效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文献调查显示倾斜、转矩、旋转与颊向等方向上存在广泛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在0.4以上,特别是那些牙齿排列严重不齐的对象,反映了矫治治疗各个方向上的矫治作用复杂性[9]。一方面这与口腔形态学特点有关外,还与疾病的类型有关。Ⅲ类错颌多见上下牙、颌的前后差异有关,近远中矫治是重点,在倾斜方向矫治效果较好,则矫治器更容易在垂直方向上抓住牙齿及附加,能够有效的传递足够调整牙齿的力量。牙齿的旋转中心、阻抗中心是影响正畸牙移动的重要参数,隐形矫治器在戴入后近远中的形变大小并不相等,近远中所受矫治力也不相等,这种情况下牙齿不可能产生整体移动,从而影响Ⅲ类错颌的治疗[10]。
因此隐形矫治器利于倾斜移动,则更有助于产生整体移动,特别是引起近远中移动。因此对于Ⅲ类错颌的对象,则需要调整近远中相关控制力,以提高移动量,接近目标矫治量,提高矫治的效能。
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Ⅲ类错颌的设计重点需要放在近远中、倾斜移动相关控制力方向上的控制,坚持个体化的设计原则,分析矫治的需求,从而调整转矩力,以利于整体移动,提高矫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谋远,黄清波,王孔槐,等.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8,38(2):149-153.
[2] 李炎钊,谭家莉,郑钰婷,等.初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Damon Q自锁托槽成年女性正畸疼痛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2):92-94.
[3] 翟明表,孙艳,郭剑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2):228-230.
[4] 杨偲偲,黄远亮,张蕾.应用 CBCT 评价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J].口腔器械材料杂志,2016,25(3):86-90.
[5] 张翼,朱铭慧,付雪飞,等.对比成人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29-30.
[6] 周莉娜,徐庆鸿.健康宣教对青少年隐形矫治病人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105-107.
[7] 张献,黄桂月,黄春明,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的起源及优缺点[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6-8.
[8] 冯翠娟,卢淑娟,李佳,等.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10):593-597.
[9] 柯正建,杨丽荣,罗远.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应用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7,26(8):137-140.
[10] 杜丽玲,陈红等.Invisalign 矫治器牙齿移动效率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7,37(2):166-171.
(收稿日期: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