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济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思政
2018-12-07赵稳稳
【摘要】审美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近二十年,它与物质追求没有关系,其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英美文学课堂引入微电影创作旨在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培养大学生博大的人文情怀,为学生创建浓厚的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不仅熟悉外国历史文化,也熟悉本国历史文化,能熟练运用外语、既具有全球视野也怀揣中国情怀、德艺双馨的高端外语人才。
【关键词】审美经济;审美素质;人文情怀
【作者简介】赵稳稳,硕士,讲师,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外国语分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审美经济这个概念2001年由德国学者格尔诺特﹒伯梅在《审美经济批判》中提出。他认为,在马克思所说对自然进行占有式开发工具的“功利性技术”之外,还存在无物质功利的“享用型技术”。它和物质追求没有关系,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审美情趣而产生,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这样幽默地说到:“我们正从‘肠子经济前进到‘精神经济,因为要填满的肠子只有这么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一种涵盖体验经济的大审美经济已经启幕。这种新生态的经济,其总体特征是以大审美经济为杠杆,逐步实现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同丰富,进而推动人类文明和个体人格的大转型。当今世界,人们正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的剧烈冲击,在这个迅速被比特化、数字化的世界里,稍不留神就会掉队。物质水平的提升、高度机械化与专业化的社会帮助人们节省出大量时间,这对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并衍生出诸如离婚、吸毒、赌博等很多社会问题。很多人觉得物质水平提高了,而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加强。这是因为,幸福是需要体验的,而体验幸福需要较高的审美素質。审美素质低下的人不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在他们的眼里,生活就是简单重复、空虚无聊;他们怨天尤人、低俗乏味,对美的事物视而不见。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艺术到底有什么用?》的演讲中说过一段话: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如果你不重视艺术素质,就会像如今学识不高却想成功一样难。
笔者从事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已七年有余,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通过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形势政策引导学生在“四个正确认识”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经过多年探索与各种尝试,笔者最后选择了以微电影创作为手段,将艺术与创作引入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微电影所具有的草根特质以及其制作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于大学生参与。但是对于没有任何电影制作专业背景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微电影制作耗时耗力,想要出品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绝非易事。因此,在大三第一个学期的英国文学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选取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电影片段,并在课堂前十分钟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运用软件剪辑电影,要学习去欣赏电影中的文学性,学习剧作的构思以及如何将文字故事通过光影剪辑,转化为电影呈现出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准备,学生基本具备制作微电影的能力。在第二个学期的美国文学课上,笔者在学期初将各班学生按教学周数分成14到15组不等,每组4到5名学生,以抽签决定其成果展示顺序,便于学生安排好时间,提前准备。教师基于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性学习教学策略,给学生下达任务目标,发放任务材料,要求各组学生进行文学微电影拍摄创作,电影时长不超过十分钟,需满足微电影创作的基本要素,可将课堂上学过的作品进行改编,也可以社会热门事件为创作素材,深入挖掘作品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每周美国文学课开课前十分钟进行视频成果展示,好的影片还可在各班间共享、互评。学期末,笔者将学生创作的文学微电影按照班级整理归类,并刻成光盘送给同学们作为Ta们文学课堂的毕业礼物。拿到凝聚了自己心血的作品,学生也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满足。
拥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大学生,不应是只会追求物质享受的群体,更应重视精神需求,具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具备感知真、善、美的能力。英美文学课堂的课程思政,是指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要着重于为学生创建浓厚的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不仅熟悉外国历史文化,也熟悉本国历史文化,能熟练运用外语、既具有全球视野也怀揣中国情怀、德艺双馨的高端外语人才。将审美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二者共同使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不断变化和提升,通过教育使他们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将审美、知性、德行进行统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屈.审美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2]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中信出版社,2006.
[3]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18/content_41751662.htm[OL].
[4]http://www.sohu.com/a/196114678_309102[OL].
[5]白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审美趋向探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