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预习

2018-12-07钱晓蓉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自学能力课前预习

钱晓蓉

摘 要: 作者结合新课程标准,从预习要指导方法、精心设计训练、督促检查三方面阐述课前如何预习才是有效的。课上怎样评价预习才能使预习成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伏笔。

关键词: 课前预习 自学能力 教师主导 高效课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做好预习,发现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的地方,为听课确定方向,直接影响听课效果。同时,预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预习的好处很多,现在很多老师重视课前预习,可是上课效果并不理想,预习无效。究其原因:预习作业一些老师布置得很笼统或者不知道怎么布置预习作业。另外,老师并不检查预习情况,使预习流于形式。因为预习作业布置没有目标,内容不明确,流于形式,导致学生预习和课堂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预习怎样才有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使预习有效、高效。

一、 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刚从小学升上中学的初一学生往往很想学好语文,却茫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时就应该及时帮助和引导他们。因此,每当我教初一学生的时候,都不惜在课堂上花足够的时间手把手地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尤其是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通常是在课堂上结合某一篇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习指导:

1.读,这是学习的重要一步,同样是学生预习的第一步。读,要求学生集中精神对整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在整体层面上把握文章的意思,快速有声朗读或默读整篇文章,并根据教师在教学中的提示内容、注释或联系写作背景等内容深入思考,对文章大意进行辨识,了解课文的主旨,从整体层面感知所学文章。例如在初一课文《春》的预习中,我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足够时间对整篇文章进行默读,学生通过默读这一预习方式感知到这篇课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春天的事物,并由此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进而赞颂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课文预习方式,学生在把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全面掌握学习重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便可做到游刃有余。

2.画,同样是语文预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完成课文的默读之后,将文中的生词、难句及重点内容用不同的符号标识出来。如用“1、2、3、……”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在生僻字的下面用“△”标出,利用“——”将文章中的成语标识出来,同时可用波浪线标出自己认为文章中最优美或最欣赏的句子,并用问号在文中标识出认为难以理解的句子。例如在预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同学们都能按照我提出的预习方式在文章中做记号,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同学们还对文章中运用得较为巧妙的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了标注,并在随后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出了文章的疑难之处。

3.查,对文章中不懂的内容进行查阅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语文预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我要求学生在开学之初购买一本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便遇到生字或成语时快速查阅,例如学习课文时遇到了很多以前没学到的生僻字和词组,在课文中也没有注释,学生在预习时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很快掌握了词组和文字的含义,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整篇文章。若只等老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生字和词组进行详细解释,则不仅学生变得被动,同时耗费大量时间,课堂教学效率将会降低。

4.思,在預习过程中预留足够的时间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是语文阅读的核心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标题和内容的关系,思考作者所处时代环境和文章反映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并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例如学习课文《春》时,文章的结构安排为首段盼春,中间描绘春天的美景,文章结尾对春天进行赞美,层次结构非常清楚。若学生能够在预习时从整体结构的层面把握文章的主体,并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则对于后续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疑,对文章存有疑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是学习文章的重要一步,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展开深入的学习后就会对文章存在一定程度的疑问或疑虑,这就需要学生在思考全文主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发现疑问时可在书中做好标记,并在课堂中提出来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从而快速、高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虑。例如学习《雨的四季》这篇文章时,有学生在通读全文后提出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这一句中用“热烈”形容夏天的雨的性格是否有失妥当?这就说明通过预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6.议,这是预习后进行讨论的环节,虽然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预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是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和看法要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之后才能明确,这里所说的议就是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看法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预习效果。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预习指导,学生可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坚持下去必然对其学习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

二、预习作业,恰当设置

预习指导完成后,预习这个环节就应该安排在课前完成。为了敦促学生预习,落实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认真设置预习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讲究少而精,让大部分同学都能顺利完成。例如让学生为每篇课文准备预习表格,并在预习过程中按照表格提示将其完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笔习惯,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其学习需求有所差异,这要求老师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降低作业门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最大的效果。

在检查作业时要坚持教学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不能单方面要求一方,教师要勤于执教,每天坚持检查同学作业。我通常将作业检查安排在早读,让学生把作业放在桌上,在不耽误他们学习的情况下完成作业的查阅工作。

当然,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同学,预习这个环节还是会被疏忽的,有同学甚至偷懒不做。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他们常会抄袭其他同学的预习作业。光靠做作业还不能完全落实预习这一环节,这就要使用预习检测进行巩固。

三、 课前预习,督促检测

初一课文《春》设计的预习检测题是:

(一)填空(20分):本文的作者是___,文章的体裁是___

(二)给下面生字注音(20分):酝酿( )抖擞( )

(三)写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20分)

(四)写出课文中你喜欢的一个句子(20分)

(五)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20分)

题目印在一张三十二开的纸上,检测时间安排在课前五分钟内完成,其中包括发试卷、完成作业、交叉评改、试卷传给小组长等,老师紧接着上新课。试卷课后由科代表登分。由于预习检测题目不难,学生只要能按以上步骤认真预习课文,就能轻易拿到漂亮的分数。这样能增强他们成功的喜悦感,激发他们预习阅读的兴趣。

课前检测不仅适用于新课的预习检测,还适用于复习课的检测。如初三复习时,共有五十多首古诗词要背诵默写,我把这个任务量化为每天检测一首,当堂过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即使其他科目完全放弃学习的同学,也不会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因为他们能从这里拿到满意的分数,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保证中考时,在古诗文默写方面不丢分。

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只要老师落实好预习检测,就必然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 如此,自学能力随之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总之,重视预习,强化预习的有效性,让预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让预习成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伏笔。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李雁冰.课程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自学能力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