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池州主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

2018-12-07梅琳李晓保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旅游景区

梅琳 李晓保

摘 要: 作为公示语翻译的重要组成,目前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仍未受到普遍关注。其不但关系景区对外形象的树立,还影响地方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池州主要旅游景区,收集真实的双语语料,通过描述性翻译研究,探索本地区公示语翻译规范,为未来景区公示语翻译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公示语翻译 旅游景区 描述性研究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安徽省“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城市,池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重要的旅游战略地位。旅游景区公示语是池州旅游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国外游客了解景区信息的最直接来源。目前,池州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有限,只粗略涉及九华山景区、杏花村景区公示语翻译,未形成规模性、系统化研究。鲜少有学者关注池州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建设,作为未来公示语翻译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规范性研究未获得足够重视。

与规约性翻译研究不同,描述性翻译研究侧重于了解译者的实际翻译行为。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Toury(2007)指出,描述性翻译研究针对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进行描写,并通过对具体翻译个案的描写和分析归纳出对翻译实践具有示范或启示作用的理论原理。国内学者(廖坤慧,2015)结合我国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实际,认为翻译规范化表现为形式、内容及文体三个层面的统一。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杏花村风景区、蓬莱仙洞风景区、牯牛降风景区、九华天池风景区、齐山风景区、平天湖风景区等主要景区。采用前期拍照后期转录的方式,收集了以上景区的主要公示语翻译,从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形式规范化、内容规范化、文体规范化三个层面进行描述性研究。

一、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形式规范化

翻译形式规范化包括翻译用语规范化和翻译书写格式规范化两部分(倪方,2014)。其中,翻译用语规范化主要从单词拼写、词汇选择、语法使用等角度进行观察研究;翻译书写格式规范化主要从大小写选择及标点符号使用等角度展开调查。

多数景区公示语翻译做到单词拼写准确,但牯牛降景区、九华天池景区仍存在少数拼写问题。在牯牛降景区,“特殊人群接待处(军人、老年人、学生等)”被译为“Priority Reception(Solders, Senior Citizens, and Students etc.)”。在九华天池景区,“小心滑倒”被译为“Be carefule! Slippery after raining!”。甚至在九华山景区,也存在“景区大门”被译为“Scenic Area Gatet”的简单拼写错误。此外,同一单词存在不同拼写方式时,各景区多倾向于选择国际较为通行的拼写方式。牯牛降景区公示语翻译则存在此类问题,特别是对“中心”的翻译,存在Center与Centre两种版本,其他景区更偏向Center这一较为通行的拼写方式。

面对同一概念不同词汇选择时,多数景区能够选择国际上较为通行的英文表达: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多遵循通名追求准度的原则,如“亭”主要景区均选择了“Pavilion”一词,“旅游景区”各景区倾向于译为“Scenic Area”。但部分景区对“卫生间、出口”等词的翻译存在问题。在九华天池景区,“卫生间”被译为“Restrooms, Travel Toilet, Men, Women, Female, Male”等多种版本,十分杂乱。在牯牛降景区,“卫生间”被译为“Toilet, Ladies, No.3 Restroom, Gents, Restroom, Women, Men,Washroom”等不同版本。在九华山景区,“卫生间”被译为“Toilet, RESTROOM-MEN, RESTROOM-WOMEN, toilets, Restroom, MENS ROOM, WOMENS ROOM”等版本,“出口”被译为 “Exit, Way Out”等表达,缺乏一致性。在九华天池景区,“出口”被译为“Exit, Exports”等形式,甚至存在误译情况。一词多译容易误导国外游客,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多数景区公示语翻译能够做到语法上基本正确,但部分景区公示语翻译尤其是景点介绍翻译存在明显语法问题:时态问题,三单问题,甚至无法成句。以“水深危险”为例,九华山景区译为“Water depth risk, Water depth risk safety”;平天湖景區译为“The depth of danger”;九华天池景区译为“Water depth is dangerous, DEPTH HAZARD”;杏花村风景区译为“THE DEPTH OF DANGER”。以上译文无法成句,不符合语法规则,易误导游客。

景区公示语翻译多遵循以下大小写原则:所有字母全部大写;第一个单词和所有实意词的首字母均大写。但景区内部公示语翻译存在大小写原则不统一的问题,在牯牛降景区、九华山景区、平天湖景区、九华天池景区及杏花村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均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大小写原则,缺乏一致性。特别是景点名称中专名的翻译,多数景区选择汉语拼音书写时,专名拼音通常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中间不空格。若使用连字符,则连字符后面单词的首字母大小写视其为实词或虚词决定。部分景区景点名称中专名翻译时未坚持遵循以上大小写原则,如牯牛降景区中“五福泉”被译为“Wu Fu Spring”;九华山景区中“闵公殿”被译为“mingong palace”;蓬莱仙洞景区中“天狗望月”被译为“Moon-watching Dog”;平天湖景区中“平天湖”被译为“PingTian Lake”,在大小写方面较为混乱。

大多数景区公示语翻译中标点符号使用准确,但部分景区在景点介绍翻译中标点符号使用存在问题:滥用逗号、误用斜线号、漏用标点。在牯牛降景区中,“注意安全 请勿摇晃 限行六人”被译为“Watch Out, No swaying with 6 people Maximum”;在蓬莱仙洞景区关于罗纱帐景点名称的介绍中出现了一逗到底的情况:“there is no water sediment, calcium containing stalactite only, so together with large area and high purity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lization, this unique hole in Penglai, so the ‘four of the first cave”;在九华山景区,“旅游蹬道小心台阶”被译为“ROCKY MOUNTAIN PATH/MIND YOUR STEP”,此处斜线号应改为分号;在九华天池景区,“废物不乱扔举止显文明”被译为“DONT THROW THE WATSES MANNERS SHOWS CIVILIZATION”。

二、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内容规范化

翻译内容的规范化关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入语内涵的处理,特别当译入语体现了本土的文化内涵时,译者们如何进行取舍。景区公示语翻译内容规范化突出表现在译者对景点名称的处理及对景点介绍中文化典故的处理。根据翻译产生的不同交际质量与效果,刘宓庆(2005)将翻译功能划分为三个层次:只求达意;满足交际,尚能传情;传情达意。译者在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对于翻译功能的选择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景点名称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专名加通名,专名。其中通名通常反映景点的属性,即类别;专名反映景点的独特之处,往往包含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朱小美,2012)。池州市主要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倾向于达意的同时传情,不仅将译入语的基本信息传达出来,还能体现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少数景点如牯牛降景区依赖于汉语拼音拼写景点名称专名,避免了复杂的解释。例如,“子陵桥”被译为“Ziling Bridge”;“石公桥”被译为“Shi Gong Bridge”。多数景点选择对专名进行意译,实现了基础的传情达意。例如,在蓬莱仙洞景区,“龙宫”被译为“Dragon Palace”,“八仙过海”被译为“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在齐山景区,“翠微亭”被译为“Pavilion of the Shady Retreat”,“玄武石”被译为“the Stone of Tortoise”;在杏花村景区,“问酒驿”被译为“The Courier Station Where Du Mu Inquiring about Tavern(Wenjiu Yi)”。部分景区景点名称专名翻译存在双重标准,如九华山景区、九华天池景区等,既存在汉语拼音拼写的情况,又发现意译的案例,甚至一个景点名称存在两种译法,规范性有待加强。

关于景点介绍中文化项的翻译,多数景区选择汉语拼音拼写,不利于游客理解景点背后的文化内涵。在牯牛降景区对天作迷宫景点的介绍中,“当地村民在此洞中躲过了“长毛”的追杀”被译为“the local villagers escaped from the pursuit of ‘Chang Mao by hiding in the cave”,译者并未对“长毛”进行解释,国外游客很难理解其准确含义。在九华天池景区对法海禅寺的介绍中,“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被译为“who was native and always the first among examinations from country test, Fu test, Yuan test ...”,译者并未对乡试、复试、院试的内涵做出解释,影响游客的理解;“建文帝之礼部右侍郎”被译为“Libu shilang in the dynasty of Jianwen Emperor”,译者关于礼部侍郎缺乏必要的背景信息介绍,导致理解障碍。

三、旅游景區公示语翻译文体规范化

纽马克指出,文本功能决定语言功能,同时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文本可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及号召型文本。旅游景区公示语在传递基本信息的同时,强调与游客的互动交际功能,其在本质上更接近号召型文本。多数景区的公示语译出语在文体方面与译入语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具备了一定的号召功能。在九华山景区,“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被译为“Life exists even in flower and grass, any leave needs care”,基本保留了该公示语的号召功能。在平天湖景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被译为“Quietude Promotes Learning; Frugality Cultivates Virtue”,保留了译出语简练睿智的文体风格。少数景区译出语在文体方面与译入语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影响游客对基本信息的理解,即公示语的交际功能无碍。特别是在九华天池景区的景点介绍中,译出语讲求情感表达,措辞抽象雅观,但译入语注重理性分析,措辞形象具体。例如,“松,石之景太刚,水,柳之境偏柔。唯天池水杨,松之干,柳之姿,攲石临水,刚柔相济;坚强博大,仪态非凡。天池水杨之大之多之刚之柔,景致罕见。”被译为“The poplars at the waterside of the Heavenly Lake combine the sturdiness of pine and tenderness of willow. Standing by the side of rocks and overlooking the lake, each poplar shows a unique gesture.”,文体风格发生了改变,但不影响公示语信息的交际功能的实现。

四、结语

随着池州涉外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公示语翻译规范化建设不仅影响国外游客从景区获得的信息质量,更影响池州旅游发展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分析池州市主要景区公示语翻译,发现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在形式、内容、文体三个层面总体上存在普遍性规律,细节上存在不规范之处。通过描述分析提取的普遍性规律,能够为未来本地区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提供理论指导。由于研究时间及语料范围的局限性,研究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廖坤慧.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解说词翻译规范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2]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8.

[3]倪方.旅游景点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规范化研究——以江苏省部分旅游景点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7).

[4]朱小美,陈蕾,陶芳芳,袁刚,伍彦.安徽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名称英译的描写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6).

[5]Toury D..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7:1.

猜你喜欢

旅游景区
基于互补资产的旅游景区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