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快乐阅读的教育要素
2018-12-07吴真
吴真
【摘 要】良好的早期阅读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系统的思维逻辑体系,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我认为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主要过程是:构建阅读环境,建立阅读活动规则,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采用激发阅读兴趣,进行快乐阅读体验等策略,以此来培养幼儿对书籍的情感,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爱上阅读并快乐阅读,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规则;阅读体验;指导策略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学符号的兴趣”,这些要求符合幼儿喜欢听故事、喜欢看简单的图书的天性。另一方面,这也是幼儿此时期发展语言与思维的要求。幼儿期作为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恰当地把握住这一时期,让幼儿获得良好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这需要我们把握好教育要素,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建立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阅读顺利进行的前提。在熟悉、舒适、清静的阅读环境中,幼儿若不受到无关干扰,会解放自己的天性,能够主动进行阅读探索。安静的环境、温馨的布置、适宜的光线等都是语言阅读的环境要素。我们幼儿园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专用的图书和阅读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会感到放松、舒适。当专门的场景与阅读联系起来后,幼儿会很快进入状态,这些都有利于他们的阅读。
从色彩的选择上,以冷色调为主。这类颜色清新淡雅,易使人心绪宁静。同时提供一些靠垫、躺椅、小沙发等,让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喜欢的姿势去看书;还挂上可爱的布制图书袋、图书吊柜、简易的书架,用于摆放书籍。让幼儿从阅读中发现乐趣,有利于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在布置时,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注意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以及同一班中不同性格、处于不同发展层次孩子的特点,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阅读区中找到自己的舒适位置。
如:小班的幼儿,刚刚离开家,思家的情绪比较浓,就张贴一些幼儿在家或在园与父母亲同乐的照片;吊挂一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小宠物玩具。还有一方面教师在悬挂书袋、图书吊柜时,要保证小班幼儿伸手能取到柜中最上层的书。大小书分开摆放,以便幼儿区分大小,并形成按序收放的习惯。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在区角内提供的物品尽量避免新颖性刺激,让幼儿有充分接触环境的机会,使新鲜感转化为熟悉、舒适的感觉,使他们的兴趣点更多地集中在图书和图书袋上,当其受到区角内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及丰富的图书刺激后,就会自然激发起主动阅读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在以往也得到了锻炼,因而语言阅读区域的环境就要进一步考虑他们的主动性,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参与布置。中班的幼儿各方面发展介于小、大班幼儿之间,可布置一个语言阅读区域的雏形,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丰富区域的愿望a,教师对幼儿参与的行为应多给予支持、帮助和赞赏,让幼儿感受到动手、动脑布置的乐趣。
二、建立入区阅读规则,在快乐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引导幼儿做个文明的读者,就需要设立一些规则。规则应该易于理解,也应相对宽松。为了让幼儿在阅读氛围中主动接受规则、遵守规则,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1.在轻声吟诵中懂得规则
我们将幼儿阅读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阅读儿歌,将规则童谣化、趣味化。如:我是小小的阅读家,轻拿又轻放……。每次阅读前,幼儿一起念一念“阅读歌”,优美的曲调,压韵的词句,将阅读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规则轻松传递给幼儿,教师不用生硬地提出要求,幼儿就明白“我该怎么做”了。
2.制定合理入区人数规则
若阅读区人数过多,就不利于幼儿安静、高效的阅读。根据班级中阅读区地方的大小,通过贴小脚印、佩戴区域标志等形式,表示入区幼儿的人数。如小脚印,一方面能帮助幼儿了解脱鞋进区的规则,脱鞋子并把它放在鞋子的“家里”,另一方面,剩下的脚印起到很好的人数限制作用。
3.言行榜样建立规则
规则执行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全体幼儿顺利的阅读,这一点需要不断传达。具体来说,强化方式有多种,可通过表扬即正强化,让其他幼儿关注、对照正确的行为。如当教师发现幼儿有不当行为时,可以利用他们想寻求关注和表扬的心理,表扬做得好的幼儿。这一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
三、投放合适的阅读材料,感受成功的阅读体验
投放多种图书资料可以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阅读水平。阅读区的材料种类要尽可能的广泛,除传统书籍外,还应包括各种音像制品、图片、立体书籍、道具等,各种静态、动态的材料,不仅锻炼幼儿的书面阅读能力,还使他们手、口、眼并用,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锻炼。
1.视觉类:图书、画册、图片、影像,以及根据幼儿近期关注的焦点话题自主设计而成的图文板块面。如以“春天到了”為题,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来的、孩子们自己发现的、与春天有关的内容:“我看到桃花开了”“我发现小树发芽了”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自己收集、自制图书等材料,动手布置小画面。教师可提供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与内容吻合的背景,如与春天主题相关的桃树背景等。
2.听觉类:通过配乐故事,儿歌、散文,运用轻柔的音乐磁带及录音机、耳机等,幼儿可以自主的操作,也可以把幼儿自编自讲的故事录下来,放给他们听,甚至可以让幼儿自己来录音。
3.操作类:提供图、文配对材料,大班的幼儿可两人玩配对游戏,或看字做动作、看动作猜字等。表演方面的有手指玩偶、提线木偶、动物或人物玩具、其它辅助道具,以及多种场景背景材料等。这些都供幼儿进行舞台表演,表演的内容主要来自所阅读的图画书以及对于书中情节的想象、发展。这样把阅读与表演连结起来,能够加深阅读理解的程度。
提供材料时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更新,丰富内容。新刺激的出现有利于保持儿童的阅读兴趣。幼儿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注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之间已有较大差别,应为他们提供主题不同、难度各异的书籍、图片等,如大班科普类图书、中班游戏智力类图书、小班人际关系类的图书等。总体上,读本内容应以彩色图片为主,故事情节应相对简单,且书中的事物幼儿应较为熟悉。在整体教育计划上,每天应留够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自己阅读,这能够让幼儿的阅读经验得到应用和加强。还可以将每期更换的图书与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保持同步,以加深幼儿的印象,提升教学质量。如在主题“春天来了”活动时,及时在大班区角内提供有关蝌蚪、青蛙的科普书籍和故事书,自然地调动了幼儿阅读的愿望,丰富了他们对蝌蚪的认识和了解。
四、多种指导策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1.运用悬念、猜测、遮挡等手段,让阅读具有神秘感
指导幼儿阅读图书,并不一定要让他们直接观看或直接讲述。在阅读时人为设置悬念,会使孩子觉得好奇,往往集中注意力于这个悬念上。这样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想知道下一页图书里有些什么。教师可以通过“猜测”和“遮挡”的方法来增加孩子阅读悬念。孩子们往往对“猜一猜是什么”充满了好奇,会主动进行各种猜测,这时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语言能力也得到锻炼,在发言时有时还会进行争论。能够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看封面猜书名,读书名猜人物、情节,由角色的表情、动作猜测他的情绪,由角色的语言、反应猜测后面的情节等等。
2.鼓励幼儿主动提问,积极探究图书的内容
在图书阅读中,教师往往通过提问来让幼儿理解图书,这些提问往往是从教师自身出发的。如“图片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心理在想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孩子会感兴趣吗?到底哪些问题是幼儿真正关心的、想弄清楚的?如果教师只依靠自己的专业性,很难回答这一问题。
因此,教师应从幼儿自身出发,关注幼儿对哪些更感兴趣和对哪些内容的理解感到吃力。比如:“图中有三个小朋友,其中两个小朋友围着电动玩具,很开心地玩着,而另一个小朋友却在一旁满脸的不高兴。”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一般提三个问题:“有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一起玩?”而孩子关注的多半是画面中几个孩子的表情:“那两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高兴?而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开心?他想干什么?”往往教师没有机会让孩子来表达心中的疑问和困惑,这样就不能诱发幼儿阅读的主动性和兴趣。
因此,从小班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幼儿提问题,到了中大班,应逐步将提问权转移到幼儿身上。无论问题有多么浅显或者偏离主题,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理解,不能简单否定,要引导他们的兴趣,接着通过师生讨论、小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最终主动达到对故事的理解,并乐于阅读。
3.运用活泼有趣的方式,让口语表达变得形象生动
幼儿阅读时注意力容易分散,要让幼儿充分理解阅读内容,除教师的导读、朗读外,还要让他们主动乐于去说。其实让幼儿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能力培养方式。当然,这需要教师使用适当的方法,保证每个幼儿都参与,也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
图片故事接龙与故事表演都是很好的方法。先把孩子们分成若干组,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准备,然后请每组成员依次讲述图片上的内容。这种方法对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用于大班。还可以反过来,听讲述猜图片。通过讲述或表演,幼儿来猜测是哪页图片的内容。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大班。也可通过扮演角色,边表演边讲述。例如,图书中动物富有特点又非常可爱的动作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模仿的。教师可选择易于表演的片段,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并讲述内容,因为幼儿对表演的热情高,無论是小班还是中大班都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加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家园拓展阅读,满足幼儿阅读欲望
儿童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使阅读成为兴趣而不是任务,这需要家长与园方共同协作。
在幼儿还不能有效阅读或者是刚刚开始拓展阅读时,可以指导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带有简单图片的杂志或者是广告目录,然后慢慢引导幼儿认识其中的图片。最终使幼儿适应这种主动认识的模式。当幼儿适应后,家长就可以准备一些经典的幼儿读本。家长在讲故事时,最好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解释图画的内容,保证故事的流畅性,即不给幼儿设置理解障碍,还要允许幼儿进行适当的想象。还要指导家长注意循序渐进,即儿童书的阅读,注重由简到繁复。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不要单纯地讲述故事,要引导孩子进行互动。
亲子共读以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自制图书。这种方式既加强了亲子之间的交流,又让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家长可以利用制作完成的图书与孩子一起编出不同的故事。最后,还可以以自制图书为例,教育孩子要爱惜书本,改正不爱护书籍的不良行为。
总之,把握好早期阅读活动教育要素,在教师与家长精心组织的、激发阅读主动性的阅读活动中,幼儿能得到无穷的乐趣并快乐参与阅读,在自主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的同时,也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等能力,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6.2
[3]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