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问题导向法在《电路与电路图》教学中的运用

2018-12-07刘雯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9期
关键词:电子问题导向电路

刘雯琳

【摘 要】中职工科课程教学素来以内容枯燥、学生厌学而闻名。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情、学情分析不准确,目标设置不合理,方法选择不恰当等。本文选取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电路与电路图”教学内容为例,简单分析问题导向法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并展示课堂教学完整流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子;电路;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是指教師有针对性的预设或呈现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思考对策,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参与,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运用课堂教学全程,也可以仅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节点,因教学内容而异。但大致在逻辑上呈现“教师设疑—学生释疑—再疑创新”三点式的教学思路。下面,我就以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电路与电路图”教学内容为例,简单分析如下:

一、教师精准设疑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教师来说,课堂上哪怕是一个小小问题的呈现,也是个人学科素养的高度凝结。这个问题的设置至少应该在难度和效度方面有恰当的体现。

所谓难度,就是反映问题的难易程度,即该问题被解答的成功度。太难,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调动不了学习积极性;太易,则达不到设疑的作用,引不起悬念。只有难易适度,让一部分人成功解答产生兴奋感,进而对另一部分未能成功解决的学生起到刺激作用,课堂气氛才能被有效调动。我认为,问题的难度设置是基于学情分析而产生的,即:我的学生已经有什么基础,学习本堂内容时有多少人掌握了之前的内容,他们能否带动这个问题趋向正确解决的方向?

在“电路与电路图”这节教学内容中,大纲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主要有: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三种状态;2.电路元件符号。要求学生能达到的能力目标是能认识电路元件符号和组建基本电路。那么,针对以上内容,我就充分考虑到,本门课程开设在中职一年级,为基础性课程。这节课程是与初中物理学科“电”相关内容衔接的,学生曾经在教师的指导下做过简易的分组实验,对电路知识已有基本的了解,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选择电路组件。于是,我就把全班45人,预先分成9个小组,每5人为一组,设置电路组建竞赛活动,作为本堂问题导向教学的切入点。将本堂教学的问题一开始就要导向到“电路有哪几种状态?”接下来在这三种电路状态中,引入电路图和电子元件符号识记教学,完成教学内容。

所谓效度,则是设疑内容与本堂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既要能让问题呈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让问题解答能准确导向到即将要进行的教育教学内容,而不旁逸斜出,制造混乱。前面讲过本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此不赘述。我要说明的是,问题效度的设置,更加侧重于教师对大纲的研读,和对教材的理解与二次加工。其实,根据教材的要求,本堂应该达到的目标还很细、很多,但是我将其整合,便于自己开展切合学情的教学活动。

二、学生积极释疑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让问题成功主导课堂教学的方向,让学生毫无意外的落入“问题陷阱”。我要求学生们在5分钟内,完成分组实验,成功组建电路。结果,这9个小组分别出现了这样的状况:4个小组不亮灯,3个小组先后灯亮了,还有2个小组则出现了惊悚的尖叫——灯“爆了”。一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有得意洋洋的呼朋引伴来观看的,有忙得东抓西挠却仍然满头雾水的,还有面对面目全非的组件头冒“青烟”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鸣金收兵,我问:“为什么有的亮了,有的不亮,有的烧焦了?”并把这三个问题分别交给出现三种状态的小组成员,让他们相互咨询和释疑,并规定在10分钟内将情况汇总,选举代表作总结性发言。我气定神闲地在旁边观看,并不急于讲解。于是,他们相互讨论。

最终,最先成功的3个小组,成功的总结出了他们实验成功的原因:正确选择了电源、负载、导线和辅助设备(开关)4个电路基本组件,并让电源正负极正确相连,形成了闭合回路。他们之中,有1个小组绘好了电路图,将本堂教学推向下一个环节——“电路图”的教学。其它小组,分别归纳他们实验不成功的原因——断路、短路,尤其是出现“短路”现象的组,可谓记忆深刻。该环节预设了10分钟时间,此时课堂时间已经过半。

为了加深印象,同时整改问题,我又主导了“电路图”绘制大赛,开展本堂教学的第二个问题导向“基本电路图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画吗?”5分钟后,我让出现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现象的小组各推举1名代表上黑板绘图,同时要求下面的每一名学生绘在纸上,作为课堂练习上交,总共10分钟。此时本课堂时间已经到35分钟了。

当两轮竞赛完成,课堂出现的两个高潮过后,我再次抛出疑问:“你知道的电子元件符号有哪些,能否画出来?看谁画得更多。”问题将教学内容导向了本堂的第三个内容,时间设置为5分钟。

三、再疑实现创新

作为课堂尾声的最后5分钟,我整理好同学们绘制在黑板上的电路图,并要求9组实验全部成功后,我再次提出疑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负载只有灯泡吗,你还知道哪些电源、导线和开关?”在这最后的5分钟里,我利用事先准备的视频、图片展示部分电子产品及其使用的情况,布置作业。

作业是事先经过设计的,即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开展社会调查,看一看我国近年来有哪些电子产品创新,这些产品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你打算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从事电子产品创新?

这是一道似乎永远无解的疑问题,但我们重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对孩子们思维的历练,而并不需要马上知道结果,不是吗?这就是本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情感目标。

至此,“电路与电路图”一课暂告一段落。在本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问题设置起到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收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雅萍.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2]任恩刚.如何培养教师的生成教学能力[M].漓江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猜你喜欢

电子问题导向电路
电路的保护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