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2018-12-07朱航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手术配合探查胆总管

朱航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15例。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5±35)min,出血量(85±30)mL。术后活动时间(48±8)h,术后住院(7±2)d,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通过良好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配合;护理

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而自1991年Phili D报告首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由于其既有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直观方便的优点,又具有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所以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1]。我院结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评估患者全身一般情况、胆道及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手术指征的胆石症患者15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给予精心的手术配合和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3~75岁。既往均无上腹部手术史,术前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12例,单纯胆总管结石者3例,且胆总管扩张,直径10~25mm。

手术方法:患者均全麻插管,取头高脚低向左侧倾斜位。常规采用4孔,建立气腹压力12~14mmHg。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放置生物夹,电勾离断膽囊动脉,牵拉胆囊管,解剖暴露胆总管,经穿刺证实后用胆总管切开刀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10~15mm。术中胆道镜经剑突下Trocar置入,通过取石网取尽结石,经胆道镜注入生理盐水冲洗胆道上下两端。选择相应型号的T管,以防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经窦道再次取石。将T管修剪合适后从剑突下Trocar置入,将T管两短臂置入胆总管内,用4-0可吸收线全层缝合胆总管前壁,将T管长臂经右肋缘下 Trocar引出,向T管注水40~50mL,观察胆总管缝合处有无渗漏。切除游离的胆囊,自剑突下切口取出,腹腔引流管自右腋前线肋缘切口引出。解除气腹,关闭切口。

手术护理:(1)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术前1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与患者沟通手术目的、方式,讲解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区别,强调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让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与生理准备,这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2]。阅读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难度,与手术医生沟通是否存在中转开腹的可能,做好充分准备。②肠道及皮肤准备:交代患者术前禁食禁饮12h,术前1晚清洁灌肠。检查患者腹部皮肤情况,脐部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切口,嘱其彻底清洁。(2)术中巡回配合:①仪器设备准备:术前检查气腹机、二氧化碳气压、冷光源、监视器,确保性能良好,把腹腔镜监视系统、胆道镜显示器及高频电刀放置于患者右侧,术者站于患者左侧,电刀脚踏放于术者位置。②体温护理:患者人室前,调节手术间室温22~25℃,湿度50%~60%。在手术床上放置减压体位垫和保温毯,将保温毯加热至36~37℃,维持患者体温正常。术中准备加温的静脉液体及冲洗盐水。注意保暖,预防术中低体温[3]。③麻醉配合:患者人室后,根据手术安全核查单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开放静脉于左上肢,左上肢不可过度外展,防止牵拉损伤臂从神经,将右手包裹于身体侧,以方便手术操作[4]。协助麻醉医生实施全麻插管,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④体位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在镜子进入腹腔后,首先降低手术床,再调整至头高脚低位(15°~30°)并向左侧稍倾斜,增加手术野的暴露。并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手术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5]。⑤气腹护理: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身体素质设置好气腹压力12~14mmHg,进气量开始为1L/min,确认在腹腔后调至2.5~3.5L/min。充气时要先慢后快,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3)术中洗手配合:①洗手护士提前20min洗手上台,整理器械台及腔镜器械,熟悉腔镜器械的名称及用途,检查器械性能及完整性,包括清洁度、装卸性、功能性3个方面[6]。在使用及清洗过程中,注意细小物件的保管,以免丢失或遗漏于腹腔,及时检查,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②洗手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和胆囊三角的解剖特点,器械摆放有序,轻拿轻放。术中注意胆总管的保护,切开胆总管时准备胆总管切开刀,电凝胆总管前壁血管,提醒掌握通电量及时间,还有胆总管的全层缝合不要太多,避免术后胆总管狭窄[7]。③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取胆囊和结石时准备自制标本袋,避免胆汁污染腹腔和结石残留在腹腔内[8]。更换器械时主动把器械放入Trocar人口,减少手术医生镜下操作难度,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风险。(4)术后护理:①手术结束为患者加压捆绑腹带,粘贴各管道标识名称。查看负极板处、骨骼突出处皮肤情况,待患者清醒后拔管护送至病房。②转运患者时,保持静脉通畅,防止滑脱、阻塞、渗漏,妥善固定T管、腹腔引流管、尿管,避免扭曲、折叠、受压,观察引流袋的量、颜色及性质。③到病房后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4~6h,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变化,交代家属为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各管道的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引流袋位置不能高于引流管平面,防止污染和堵塞。术后第2天早期下床活动,开始进流食。胆道残留结石,术后4~8周经T管窦道取尽结石。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在LC同时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5±35)min,出血量(85±30)mL。术后活动时间(48±8)h,术后住院(7±2)d带T管出院。术后4~8周常规T管造影,无异常者夹管后拔出,无一例发生胆漏、胆道狭窄、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讨论

在临床护理中,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准确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得以高效、优质完成的重要保证。加强术前宣教与访视,加强医护患三方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熟悉各种专科手术步骤的同时,还要熟悉各专科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提前备齐手术物品。护士要遵循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从容配合、术后总结经验的服务理念。不断总结手术配合经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手术配合方案,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准确有效的配合。通过细致、精心、良好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达到安全、微创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晓初,熊沛,付江华,等,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的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微创外科杂志,2002,2(6):390-391.

[2]陈大伟.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分析腹腔镜疝修补的选择-TEP与TAPP[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4):79-80.

[3]赵清侠,马蓓,李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6):432-436.

[4]李芳宁,卢红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9-240.

[5]林素英,陈学敏.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手术配合[J].全科护理,2011,9(5):1275-1276.

[6]冯彩娣,吴爱芬,张芳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18):149-150.

[7]冯志刚,田力,杨雨民.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临床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10-711.

[8]李姣,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手术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2017,2(10):162-163.

猜你喜欢

手术配合探查胆总管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超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护理配合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