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脑外伤麻醉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2018-12-07冯文广宋国军
冯文广,姜 伟,宋国军
1.陕西省中医医院 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03;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手术部,陕西 西安 710061;3.西安市中医医院 手术麻醉科,陕西 西安 710021
脑外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脑震荡综合征、昏迷、谵妄、遗忘综合征及硬膜下出血,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部分功能可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因此,及时进行急诊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然而,脑外伤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手术前后易引发患者强烈的应激反应,同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良好及平稳的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安全保障。右美托咪定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麻醉药物,具有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及抗焦虑等作用,且具有无呼吸抑制的特点[2]。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3]。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脑外伤麻醉患者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外伤;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禁忌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无精神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与观察组(n=40)。常规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9.24±3.4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20±0.47)kg/m2;疾病类型:颅内肿瘤11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16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8.45±4.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3.43±0.52)kg/m2;疾病类型:颅内肿瘤10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外伤性颅内血肿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12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检测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电图、氧饱和度等。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 μg/kg,以0.2~0.4μg/(kg·h)速率输注,持续输注至术毕前20 min停药。常规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右美托咪定。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麻醉诱导采用1.0~2.5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μg/kg舒芬太尼、1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随后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末二氧化碳水平控制在30~35 mmHg(1 mmHg=0.133 kPa),同时调整呼吸参数。麻醉维持采用0.5~1.5 mg/(kg·h)丙泊酚、0.5 μg/(kg·h)阿曲库胺、0.2~0.4 μg/(kg·h)瑞芬太尼,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数值维持在40~60。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 h(T4)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HR、SBP、DBP)。分别于术前、术后1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3 000 r/min离心8 min,取上清液置于-30℃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T1~T4时间点HR、SBP、DBP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T1~T4时间点HR、SBP、DBP均较T0时间点升高,且高于观察组同时间点(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d的IL-6、IL-10及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IL-6、TNF-α低于常规组,IL-10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与常规组T0时间点比较,①P<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①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苏醒期躁动5例、寒战4例、呕吐2例、呛咳6例、心动过缓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0/40)。观察组苏醒期躁动1例、呛咳1例、心动过缓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0%(6/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外伤患者常伴有器官破裂出血、全身多处骨折等现象。近年来,有动物实验研究报道,脑损伤可导致全身的炎性反应,随之产生抗炎性细胞因子,形成炎性反应与抗炎性反应的动态平衡,一旦失衡或反应过度,可引发继发性脑损伤[4]。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脑外伤麻醉患者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T1~T4时间点HR、SBP、DBP均高于T0时间点,且高于观察组同时间点,表明急诊脑外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可有效抑制麻醉和术中产生的交感反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分析其原因,脑外伤手术中由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手术操作等刺激因素,导致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异常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患者机体出现HR过快,血压升高等现象[5]。而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可通过不同的通路协同作用,使患者避免出现手术刺激、交感兴奋引起的HR加快、血压升高现象,共同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6-7]。李廷坤等[8]报道,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不影响全麻恢复期的BIS,且能够稳定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在炎性反应方面,术后1 d,两组患者的IL-6、IL-10及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IL-10水平高于常规组,提示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而观察组患者炎性反应更轻。IL-6、IL-10及TNF-α均是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脑外伤中IL-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呈现双向性,一方面IL-6的过度表达参与脑外伤的继发性脑损伤,另一方面IL-6也具有神经营养和保护等功能[9]。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之一,可抑制多种免疫活性因子mRNA的转录,通过抑制IL-6、TNF-α的合成分泌来减少小胶质细胞等的抗原递呈作用[10]。TNF-α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免疫应答和炎性反应的重要炎性介质[11]。脑外伤手术对患者影响较大,引发了明显的炎症反应,相对于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
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急诊脑外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均具有良好的镇静及抗应激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急诊脑外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