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问题探析

2018-12-07王冰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就业率双师院校

文/王冰,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他们的专业建设一般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因此一个学校专业建设的好坏,对于本地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建设本校特色专业,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情况等对于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品牌专业的内涵

品牌专业即特色专业,它要求该专业应该具备一定的特色,学校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人才培养效果要好,同时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学生就业环境好,薪资待遇好,学生毕业以后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口碑好等。当然,品牌专业并不意味着就是热门专业,每个学校的品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本校的品牌专业,首先你要具备相应该专业的基础设施,比如实训基地建设,有稳定的生源和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队伍等。其次要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另外近些年,我国提倡校企合作,因此品牌专业建设也要具备一定合作企业作为支撑,离开企业支持的专业,其品牌专业价值就将受到社会质疑。

2 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专业建设应该结合实用性原则,一般品牌专业应该是对本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专业,专业的设定应该鼓励学生学中做,也就是说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尽量实行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学中做,做中学,是学生毕业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真正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性原则,当前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高就业率,职业性原则就是提高学校品牌专业的就业率,要想提高就业率,学校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只有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提高就业率。

(三)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原则,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点上。比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突出在校生的需要。以具体的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归宿点,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全新的课程设计,打破固定的教材体系,围绕着岗位能力进行不断地强化、强化、再强化[1]。

(四)增强合作性。品牌专业建设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当地企业或者与本专业相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企业进行紧密联系,设立符合企业标准的课程培养体系。

3 品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路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队伍建设一直是这几年我国对职业院校提出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规定,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应该达到90%以上,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仍然较少。一般双师型教师既会理论也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以“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尽快使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改革新思路对于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 二) 深化教学改革。当前很多职业院校仍然采取老式的课程执行标准,这就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轨,因此品牌专业建设应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采取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真实性企业标准和开放性的企业环境标准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按照紧密性和共享性的目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项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2]。

( 三) 建设专业的优质课程。优质课建设是品牌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以优质的课程凝聚品牌专业内涵。以信息化为手段建设本专业的优质课程,建设相应的专业数字资源库,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发符合本专业的优质课程和使用了一批切合本校实际、适应合作办学企业需求的特色教材。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专业核心课程。邀请行业、企业有关人员参与课程的研究和编写,加强理论、实训、实习课程的衔接,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3]。

(四)以营造专业文化氛围为手段,弘扬职业精神。

创设专业文化专栏,建立专业文化网站。品牌专业应该是具备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三方认可的专业,因此建设专业文化栏,专业文化网站,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的详细情况。同时在专业文化网站上设立相关企业链接,有助于学生能够了解相关专业企业的最新动向,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五)加强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专业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赢得企业的良好口碑对于品牌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品牌专业的建设应该以企业就业为导向,积极与当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服务当地。社会服务提高了,就会有助于提高品牌专业与行业、企业之间的黏合度,使专业能够及时获取行业和社会前沿信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成果,来武装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从而创新品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是学校的品牌专业真正的服务于地方经济[4]。

猜你喜欢

就业率双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