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困境
2018-12-07闫郡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文/闫郡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中国电影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之中,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现实,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与行业传统,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21世纪,国内电影在商业化探索的同时,逐步引入数字特效技术、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涌现出了大批数字特效影视作品,然而并没有如好莱坞大片般取得市场的高度认可。质量参差不齐、情节照搬国外的所谓“特效大片”,为中国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笼罩了一层浓重的阴影,究其原因,与我国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困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忽视中国传统的审美与情感,片面追求好莱坞视觉奇观
形式与内容向来是影视工业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数字特效技术而言,无论手段如何高超、画面如何绚丽,最终只是利用感官刺激满足了观众最低层次的审美需求。电影工业发展至今,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审美感受与情感交流,如果忽视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选题传统、情感表达、叙述手法与美学原则,就动摇了国产影视工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电影人围绕数字特效技术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然而优秀作品却寥寥无几。如《无极》、《奇门遁甲》、《封神传奇》等等所谓的“特效大片”,虽然故事情节植根于我国传统神话体系,但是在故事情节、场景设定、人物塑造等方面,充斥着对国外奇幻影片的低劣模仿,甚至在中国上古世界的演绎之中,照搬了希腊神话,令人啼笑皆非。
2 对数字特效重视不足,资金投入比重过低
数字特效技术作为现代电影的核心工业体系,具有硬件设备昂贵、技术复杂繁琐、人员要求严苛等基本特点,因此制作成本极为高昂,在国外影视工业中普遍占用至少1/3的资金投入。然而许多国产电影尽管耗资数亿,但是由于思想观念与重视程度的问题,对特效部分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保证影片质量。
例如国产影片《战国》,尽管号称投资1.5亿人民币,以“特效大片”自居,但是绝大部分制作成本被演员分摊,而用在数字特效及后期制作方面的费用不到总投资的1/30,最终只能低质量模仿国外大片,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此种状况同样发生在《封神传奇》、《爵迹》、《奇门遁甲》等影片的制作与宣发之中。
此外,数字特效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其从业人员在高超的技术素养之外,对审美也有极其苛刻的要求。过低的特效投入,也不利于国内特效人员的培养与激励,难以形成完整的人才体系。
3 缺乏完整制作经验,无法形成技术积累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数字特效技术在欧美地区狂飙突进,涌现了一大批拥有先进技术及先进经验的数字特效工作室,如工业光魔、数字领域、维塔工作室、索尼图形图像等等,掌控着全世界最先进的数字特效技术及人员,更是在特效技术及工业流程方面不断创新,对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作品,完整展现了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脉络,《泰坦尼克号》中CG技术与实拍电影的结合、《阿凡达》中虚拟影像摄影机系统、面部捕捉系统、3D电影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等等,都一次次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观影体验。
而国内工作室起步时间较短,在技术层面与制作经验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准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并未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即使是国内投资的特效电影,仍然倾向于选择国外工作室的技术与人员,大量的国内特效工作室为了维持生计,只能承接国外工作室不愿参与的低端工作,如擦钢丝、抠背景等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但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技术积累。同时过低的工资待遇与过长的加班时间,导致的大面积人才流失,更让国内的数字特效行业雪上加霜。
4 人才培养体系单一,缺乏软硬件技术创新
数字特效技术深深植根于计算机技术进步,因此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源地的欧美地区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较早形成了数字特效产业在人员培养、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标准制定、推广宣发等方面的成熟体系,在现代电影工业中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而我国尽管拥有大量的数字特效培养基地,但是其人才培养体系更倾向于软件使用,对影视特效技术更是奉行“拿来主义”,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工具开发体系,对核心知识产权的重视仍然不足,在可见的未来必将成为束缚我国数字特效行业的枷锁。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困境涉及资本导向、制作观念、文化传统、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数字特效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历史机遇,数字特效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只有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术科研创新、鼓励传统文化革新等多方面举措,中国数字特效产业才能开拓进取,在世界电影市场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