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行业学院建设研究
——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检验检测学院为例

2018-12-07左东东李文勤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产教检验学院

左东东,李文勤

(南京理工大学 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一定的技术支持,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僵化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愈发凸显,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水平不高,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巨大反差,推动人才培养侧供给改革迫在眉睫。于是,国家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转型的目的是解决人才供需的根本矛盾,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产教融合是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任务。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在2014年转型发展以来,坚持办地方大学、办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定位。2016年9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和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共建国内首家本科层次检验检测学院。检验检测学院整合了“政、产、学、研、检”多方优势资源,联合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协会、环保产业协会、知名检测企业,创造性的实现了“政、校、行、企”四方协同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运行机制,形成了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较好实现了产教融合的真实培养环境,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果。

一、产教融合与行业学院关系辨析

行业学院是在国家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探索样本,是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是对传统大学内部学术型组织的重构与再造[1]。行业学院的产生与产教融合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和因果效应。首先,行业学院是对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努力探索和积极响应。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较早意识到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开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由于认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真实的培养环境,必须与产业行业充分融合,于是就产生了对“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其次,产教融合是行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标。行业学院的成立初衷,就是为了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而产教融合既是手段又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坚持产教融合的办学思路,行业学院才能办好,进而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才会得以实现。再次,行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实践载体。在行业学院的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了深度的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思想得以体现,产教融合的目的得以实现。

二、行业学院的主要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

(一)人才培养是行业学院的根本任务

1.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反复调研,请行业企业专家反复论证,检验检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最终确定为培养面向长三角检验检测行业,培养具备科学精神、工程伦理、职业素养、家国情怀、过硬的专业技术、一定的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检验检测领域的现场工程师。将来成长为行业中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中高级管理者等专业岗位人才。这个培养定位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明显区别于大专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较鲜明的产业特征,体现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与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2.实现路径

检验检测学院利用现有的环境检测中心与环境工程专业合作共管,实行人才培养的2+2模式,即前两年完成环境工程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两年在检验检测学院的环境检测中心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按照既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小班化、导师制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项目,学生在相关平台轮岗实践、顶岗实习、定岗强化。由检验检测学院牵头,会同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家、知名企业以及学校教务处、相关专业和平台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完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教材。形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急需,凸显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产教深度融合的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由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不断跟踪反馈、优化调整。

(二)社会服务是行业学院的核心优势

1.社会服务定位

检验检测学院积极响应泰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品质泰州”和“长江经济带检验检测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将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为:立足泰州,服务长三角经济带,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联系,形成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能够提供高品质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的技术平台。能够承担省部级等各级质量人才的技能培训,大力拓展行业内人才的学历继续教育,初步具备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能力,使检验检测学院成为全国质量人才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终身基地。这样的定位也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体现。

2.实现路径

根据平台建设需要,加强与泰州市本土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建,保持紧密联系,进一步拓展更高级别的合作对象,努力提高检验检测学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利用政府优势资源,抓紧推进“高精尖”检验检测平台的建设。

依托深厚行业背景,利用平台先进技术和资质,吸引社会资本加盟合作,学校采取技术入股、资质入股的形式,孵化了一家校企混合所有制高新技术企业。有了社会资本的加盟,学校的资金压力大大减轻。目前学校环境检测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自有设备总资产逾3 000万元。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个国家级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室和3个市级实验室与检验检测学院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得学院检测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提供高品质技术服务的同时,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和培养环境反哺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

学院不断加强与行业各级主管部门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担省部级等各级质量人才的技能培训。环保部全国环保竣工验收培训、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继续教育与培训基地、江苏省社会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岗位操作培训、江苏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等相继落户学院,在此基础上,学院大力推进行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检验检测学院已经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检验检测行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和学历教育基地。

(三)科技创新是行业学院的天然使命

1.科技创新定位

国家大力提倡各行业的科技创新,同时科技创新也是大学的的社会职能之一,更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力。检验检测学院利用平台先机设备和技术创造科技价值,逐渐成为检验检测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检验检测新技术的孵化园。

2.实现路径

检验检测学院引进行业知名专家若干名,努力积累智力资源,目前已经获得7项环保部国家标准的研制任务。除此以外,在行业专家的带领下,鼓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参与检验检测领域科技创新,联合技术攻关;增强对教师申报专利的奖励力度,并在工作量审核、年终考核、职称评审中予以政策体现。协同科技部门对专利申报实行跟踪服务,减少教师申报专利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将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利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一定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产品。例如,利用学院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开发一款小巧的产品,与手机结合使用,直接扫描蔬菜水果等,迅速生成扫描对象的检测报告,包括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信息。

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申报课题,尤其鼓励申报省部级课题,提高申报课题的层次和质量;鼓励团队合作,鼓励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申报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横向课题。遴选工程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科技创新服务团队,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服务。

(四)服务教师成长是行业学院的必然选择

1.服务教师成长定位

检验检测学院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广泛参与,教师既是各检测平台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要利用政策激发教师参与检验检测学院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情,让教师在各个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把检验检测学院打造成教师成长的实训场、教师成才的产业园。

2.实现路径

打造一支结构稳定的双师双能队伍,专业教师既有教师资格证,又具有行业证书,既有理论课讲授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教师进企业纳入教学工作量审核、年终考核、职称评审。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业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柔性或全职引进行业知名专家,参与平台建设,帮助教师成长。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也是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实际需求。

探索和鼓励建立教师的双岗双薪制度。检验检测学院公开选聘专业教师参与平台建设和企业孵化,鼓励教师参与创办检验检测方面的企业或者在相关企业兼职,使之既享有教师工资待遇,又在企业获得劳动薪酬。教师和企业员工之间的岗位互换或交叉联合培养,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和行业密切联系,促使教师了解行业的现状,传播行业相关信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

三、行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

(一)“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治理机制

1.形成“政、校、行、企”共建共管的体制

检验检测学院是“政、校、行、企”共建共管的教育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是四方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共赢的平台。检验检测学院秉承学校办开放大学、地方大学的办学战略,成立由“政、校、行、企”四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并拟定理事会章程。理事会参与学院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制定等重大事项。

2.多形式探索产教融合平台的运行模式

构建“政、校、行、企”共建共享资源、相互购买服务、办学责任共担、利益共摊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是松散型的,依靠章程而展开;也可以是共建独立法人实体,实行紧密型的企业化运作。学院各个平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作模式,只要有利于平台发展壮大、有利于人才培养功能实现的,都可以进行积极探索。

3.建立多方全程参与学院建设的机制

根据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政、校、行、企”四方应该全程参与学院建设,并致力于学院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的实现。四方应积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继续教育等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实施,并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权责分工制定相应章程,各方积极履行章程义务,享有相应权益。

(二)自我经营、开放融合的经营机制

1.积极探索经营模式,组建专业化经营团队

柔性引进金融、投资、法律、品牌推广等专业人士,组建经营顾问团队。团队全面支持和指导平台经营,协助平台预测经营风险,评估经营收益,提供投资融资、品牌推广、法律咨询等服务。按照学校产教融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积极与社会资本、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本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为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硬件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真实情境,以经营收益反哺教学。

2.整合校内外资源,大力发掘社会资源,做大做强平台

学院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发展,积极向政府、本土院校、行业企业推介区域共享双协同平台。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把握政策机遇,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或土地支持;吸引行业企业的主动加盟,吸引社会资本的主动合作;探索融资形式,尝试适合的投融资途径;多渠道多方位盘活平台资源,科学优化平台资源结构,为做大做强平台提供资源保障。

3.输出有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的服务和产品

作为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的实体,检验检测学院的产品输出定位在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或者技术创新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科技附加值或教育属性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教育咨询等。例如,环境检测平台可以提供相关的环境检测服务,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承担行业人才的技能培训,输出应用研究成果,开发产业技术课程包供企业购买,还可以将行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作为教育研究产品对外推介。

(三)鼓励改革、激励创新的奖惩机制

1.制定双师双能教师工作量计算体系

检验检测学院专职教师百分百下企业参与工程实践项目,鼓励教师优先选择在学院平台的关联企业兼职,在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收集教学案例。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带实验实训与课堂教学、科研课题等活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将课堂讲授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将学生被动倾听与主动参与相结合,鼓励用真实项目教学,鼓励把课堂放在工程现场。学院的教师工作量计算体系把教师下企业作为必要条件,将部分实践课程环节的工作量冲抵理论课工作量,以所带班级课程学时为基数,以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为系数,以实践教学工作量为补充,制定了符合双师双能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具有政策导向性的工作量计算体系。

2.制定教师队伍双向同等考核机制

检验检测学院与企业签订人员交流互派协议,教师下企业兼职或者顶岗,参照企业工程师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业绩等一律实行企业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学院;学院也将对参与教学的企业工程师按照教师的标准进行考核,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相关企业,如果考核不合格,学院有权要求该工程师离开教学岗位。

3.建立多元能力的职称评审标准体系

在充分尊重江苏省职称评审有关条例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双师双能教师成长的职称评审标准,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着重突出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教书育人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利用政策帮助教师从思想上到行动上转型发展,努力成为有理论、能实践、懂教学、强工程的双师双能型教师。

(四)大学文化与行业文化相融的文化建设机制

1.大学精神和行业精神相融合

继承和发扬大学的包容精神,将学校文化中的顽强拼搏精神、创业精神、关爱精神等精髓进行内化吸收,通过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传承哈军工、南理工以及其他中外大学先进精神特质,有意识地将其续入自身的文化命脉[3]。将检验检测行业中的独立客观、科学严谨、公正诚信的优秀行业精神,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以优秀大学精神为底蕴,融入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标准,孕育两种精神特色鲜明又高度融合的学院精神,培育具备大学精神特色和行业精神特质的应用型行业人才。

2.培育蕴含学校文化与行业文化双元特色的学院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学校文化中的“人本文化”、“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创业文化和行业的拼搏进取文化相结合,淬炼学院的精神文化;将行业中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和大学文化中的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相结合,提炼学院的核心价值文化;将学校在二次创业的新一轮组织结构优化中熔铸简捷高效的“现代组织文化”与行业效能意识、协作意识相结合,提炼学院的管理文化;将学校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与行业中的合作共赢意识相结合,提炼学院的开放文化;将学校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与行业工匠精神相结合,提炼学院的育人文化,锤炼院风、教风、学风,设计学院logo,开展环境文化建设,形成体现学校育人理念和行业特点高度契合的特色学院文化。

结语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行业学院已经成为地方本科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内容不同、形式多样,但在产教融合思路的指引下,各个学校均进行了大量的积极尝试。检验检测学院已经尝试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方面做出规范性研究,但也存在诸多方面的困惑和不足。笔者认为,行业学院需要一个从探索发展到逐步规范的过程,只要把握住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坚持产教融合的若干核心要素,一定可以使得行业学院成为实践育人的典型模式,帮助地方本科院校完成转型发展,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产教检验学院
苯中水分的检验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海盗学院(12)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