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绿色发展的问题现状、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

2018-12-07孙常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河南省能源绿色

孙常辉

(黄河科技学院 商学院,郑州 45330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表明未来绿色化、低碳化的发展方式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模式。从本质上来看,绿色发展通过能耗物耗减量化、生态环境绿色化、生产方式清洁化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当前,河南省已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必须推动绿色转型;同时,河南省正处于深入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省振兴的关键期及“四个河南”建设的决胜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对于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三五”时期河南省绿色发展的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共建“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完全契合。由此可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省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并且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河南省在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市场潜力、政策支撑等领域的红利将集中释放,河南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由于河南省目前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在生态文明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很艰巨,“十三五”期间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持全省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绿色发展是实施美丽河南战略的具体体现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新要求,结合河南省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阶段的实际,河南省提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美丽河南建设涵盖了从转变发展方式到构建绿色经济体系,从提升生态承载力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全过程,是河南省面临的紧迫任务,关乎全省人民的福祉,关乎河南省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从根本上缓解城乡环境压力;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转变,促进全社会建立生态文明;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坚持绿色发展是实施美丽河南省战略的具体体现。

二、河南省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河南省绿色发展主要举措及成效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产业绿色发展。河南省实施建设“三个大省”战略,把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深入挖掘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食品、汽车、装备制造、建材、轻工等高成长性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化工、纺织、有色、钢铁等传统产业;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载体,内引外联,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生物医药、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行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既夯实了长远发展的经济基础,又为河南省绿色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环境容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2014年,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快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6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3 050吨,完成营造林653万亩。丹江口库区上游及南水北调沿线一批生态环保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3.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河南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牵头、政府多部门组成河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领导干部考核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推行了水污染生态补偿制度和排污权交易试点等环境经济政策。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以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等环保法规。2014年出台的《美丽河南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生态保护成绩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标志着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向生态文明做出的重大调整和进步。

(二)河南省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制约绿色发展空间拓展

长期以来,河南省由于人均资源有限、生态承载力较弱,在经济发展中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此外,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经济发展中的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可用的建设预留地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无地可用,严重制约河南省绿色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另一方面,河南省人口总量大、人均占有资源少,开发强度大,自然资源约束加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当前,河南省资源环境领域存在着诸如能源矿产等资源开发程度较高、水资源缺乏且年际与地域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承载力较重、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人口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限制了河南省绿色发展空间。

2.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制约绿色发展能力提升

当前,从产业层面看,河南省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产业结构存在较大优化空间,特别是服务业比重与发达省份相比明显偏低,工业结构重型化突出,资源能源型工业比重较大。从产业发展方式上看,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指标仍处于不容乐观的水平,在长期粗放型发展中累积的资源环境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以破解。在“十三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河南省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仍将进一步增加,资源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中环境压力较大,全省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偏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重。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为2006年的3.2倍、2.2倍和2.2倍。总体而言,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长远来看,将制约绿色发展能力提升。

3.绿色发展机制不健全,制约绿色发展潜力发挥

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仍不健全,制约绿色发展潜力发挥。一是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水土污染防治、环境应急管理和生态环境自动监控等重点领域,缺乏一系列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来为这些领域的环保工作开展提供法律支撑。二是体制机制还未完全理顺,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生态创建激励机制、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以加强和规范地方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生态环境各领域、各环节的各项任务切实有效地推进。

三、河南省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绿色高效经济体系,提高绿色发展质量效益

在社会经济发展程中,统筹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绿色驱动转变,提高产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形成集约化、低碳化、技术化和绿色化的产业结构。一是建设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着力发展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广节水灌溉、免耕播种、旱作农业、秸秆还田、病害生物或物理防治、配方施肥、立体种养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等节约型高效农业;着力推进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利用、秸秆的“四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以及林业剩余物的材料化利用,逐步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循环系统。二是大力发展循环高效产业。以绿色发展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模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由初级原料产业向终极高新技术的转变。最终,高附加值产业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的循环型高效产业体系。三是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河南省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生态融合发展,实施大板块、大品牌、大集团战略,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新型生态绿色旅游产业链;着力发展绿色物流业,依托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全省物流业布局,建设生态物流园区,构建绿色、清洁、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推进传统服务业生态化改造,积极培育绿色产品消费市场,建立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不断提高绿色产品在消费市场中的份额;加大餐饮业连锁经营模式推广力度,鼓励使用环保产品,替代传统的难降解、难回收、污染大的产品;强化服务业环境管理,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控制缺水地区高耗水的洗浴业、洗车业、洗染业等增长速度,建立与水资源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生产经营体系。

(二)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

高效节约的资源能源利用方式,是河南省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十三五”期间,应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全方位全过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转变,形成产业持续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发展格局。一是建立节约用水制度,提高水资源对绿色发展的支持能力。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加快供水网络改造,推广节水新产品、新技术,实行梯级水价,建设节水型社会;依法淘汰高耗水行业落后的技术、设备和产品,推广高效的工业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严格控制缺水地区新的高耗水项目;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促进优化配置。二是强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拓展绿色发展的土地资源空间。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守耕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管控作用,统筹安排农田保护、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三是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提升绿色发展的能源保障能力。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大太阳能、光电、热能利用,实施太阳能屋面规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积极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水电和农村沼气建设,鼓励和支持新农村社区发展集中沼气,建设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重调控机制,加快传统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实施产业节能综合转型;推进建筑节能、低碳交通、公共节能、示范节能等主要技术和设备产业化,建设节能服务体系。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环境对绿色发展的承载能力

“十三五”期间,应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环境对绿色发展的承载能力。坚持预防和保护并重,以预防为主,切实加强环境监督。加强环境容量管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从预防控制到环境质量控制转型。建立全面环境预算管理体系,实施多种污染物的协调控制,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联合污染防治、跨境防治机制。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提高水污染治理能力,着力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加强印染、造纸、制革、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化工、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清洁生产的审核、评估和验收;统筹治理四大流域和重点河段的污染问题,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建立淮河、黄河、海河、长江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二是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升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加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力推进电力行业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新老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设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强颗粒物污染防治;防治新型大气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VOC)及二次污染,推进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将新型大气污染物纳入监测体系,制订实施防控方案。三是加强固体废物排放治理,缓解生态环境污染压力。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和排放各环节监控,制定完善鼓励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政策措施,支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应用,引导企业开发利用固体废物;加强对磷石膏、赤泥、尾矿渣、铸造废砂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的污染防治;加强企业渣场监管,对尾矿库进行风险隐患排查,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

四、推动河南省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开发绿色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绿色化

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逐步提高低碳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节约和替代部分传统化石能源,减轻环境压力,从源头推动经济(产业)—能源(资源)—环境(生态)三者间的协调互动。以环境和生态为约束条件,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供应格局,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情况下,依据河南省能源资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水电、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特别是工业中重点用能行业的单耗。从低碳能源开发、储备、消费及能源设施改造四个方面加快低碳能源开发工程、开展低碳能源储备工程、推广低碳能源消费工程、推进能源设施改造工程,实现能源利用的整体效益最佳,促进河南省能源绿色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

从产业结构、产业梯度、产业模式、产业集群和产业关系等层面推行产业结构绿色调整工程、产业梯度绿色布局工程、产业模式绿色演化工程、产业集群绿色导向工程、产业关系绿色协调工程,推进河南省经济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构建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工业生态经济系统,构建以循环型农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形成多层次循环利用的低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以生态旅游、绿色物流和信息环境服务为核心带动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产业链延伸为依托,在三次产业中的重点行业实施产业优化工程,在产业链源头通过引进替代能源或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实现产业源头绿色化;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通过构建循环产业链和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高碳产业低碳化;在产业链末端,通过利用减排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达到末端减排目的,实现产业链末端的绿色化。

(三)建设绿色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

结合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为目标,从改善环境质量、发展低碳建筑、打造低碳交通、倡导低碳社区、鼓励低碳消费等层面入手,构建绿色城市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发展绿色住宅,发展生态社区。建设绿色消费体系,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加强消费末端垃圾分类处置,创造绿色消费环境。保障能源、资源的供需平衡,降低产业发展的环境成本,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建设节约型绿色城市。

(四)发展绿色技术,强化绿色发展技术支撑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以先进科技推动实现经济绿色化。河南省应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围绕绿色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打造具有河南省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明星产品和技术成果;培育国内外知名、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建立和完善一批功能互补的高科技园区;造就和凝聚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河南省能源绿色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绿色低碳
送伞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再造绿色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