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会展旅游发展机会在哪?

2018-12-07荣飞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池州市池州会展业

文 |荣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展旅游作为会展经济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池州发展较快且较具市场吸引力的高端旅游形式,不仅丰富了池州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池州会展旅游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池州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升其融合发展的策略,为周边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池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池州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金牌盛典国际会展集团,投资建设了总建筑面积为53827平方米的池州国际会展中心,由展览中心、常年展贸中心、会议中心和商务接待中心四大板块组成,是集大型展览展示、商务会议、住宿餐饮和旅游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展馆,具备承担地区乃至全国大型展览展示的能力。同时在该馆旁边为企业配套新建五星级宾馆、特色休闲商业街及开发商住宅楼提供土地资源,以期打造新型会展综合体,为该市促进会展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二)品牌会展成效显著

池州市围绕住房、汽车、旅游、商贸、文化等消费热点举办一系列消费促进类展销活动,常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超20场,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安徽(池州)九华山佛文化用品博览会自2015年成功举办以来,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尤其是2017年佛博会和九华山庙会同期举办,充分彰显了会展与旅游互动的良好效果。

(三)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池州市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底蕴,在重大节庆和赛事活动期间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九华山庙会,以地方特产为主题的东至菊花节、石台茶叶节、青阳工业产品展等活动,利用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连续举办了两届绿色产品展销会及美食节,配合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系列营销活动举办了优质地产品展销会及美食节、农家菜烹饪大赛。相继举办了杏花村文化旅游节暨春耕大典、杏花村端午龙舟嘉年华、杏花梦·农耕情—安徽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首届三月三秋浦河李白诗歌、池州市第四届民歌赛、青山庙池州傩展示和罗城民歌文化艺术节、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等活动,以及民间灯舞、元宵佳节赏灯猜谜、传统习俗展示、龙舟比赛等系列活动,大大集聚了人气,展示了池州对外良好形象。

(四)会展旅游融合发展

池州市2016年成立了安徽省首家旅游展销中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展销中心,整合皖南七市旅游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会展经济融合发展;2016年,省旅委在池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2016安徽旅游必购商品(特色旅游商品)“双百”评选活动,全省共300余件旅游商品参评参展,其中池州市参评旅游商品42件,通过评选,产生“安徽旅游必购商品”和“安徽特色旅游商品”各100件,其中该市有十件旅游商品成功入选,大大促进全市旅游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升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展销中心的对外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池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劣势

(一)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环境优势。池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环境,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坐落在池州市,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在中东部地区首屈一指,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4%、绿地率38.4%、人均公园绿地13.1m2。因此,池州在开发生态型、健康型、度假型会展旅游项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通过这些类型产品的开发,打造特色会展旅游品牌。

2、城市区位优势。池州西连赣鄂,南邻徽杭,北滨长江,是长三角经济圈、中原经济圈连接武汉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水陆枢纽和重要节点。162公里长江黄金水道、铜九铁路和沪渝、济广、京台三条高速以及206、318两条国道贯穿全境,池州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已经形成,3小时经济圈覆盖上海、南京、杭州、南昌、武汉、合肥等城市。因此,池州可依托自身区位和资源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会展旅游业。

(二)发展劣势分析

目前,池州会展旅游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起点较低,与国内外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一是缺少专门的会展旅游管理服务机构。目前,在该市举办的很多会展旅游节庆活动,主要还是根据政府职能,由有关部门分行业、按部门对口来联系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统筹协调机制。二是缺乏行业协会和合作联盟。该市暂时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行业协会和合作联盟,对会展旅游行业进行专业性的规范管理。三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目前,该市出台的现有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会展旅游业发展,但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还未出台专门针对会展旅游的长远规划和管理办法。四是缺乏高层次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会展旅游策划和营销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多数会展企业也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和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

(三)发展机会分析

一是安徽省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给池州会展旅游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近年来,安徽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部署,积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为池州带来了壮大会展旅游业的机会。二是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会展旅游发展。池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若干意见》和《2018年度池州市旅游营销奖励政策》等,规范了会展旅游行业秩序,引导行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将旅游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

(四)发展挑战分析

池州会展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较量。国外方面,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外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已经陆续进入我国市场,其雄厚的资金、人才优势、专业化的会展运营手段、丰富的会展管理经验等,对于刚起步发展的池州本土会展公司将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方面,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我国三大会展中心,处于会展业第一方阵的排头兵。此外,杭州、大连、成都、合肥等城市发展势头迅猛,这些都将给发展中的池州会展旅游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池州市提升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夯实组织架构,组建合作联盟和行业协会

为进一步推动会展与旅游深度融合,2017年,池州市设置了专业会展职能机构—池州市会展业管理办公室,挂牌在池州市贸促会,池州市会展业管理办公室在池州市贸促会指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全市会展业的日常指导、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促进会展业规范发展,不断推进会展业市场化进程。

引导池州国际会展中心整合各类资源,构建“旅游+会展”经营模式,与宾馆、商场、旅行社、景区等组建合作联盟,推出安徽会展业会展卡—“池州会展卡”,将池州住宿、餐饮、购物、景点互融成全域景区,以池州会展中心互联网数据为支撑,通过池州会展中心禅文化常态化活动,长期维护沉淀一批全国优质专业观众。

同时组建池州市会展行业协会,通过制定会展行业服务规范、建立会展评估体系、组织会展数据统计、发布会展资讯、开展招展引会、加强人才培训以及引导会员规范经营,维护会展企业合法权益,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二)加强政府扶持,健全政策促进体系

规划方面:《池州市商务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会展场馆建设,着力健全会展产业链,努力繁荣会展市场,精心打造一批品牌会展,力争到2020年,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一流、全国知名的会展城市;《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也明确规定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依托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积极培育佛文化用品博览会等本地会展品牌,吸引国内外知名展会来池举办,形成旅游带会展、会展促旅游的联动发展局面。

(三)深挖文化内涵,推进会展旅游融合发展

重点发展佛雕、谛听、佛珠等佛教文化用品,九华佛茶、秋浦花鳜、九华素食等农特地方产品,傩面具、青阳折扇等旅游纪念品。有效拓展旅游购物市场,加快主城区核心商圈建设和特色旅游商品街区建设,提升孝肃街、杏花村坊、九华街、九华山水墨安徽、青阳古玩市场、前门街、石台茶城等一批旅游购物精品街区和专业市场,培育发展旅游商品购物品牌店;在机场、火车站、旅游码头和主城区旅游集散中心等建设免税商店和品牌折扣店。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做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展销中心,继续办好佛博会、全国摄影大展等展会节庆活动,推进旅游与会展融合发展。

(四)壮大市场主体,打造知名会展品牌

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把池州打造为以常年展览、季节展览、节庆展览和大型会议论坛为主体的新型知名会展旅游城市。一方面,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展会和龙头企业落户池州,推动本土会展旅游企业提档升级,发挥示范和龙头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培育九华股份、金牌盛典等企业,围绕全域旅游和新兴会展,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利用该市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以建设“三区一带一群”为契机,积极承接一批国内外高端会议和体育赛事,继续提升佛博会、九华山庙会和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等节事活动的品位和内涵,围绕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势,鼓励举办具有池州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生态养生、佛教文化、农特产品等会展以及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努力打造佛博会、婚博会等知名会展品牌。

(五)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健全培训制度

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严格落实池州人才引进、培养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会展旅游急需的具备丰富实操经验和国际会展旅游理念的高端专业人才,加快造就一支素质高、数量足的会展人才队伍;二是发展职业教育。联合高等院校加强会展旅游学科体系建设,开设会展旅游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完善健全培训制度。利用池州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中国会展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优势,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举办讲座、加强培训等形式,提高会展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猜你喜欢

池州市池州会展业
杜牧池州诗歌研究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池州印象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池州抗日战争史稿》出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小小书画廊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善用国学经典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