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走不得任何捷径
2018-12-07郭枫
文 |本刊记者 郭枫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快速增长,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企业在海外面临的合规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纷纷加大了对于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监管力度。这使得中国的企业在海外运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合规运营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站稳脚跟、赢得当地政府尊重和民众信任、获得国际社会充分理解和积极评价的前提条件,也为中国企业和运营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朱宏任在2018中国企业合规论坛上指出。
合规的挑战有哪些?
我国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际社会的戒备、疑虑和防范也在上升,针对我国企业和产品的技术壁垒,以及反垄断、反倾销,安全审查等都在加剧。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国家的法律环境比较复杂,法律的水平参差不齐,也增加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的一些风险。
外交部条法司孙劲参赞分析指出,“从企业内部层面看,一些企业法律合规的意识不强,法律合规建设不完善。”这主要的表现包括,对东道国的法律环境不了解、风险评估不够、前期准备不足;签订合作项目协议的时候,对合同条款的研究不足,存在瑕疵;在经营过程当中不遵守当地的法律,合规的意识淡漠,而且违反当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规范、习俗、习惯等;不重视争议解决的风险管控,签订合作合同协议的时候,忽视争议解决条款设计,在发生争议后不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同时,孙劲也坦言,目前制度层面上也有一些不足,如在保护海外投资方面还没有专项的法律,国内的法律保障体系需要完善,对企业境外大项目合作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指导也不足。同时,在贸易、投资、税收、司法协助等领域的条约、网络还不够细、不够密,对有效化解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保护境外投资也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等等。
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一方面尽快适应和遵守当地风格迥异的制度、文化和规范的任务,同时也要克服不成熟的市场中以损害公平竞争为代价获取短期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走出去要遵守合规的各项要求。
中国贸促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表示,企业要实现从国内合规到全球合规,走出去的企业要实现想融入全球价值链,就要先遵守世界通行的规则。企业要从单项合规到全面合规,依据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其内涵在不断扩大,反腐败、反洗钱、反垄断、数据保护、知识产权等都属于合规范畴。企业要从制度合规走向体系合规,企业要重点识别合规风险,以此入手以风险导向建立合规制度,建立完善的合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合规做不好,后果很严重
即使是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国际化程度非常成熟,曾经或者现在也依然面临着不合规的问题,甚至为此遭受严惩。
如,2016年的10月,年收入近200亿美元的美国私营医疗集团Tenet,付给美国司法部超过5亿美元的罚款。因为这家医院跟一个孕产诊所合作,孕产诊所给它多少病人,它就给多少回扣。Tenet为此不但被罚了超过5亿美元,还同意由司法部任命了一个监察员监督3年,现在正在监督中。美国司法部前合规专家陈永惠指出,如果当年这一案子没有解决,面临的后果更为严重,有可能会导致公共卫生部禁止联邦政府支付任何医疗保健计划资助的款项,从而导致之后的医疗设备采购供应链上的企业得不到联邦政府的订单。
2017年1月,德国大众因尾气排放数据作假,在美国法院被三项罪行认罪:即犯罪阴谋,阴谋欺骗美国和大众在美国的客户;违反清洁空气法,误导美国环保局以及美国的客户关于他们的汽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使用作弊的软件和隐瞒重要事实来规避美国的测试过程。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酵,美国、巴西、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相继对大众罚款近140亿欧元。与此同时,大众股价的暴跌导致其市值缩水300亿欧元,加上大众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和整改车辆的费用,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可能要求的索赔,其损失总额估计高达650亿欧元。
这一事件直接原因是员工在测量尾气排放软件上造假,上汽大众集团GRC高级总监曾雪建认为,如果合规人员不亲自了解这一环节,很难找出风险点,这也直接导致合规体系很完备却没法得到很好的执行。陈永惠也表示,这一事件后来的惩罚如此重大,一定程度上和后来销毁证据的恶劣行为有关。
陈永惠表示,有了前车之鉴,企业在合规经营的过程中需要明白多元化的法规需要多元化的了解,合规并不仅仅是反腐败。不同监管机构的权限、监管法规等都需要加强了解。大众事件得出的教训是,妨碍司法是极大的禁忌,包括向政府做出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事实,破坏证据,可以使一个企业陷入比原来罪行更大的麻烦。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一直建议企业必须要了解他们经营所在国家的文化和法规。现在中国的企业是国际化的,理解、建立、落实合规系统是企业在一个国际化世界中必学的功课,直接影响公司的生存能力以及公司的声誉,也影响到国家的声誉。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企业,是可以克服这个挑战的。”陈永惠建议。
打铁还需自身硬
朱宏任认为,中国企业本着公平竞争、互利共盈的理念,首先实现自身的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以信取人,义利兼顾,得道多助,最终赢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理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企业应将合规理念根植到企业文化中,不能出事了才想到“合规”的重要。对此,朱宏任认为,企业领导层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合规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根本价值,高度重视合规体系建设和合规风险的防范,将其融入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和运营目标。
朱宏任具体指出,企业要在合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企业合规只有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才能全面融入企业运营。企业要顺着资金链、供应链、人事流动链三个链条,围绕投资、并购、采购、销售等重要环节,形成适应本行业、本企业特点的风险防控体系,人财物监管制度,员工行为守则和业务流程标准。在合规管理制度的落实中,要赋予财务、风控、法务等内部监控部门高度的权责,并加强他们与其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从事先决策到事中监督,再到事后评价,做到合规管理上的无缝对接,尽力消除合规管理盲区和死角,对违反合规要求的人与事,要以零容忍态度做到及时公开、严肃处理。
此外,企业需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合规标准和指南,充分运用各类工具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完备的合规体系。朱宏任表示,像世行制定的《诚信合规指南》,OECD的反腐败公约,跨国公司行为准则,以及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的关于反商业贿赂,环境保护,职业安全等等的各项国际标准和指南,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各项劳工标准,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运行中可供借鉴的国际标准和原则。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走出去的企业要进一步精耕细作,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切实做好合规建设。孙劲强调,树立合规经营意识,不走所谓的捷径。企业按当地法律法规办事,行使合法权益,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特别重视企业法务合规部门的建立。加强对外国法律和规则的研究,尤其要对当地的投资、金融、贸易、税收法律,以及市场准入、监管、行业企业标准等方面的法律做专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识别、预判法律和合规的风险。
此外,孙劲表示,企业对外投资的过程当中,除了一般法律和合规的风险,还面临注入政治风险、环保风险、劳工风险、腐败风险,社会责任问题等等,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的预案。同时,要重视争议的解决,企业加强对合同条款中争议解决条款的设计,并善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